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lly Norwood 的案例,实际上表明了 AI 可以为创作者们提供全新的创作方式。Van der Velden 强调,AI 并不是取代演员的「威胁」,而是为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类似于 CGI 技术、虚拟布景的出现——这些技术都曾为影视创作带来过革命性的变化。
然而,Tilly Norwood 依然引发了演员圈的强烈反响。好莱坞演员 Melissa Barrera、Lukas Gage 等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虚拟演员的不满,尤其是对于 AI 角色可能取代人类演员的忧虑。Barrera 更是直言,任何为 AI 角色签约的经纪人都应受到批评,认为这种趋势显现出娱乐行业对人类创作的忽视。
这一切争议也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虚拟角色与真人演员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一种共存还是竞争?虽然 AI 角色可能带来更高效的制作和更低的成本,但真人演员依然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与表演深度。未来,如何平衡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类演员的艺术创作,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电影《阿凡达:水之道》中,导演詹姆斯 · 卡梅隆采用了虚拟角色与真人演员结合的方式,通过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呈现了各具特色的「纳美人」族群。这些虚拟角色与真人演员的表演紧密结合,既展现了技术的优势,又保留了演员在表演中的情感投入和表达。这种结合不仅为创作带来了可能性,也体现了虚拟角色与真人演员共存的潜力。
AI 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尤其是在肖像权和劳动关系方面。AI 角色的面部特征常常通过合成多位真人演员的面容制作,这容易引发对肖像权侵犯的担忧。因此,影视行业需要积极推动建立法律框架,加强对肖像权的保护,避免 AI 技术对演员权益的侵害。
总体而言,未来 AI 与真人演员应当实现互补,而非对立。AI 技术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创作空间,但人类演员在情感表达和艺术创作上的独特性依然无法被替代。类似《流浪地球 2》中,特效与真人演员的完美结合,便证明了 AI 与创作者之间的共存模式不仅可行,还能为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可能。
编辑|分味
文章来源|Variety
原文作者|Alex Ritman
原文发布日|2025.09.29/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