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30 日,美国最大外卖平台 DoorDash 宣布推出首款自研送餐机器人 "Dot"。这款小型机器人高 1.37 米,能够在马路、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上自动行驶,最高时速可达 32km/h,用于运送餐食和小件包裹。其载货能力也十分可观,可承载 6 个披萨或 13 公斤餐食,足以满足一般外卖订单的需求。
DoorDash 表示,"Dot" 的体积仅为普通汽车的十分之一,这种小巧灵活的设计使其能够轻松穿越门口和车道,进入一些传统配送车辆难以到达的区域,为外卖配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Dot" 已在亚利桑那州进行试点,并计划年底覆盖凤凰城 160 万居民。尽管 DoorDash 目前仍主要依赖人工骑手配送餐饮、杂货及零售订单,但公司已在少数市场与 Coco Robotics 和 Alphabet 旗下的无人机企业 Wing 合作,探索自动化配送的更多模式。
DoorDash 相关人员 Tang 表示,"Dot" 的定位在于承担更大订单和更长距离的郊区配送,同时公司正在研发机器学习系统,以根据价格、成本与地理位置来判断最优配送方式,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和降低成本。
餐饮配送机器人隶属于机器人产业中的细分行业。与美国相比,我国餐饮配送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初期面临着诸多挑战。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SLAM 等关键技术发展水平也较低,这使得我国餐饮配送机器人在性能和成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然而,近年来,随着核心硬件国产化进程的提速,以及智能关键技术加速迭代升级,我国餐饮配送机器人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一方面,核心硬件的国产化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餐饮配送机器人的价格更加亲民。从目前国内市场行情来看,餐饮配送机器人售价区间约为 2 万元 -5 万元,价格差距不大。九号机器人在新品发布会上首次将餐饮配送机器人行业公开公布的官方指导价格拉低至两万元以下,而在京东官方平台上,普渡科技推出的送餐机器人贝拉最低售价为 4.98 万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伴随着行业技术提升,餐饮配送机器人成本和价格将逐渐下降,市场应用有望快速渗透到各大商用场景。预计到 2030 年我国餐饮配送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 18 亿元,2025-2030 年复合增速达到 20.5%。
普渡科技创始人兼 CEO 张涛多次就送餐机器人发表观点,他认为 " 无接触 " 只是场景之一,核心在于帮餐厅解决 " 招人难、用人贵 " 和重复劳动的痛点,只有把机器人做成低投入、快回本的高性价比 " 生产工具 ",行业才会从噱头走向刚需。
前瞻经济学人 APP 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餐饮配送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 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