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堂堂的西工大,竟让弄出了乌龙事件。
据多家媒体报道,最近,西北工业大学印发了一批学生证,估计应该是给新生们发的,结果,学生证的封面上,印上的地标性建筑却是西安工业大学的图书馆。
乌龙还是被一位本校的学姐发帖揭示出来的。网帖配图显示,一本有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证字样的证件上,印有校徽、航天员、图书馆等图案。其中左上方的图书馆,被指并非西北工业大学的,而是西安工业大学的。
友谊校区,就是友谊路西头西工大的本部老校区。与友谊路东头的交大老校区,堪称西安高校双子星,西安唯二的两所 985,而且还都算得上是头部名校。
目前,西工大方面已经坦承了这个错误,表示要将问题学生证全部收回重新印制,至于错误产生的原因,校方表示还在调查中。
舆论普遍猜测,可能是设计印制的公司网上找素材,稀里糊涂地把西安工业大学的图书馆安在了西北工业大学头上。但是,大家难免疑惑,就算是外包出去印制,西工大方面对设计方案就不审核把关吗?
不管什么原因,堂堂名校,闹出这么一个乌龙,实属不该,也着实尴尬。
倒是躺枪的西安工业大学,长期处在西北工业大学的阴影下,这回可是啥都没费,顺水搭车地显示了一把存在。
二
西工大的学生证乌龙事件其实并没有什么可多说的,说来说去也就是一个尴尬的失误。倒是乌龙事件的背后,高校命名的雷同化,倒是一个颇值得掰扯的问题。
就拿这次乌龙事件的两个当事人来说,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一字之差,可谓天差地别。
西北工业大学好歹还是老牌名校,说起来名头还是比较响亮的,在全国尤其是西北的知名度很高。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是个比较牛逼的高校。
但是,仍有不少人尤其是南方不少人,分不清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工业大学。网上常见有人问这两个学校的区别,咨询到底哪个好。也有家长晒出自己孩子考上西安工业大学的消息很是高兴,说是终于上了著名的 " 西工大 ",然后引来一片群嘲,说其直把杭州作汴州。
从这一点来说,西安工业大学的新名字,其实一点都不美好。西工大早已是西北工业大学约定俗成的简称,西安工业大学倒是也想简称 " 西工大 " 来,可惜总有个先来后到,而且毕竟人家西北工业大学的名头更响,帽子更大,西安工业大学,也就只能简称西安工大了。
从西安工业学院改名为西安工业大学,本来确实是顺利成章的事,奈何有一个超强的西北工业大学早已经在旁边,西安工业大学被笼罩的阴影面积,反倒比原来叫西安工业学院更大。
三
西安工业大学的改名毕竟还有迹可循基本沿用原名,还有一些学校,改的更是云里雾里,一边和别的学校雷同相似着,一边让人不知道其到底是从何而来,又因何而长。
除了相似,还有雷同——省市雷同。
这里面起码有两组雷同的,陕西理工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来源于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 1972 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1994 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机械变成了理工,算是升级,陕西改成了西安,明面是降级,实际是强化西引力。
陕西理工大学没在西安在汉中,最早叫陕西工学院,后来又叫陕西理工学院,直到 2016 年之后,改成了陕西理工大学。
一些老西安人可能还知道西安科技大学就是原来的西安矿院,可是,估计甚少人知道陕西科技大学就是原来的西北轻工业学院,而且校址原来在咸阳,后来搬到了西安,改名成了陕西科技大学。
还好,陕西科技大学搬到西安后是在西安工业大学的隔壁,没有和西安科技大学为邻。这俩学校要是挨在一起,估计学生一不小心就会进错校门,出租车司机怕是更要经常送错校门。
四
本世纪之初,全国兴起了一股大学合并改名风,除了学院升大学,科技、理工、工业这几个词更成了大学命名的香饽饽,各个学校挤破头皮抢着要。貌似叫了大学,有了科技、理工、工业这些大概念加持,学校便一下子高大上了一样。
华中科技大学,原本华中理工大学的名字叫的好好的,与华南理工、华东理工同为中国三大知名区域理工学校。然而,在合并了武汉另外几所高校之后,大概是不屑与其他以区域命名的理工大学为伍了,义无反顾地改名成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理工丢弃了的 " 理工 " 两字,顺手就被同城的武汉工业大学拾了起来,把自己改名成武汉理工大学。也就是原本学校还算有些厚实的底子,便一直想取代原来的华中理工,跻身全国知名的理工大学之列。
这两所武汉的高校,好歹原来都是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 " 工 " 字辈概念辈的,都是早期的 211 高校,改名不说成功,起码也不算失败,对学校的发展也是正向影响居多。而陕西、西安的很多学校从特色改成笼统,改掉了特色,改成了云里雾里,着实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回头再看人家西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名字叫了这么多年,名字是听着没什么纯科技纯理工纯工业威猛,但放眼全国,谁不知道人家是 " 不是 985,胜过多个 985" 的存在。
说到底,学校的实力才是王道,学生的就业才是王道,实力不行,就业不行,你就是叫个宇宙科技天地理工世界工业大学又能如何!
来源 / 今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