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双节同庆。在海河之畔的国家会展中心,今年北方年度规模最大、参展品牌最齐全的车展如约而至。展馆内,摩肩接踵,人流如织,车靓人美,气氛热烈,洽谈区坐满了意向客户,体验各家座舱的观众排起了队。
正像首个公众开放日热烈的天气,汽车经济、假日经济、会展经济的各个重要元素在渤海之滨擦出闪亮火花。天津车展 + 国庆长假,已成为北方车展的品牌式、名片式存在。
大厂大手笔 面积增一倍
展出面积 20 万平方米,参展品牌近百家,展出车辆近千辆,其中新能源车辆 480 台——这是主办方给出的官方数据。
在 N17 馆的一汽奥迪展台,19 台、17 款展车涵盖了各个级别和类型的年度最新款式。其中位于展台 C 位的奥迪 RS 6 Avant GT 超跑级典藏旅行车,系首次在天津亮相,凭借炫酷的外观,引得观众竞相打卡合影和体验。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旅行车全球限量仅 660 台,在国内仅发售 66 台,目前已全部售出。
" 经过和馆方以及主办方的沟通,我们特别开设了这个试乘体验区,高意向客户可以选择试乘 Q6 车型。我们有专业的驾驶教练驾驶车辆,让客户体验车辆的行驶质感和主动刹车等特性。" 王博涵表示。
连续五年参展,每一届车展都给王博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我们主机厂和参展商的角度看,国内比较大的车展,东区有上海车展,南区有粤港澳和广州车展,西部有成都和重庆车展,而在北区,除了北京就是天津车展了。这里的场馆硬件条件非常棒,客流量也非常大。" 在王博涵看来,天津车展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和国庆节形成固定搭配的品牌了。
外国小哥爱中国品牌
国产新势力之外,近年来强势崛起的小米和华为都大幅扩展了展出面积、增加了展出车辆。华为除了问界专区外,还设有鸿蒙智行专区,供新推出的智界、享界等产品线展览展示。而小米在推出 YU 7 后,集齐了轿车和 SUV 产品线,由于人气旺盛,展区甚至一度采取了排队导流的措施。
有的参展商给出了车展 " 专属福利 ",比如客户现场签约可以享受不小的现金优惠,有的在常规优惠外可以获赠充放电套装等车展专属礼品,有的经销商则为有意购车者寻找跨区域的优惠政策。还有本市各区实施的汽车消费券政策,都极大地刺激了观展人群对于现场下定金的积极性。
现场成交之外,车展给了普通消费者一个集中考察各种车型的机会。家住梅江的张洋在首个公众开放日赶到车展,他家里已经有一辆新能源车,目前想再购一辆。利用一下午的时间,他集中考察了小米 YU7 等多款纯电车型。" 我觉得新能源车的使用体验还是比较好的,小区里充电也方便。开惯了电车后,感觉就回不去了。"
在天津从事英语教学的 Cody 和夸贝纳分别来自美国和加拿大,他们趁着假期和几位好友一起坐地铁来到了车展现场游玩。出人意料的是,和那些拥有百年历史的全球品牌相比,他们关注更多的是中国互联网品牌,像小米、华为、理想等。" 哇,这车展真的是太棒了!" 夸贝纳表示。
车展 + 生活方式的展示
随着不断 " 进化 ",如今的车展已不再是单纯卖车或展车,更多的是通过一种特有的仪式感向公众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 我们的业务模式就是专门针对 B 端,和各大车企、参展商等机构合作,在车展、楼盘、商业体等场所搭建典型应用场景,向公众传递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 马一洲告诉记者。
正像由汽车向外不断延伸的生活场景,车展本身也在凭借其庞大的人流量,让会展经济得到全方位的提速。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在国展办的首届车展他就曾参加,现在和五年前的车展相比变化了很多," 一是体验场景更多、更丰富了,现在的客流感觉比当年也大了很多。" 国家会展中心的商业配套也越来越完善,餐饮品牌多了起来,就连便利店里都满是购物休息的人群,店员表示,车展的客流量确实是远超过一般主题的展览。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摄影 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