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则消息,叠加 9 月下旬公司第二大股东广州乾元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抛出的减持计划,共同构成了南新制药在资本市场上面临的复杂局面。在医药行业竞争加剧、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这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正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
涉嫌年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10 月 1 日,南新制药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年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南新制药 2023 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20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11 亿元。2024 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 2.63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7 亿元;2025 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0.62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42 亿元。此次立案调查涉及的年报数据准确性,将直接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
在立案调查期间,科创板上市公司需要每月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并每三个月披露一次具体的调查进展。如果最终被认定为构成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面临严重的退市风险。
重组终止,现金收购计划未能达成一致
同日,南新制药发布公告,宣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该计划始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未来医药持有的标的资产组。
南新制药于 2025 年 8 月 26 日与西藏未来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昌未来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及合肥市未来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签署《收购意向协议》,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标的资产组,该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经过多次论证和磋商,交易各方最终未能就交易方案及合作内容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经审慎研究与友好协商,双方决定终止本次交易,并已于近日签署《收购终止协议》。
南新制药在公告中表示,自筹划重组以来,公司已组织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并就交易方案进行多轮沟通。但因关键条款存在分歧,交易推进受阻。公司强调,终止该计划是出于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考虑。
本次交易尚未进入内部审议决策程序,终止重组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南新制药称,各方无需承担违约责任,该事项不会对公司现有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也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根据监管要求,公司承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南新制药表示,未来将继续寻求投资并购和合作机会,以拓展产品矩阵、提升公司价值。
重要股东计划减持 3% 股份
根据 2025 年 9 月 25 日南新制药发布的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持股 5% 以上股东广州乾元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计划自 2025 年 10 月 27 日起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 823.2 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3%。其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 2,744,000 股,且任意连续 90 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 5,488,000 股,且任意连续 90 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2%。
广州乾元目前持有公司 4312 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 15.71%。本次减持原因为资金需求,拟减持股份来源包括 IPO 前取得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取得的股份。广州乾元曾作出股份锁定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 12 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该股东持有的 22,000,000 股 IPO 前股份已于 2021 年 3 月 26 日解除限售。
南新制药在七天内面临的三重事件,涉及合规底线、战略路径和股东信心。立案调查指向公司过往信息披露的质量,重组终止反映其外部扩张受阻,股东减持则可能影响市场预期。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若公司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且违法行为性质严重,可能触及强制退市情形。目前,公司股价已较今年高点下跌超过 40%。
下一步,公司需要应对监管调查,稳定市场预期,并维持日常经营的平稳。根据科创板相关规定,公司需在立案调查结果明确后,才能筹划新的重大资本运作。对于一家科创板上市药企,这一系列事件的后续发展,将检验其公司治理水平和危机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