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算苦尽甘来呢
# 虽然还是苦的 …
《花少》播到第 7 期,进度过半,扛下最多火力的张雅琪,因过度操劳在埃及开罗站中暑病倒,
弹幕才从这样
矫情
六月份开始录制前,张雅琪就曾因空降《花少 7》,登上文娱榜热一
# 柯颖 2022 年因《虚颜》(搭档丞磊)出圈,今年在于正的剧《五福临门》里饰演四娘好德。
至此,资源咖、皇族、关系户的标签便如影随形。
出发前的 vlog 里,只是分享了朋友给的行李收纳建议,就被嘲用力过猛
被挑刺衣服真多啊、有必要每天都换吗
也不乏爱抢镜、过度表现自己的声音
要她保持智商时刻在线,但不能表现出来;
需要展现足够的专业和可靠,但得小心翼翼避开所有爱出风头的指摘;
被允许美丽,但这份美丽必须恰到好处,既要赏心悦目又不能让人察觉有丝毫用力的痕迹。
在这样的基础上,她早期所有的付出都被淹没在不友好的弹幕里。
直到随着节目播出,这些付出再难被忽视,舆论才迎来了转机。
实际上从获得面试机会开始,张雅琪就进入了全情投入的状态。
出色的语言能力,
在得到这个机会后,她又继续查漏补缺,
考虑到 2 个小时的徒步行程,负重的背包可能会成为那英的负担,
她让出自己背包的空间,
充当翻译
担任导游的秘书
得知小考能获得旅行经费,
身兼多职也要拿下,
到最后李沁由衷感慨张雅琪是十项全能
舆论的转机不是偶然,而是源于她持续且无法被忽视的担当。
只是揽下了这么多重任,还是离不开不够松弛、过于用力的非议。
但年龄、资历、小妹的定位,都注定她无法松弛。
2023 年,张雅琪因参加《令人心动的 offer5》进入大众视野。
最终未能获得 offer,似乎也为这套叙事画上了一个顺理成章的句号。
但节目结束后,张雅琪前往香港一家上市公司从事法务工作,并未脱离大众眼中的 " 正轨 "。
与此同时,她并未放弃自我表达的平台,自媒体事业也有了水花。
" 在香港一天打三份工 " 的视频,把她惊人的高能量特质和强悍的执行力,从节目里抽象的人设变成了具体可观的事实。
" 果然还是要捞钱 " 的论调卷土重来,不务正业的标签也被重新贴上。
加上她一路走来的顺遂似乎有些耐人寻味,于是在 " 空降 " 到花少后被贴上了资源咖的标签。
能在一年内参加两档热门综艺无疑是幸运的,但得到的过程或许并不轻松。
《令人心动的 offer》报名了两次,第二次才被选上。
自媒体行业也经过了漫长的 5 年,才逐渐有了水花。
而让她被贴上资源咖、内定参加的《花少》,也是在仓促的时间里对症下药,做足了准备,最终才获得的机会。
只是当偏见形成,偏见带来的反感又会催生出一场先入为主的审判,她在节目里的种种表现都会被放大审视。
充分准备是处心积虑,保持得体是矫揉造作,足够专业是过度表演 …
无论如何都处在犯错的闭环中,永远无法找到被接纳的平衡点。
当她的能力让她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支柱时,这种功能性的价值才终于被认可。
舆论开始从纯挑剔,逐渐偏向 " 虽然不喜欢张雅琪,但她确实能干 "。
而直到确认她并无恶意,无利可图,是 100% 的付出型人格,且全程具备着利他性被反复验证并无可辩驳时,关于她的苛责才逐渐退去。
然而这种姗姗来迟的认可,更像是一份经过漫长审视后出具的结项报告。
她的价值必须通过极端的付出来证明,
善意需要经过反复验证才能被相信,
唯有在成为 " 支柱 " 后才肯承认她的价值。
终于看见了她的功能性,却未必看见了她这个人。
从因低能量被列下 23 宗罪的陈数,到因高能量被批用力过猛的张雅琪,女性在镜头前似乎永远面临着一套流动的审判标准。
她们的个性特质、处事方式,要能转化为可视的、利他的功能性价值,一旦停下或犯错,暂时的安全都有可能被收回。
她终于被 " 看见 ",但这 " 看见 " 来得如此曲折而苛刻。
最后一句
用力的背后,何尝不是蓬勃的生命力与不屈不挠的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