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2025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苏国斌,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邢凡胜,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等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主持。
2025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将于 10 月 16 — 18 日在北京亦庄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 " 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 " 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发挥 " 桥梁 " 与 " 纽带 " 作用,汇聚全球政企和行业资源,促进跨行业协同发展。
瞿国春介绍,2025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全面升级 "3+3+6+N" 框架结构,包括:举办开幕式、全体大会、闭幕式等 3 场全体会议;组织汽车产业政策圆桌、汽车产业国际合作会议、京津冀协同发展会议等 3 场特色活动;围绕政策、技术、安全、人工智能、应用、数据等方向设置 6 大主题论坛;聚焦芯片、网联通信、基础设施、汽车保险、产业生态等热点议题召开多场边会活动。大会期间,200 余位国内外政策制定者、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将聚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前沿技术风向、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通过主旨演讲、高端对话、成果发布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交流分享。
本届大会呈现四大特色亮点。一是把脉科技前沿动态。聚焦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数据利用、芯片等前沿科技在汽车产业的应用创新,特邀全球顶尖专家分享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产业趋势及落地实践。二是深化国际务实合作。大会将举办汽车产业国际合作会议、" 驻华大使团走进汽车产业 " 等系列活动,汇聚来自全球的政府代表、国际机构权威与行业精英,预计本届大会发言嘉宾外宾人数将接近一半。三是汇聚多元智慧成果。大会期间将组织发布 " 车路云一体化 " 建设成效、网络技术、可信数据空间、" 人工智能 + 汽车 " 等热点领域的多项报告,呈现 " 十四五 " 期间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果,全面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生态。四是丰富实践应用体验。大会继续扩大高级别自动驾驶乘用车接驳服务范围,增设主要交通枢纽、酒店至主会场的自动驾驶车辆接驳服务,大会现场设置 AI 翻译设备,全面覆盖与会者的沟通场景,实现会场内全球无障碍沟通。
大会深化融合创新 促进跨行业协同发展
大会已成为深化智能网联汽车与关联领域融合创新、促进跨行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多措并举,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郭守刚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关键载体,已成为全球汽车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着力推进技术攻关、标准研制、应用推广,推动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提升。2025 年 1 — 7 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 级)的乘用车新车累计销量 775.99 万辆,渗透率达 62.58%,5G 和 C-V2X 装配量超过 300 万辆。二是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我国已建成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批量上车,感知设备、C-V2X 等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是示范规模稳步扩大。全国已建成 17 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正加快推进 20 个 " 车路云一体化 " 试点城市建设,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 35000 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 1 万张。四是标准体系持续完善。累计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 88 项,加快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急需标准研制,深度参与自动驾驶相关国际标准法规制定协调。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支持车用人工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智能线控底盘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健全完善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车路云一体化 " 应用试点工作,扎实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邢凡胜介绍,交通运输行业正在积极拥抱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产业。" 十四五 " 以来,我们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强智慧交通关键技术攻坚,组织开展了两批次共 50 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建设了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交通运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面向 " 十五五 ",交通运输部正在深入推进 " 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 " 行动,将把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作为主攻方向。一是抓紧出台《" 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 " 实施意见》,这个意见即将发布施行。二是联合行业和社会力量,组织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加快普及智能体应用。三是采用 " 科技 + 工程 " 模式,围绕大通道货车自动驾驶、内河货运船舶自主编队航行、公路重大灾害智能管控处置、公路自由流收费、高速磁浮系统等典型应用,推动实施一批创新工程。四是谋划开展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 " 十百千 " 创新行动,加大试点示范密度,广泛凝聚创新合力。
大会聚焦成果落地 助力巩固产业发展高地
苏国斌介绍,北京市以举办大会为契机,充分汲取大会成果,展示北京发展成效,加强沟通合作,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 年,北京市实现汽车产量 114.5 万辆,同比增长 14.2%。今年上半年,北京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 级)的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 68.3%。" 双智 " 城市建设实现全市 600 平方公里 " 车路云一体化 " 基础设施连片覆盖,累计发放测试牌照超 1100 张,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 4500 万公里。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保障自动驾驶车辆依法合规开展创新应用活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智能网联汽车 " 车路云一体化 " 应用等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下一步,北京将继续坚定落实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国家战略,巩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高地,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贡献北京力量!一是持续高标准推进 " 双智 " 城市建设。持续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实现覆盖,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安全运行,支持辅助驾驶车辆发展。二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聚焦车规级芯片、复杂环境感知等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开展创新攻关,提升自主可控水平。三是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协同天津、河北,建设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四是积极有序推进国家试点任务。支持企业加快推进试点车型准入测试,做好试点车辆安全运行保障。协同天津、河北,加强 " 车路云一体化 " 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跨域场景,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