01
秋后的蚊子 " 大如鸭 "
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北方地区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变大,夏天恼人的蚊虫逐渐在人们身边消失。但在长江以南地区,暑热退去,气温正好进入了蚊虫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区间。
蚊虫幼虫发育的最佳温度在 25 ℃ -30 ℃之间,成蚊在这个温度区间也是最为活跃,生存时间最长。因此,在长江流域,10 月是蚊虫最后疯狂的阶段。而华南地区和云南的热带地区,秋后的蚊子还要蹦跶一个多月才能渐渐消停。
牢记:避免蚊虫叮咬的具体措施包括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选择装有纱窗纱门的住所、使用蚊帐等。
境外旅游防蚊又防病
如果去东南亚等热带地区旅行,更要做好各种防蚊叮咬的措施,因为东南亚地区蚊虫密度高,各种蚊传疾病较多。出国旅行前了解目的地疾病流行情况,带上必要的防蚊服装和驱避剂,尽量避免在当地被蚊虫叮咬。
如果有被蚊虫叮咬的经历,回国后一旦有发烧、肌肉关节疼痛的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
03
不要忽视居家防蚊
各位不出远门的人也不要忽视居家防蚊。金秋时节气温时常有波动,蚊虫也待机而动,一旦气温合适,在北方的蚊虫依然会很活跃,南方的蚊子为了吸上冬前最后的一口血,也是很 " 疯狂 "。
大家一方面要清理房前屋后的蚊虫孳生地,也要做好个人防护,不要给蚊子可乘之机。
近期热门视频
你会关注
9 个身体超爱的 " 小动作 ",比睡一天懒觉还解乏!假期 " 充电 " 必看→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监制:柯成韵
主编: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