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ZAKER陕西 18小时前

【网观西安】欧亚经济,何以长安

今天,2025 年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举办,恰逢欧亚经济论坛创办 20 周年。

10 余场经贸交流活动将围绕对外贸易、中欧班列、全国老字号、商事服务、旅游和美食文化等主题展开,是本届论坛的重头戏。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论坛还将发布《共建 " 一带一路 " 之欧亚经济观察》白皮书,首次发布欧亚贸易投资景气指数,就欧亚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合作成果等进行全面分析,为各国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权威参考。

那么,欧亚经济论坛对西安意味着什么?西安该如何助力欧亚经济合作?

说起欧亚经济论坛,先要从上海合作组织说起。

1996 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启动 " 上海五国 " 边境会晤机制,此后各方合作范围逐步从军事互信拓展至反恐、经贸等区域治理议题。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中亚恐怖主义、分裂主义与极端主义威胁加剧。为应对这一挑战,2001 年 6 月,乌兹别克斯坦加入 " 上海五国 ",六国领导人在上海签署协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西安成为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 图源:西安发布

后来,随着中国和中亚各国经贸逐步发展,国际形势迫切需要上合组织深化合作,打造 " 中亚经济圈 ",推动上合组织与国际金融机构建立联系。

在这个背景下,2005 年 7 月,上合组织、国家开发银行和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主办,在西安举行了 " 首届欧亚经济论坛 ",力求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换句话说,欧亚经济论坛一开始,就是围绕 " 中国 - 中亚 " 的框架展开。

欧亚经济论坛 图源:西安网微博

2013 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 " 一带一路 " 国际经济合作倡议,目标是建设贯穿欧亚大陆的广泛合作,构建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后来,首届中国 - 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将中国与中亚的合作,推向一个全新阶段,也呼唤欧亚经济论坛,发挥更强的国际交流之力。

为什么中国 - 中亚经贸合作,对双方都意义重大?

原因在于:中亚各国及邻近国家发展,亟待中国的参与和投入,推动 " 中亚经济圈 " 形成;而对中国来说,西部大发展,也必须推动向西开放和中国 - 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大陆中心的地理位置、全国前列的科技创新之力,使西安成为 " 一带一路 " 倡议的重要支点、中国 - 中亚经贸一体化的 " 贸易港 "。

因此,开启 " 新丝绸之路 ",就是把西安的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置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大背景下,推动陕西与中亚的经济合作,纵深向西亚、南亚及欧洲辐射,逐步融入欧亚产业经济链条,让西安加入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化体系,从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建成中国西部的国际化大都市。

中欧班列缓缓驶出 图源:西安浐灞国际港

" 一带一路 " 倡议发出后,西安于同年启动的中欧班列(西安),已常态化开行至中亚、欧洲的干线达到 15 条,覆盖 " 一带一路 " 沿线 45 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

而在首届中国 - 中亚峰会召开之后,陕西与中亚的交流大大加快了。

比如,去年 2 月,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投运,有超过 4 万吨货物在此集散、中转。哈萨克斯坦商人苏鲁说,他们公司的物流量由此从每月 10 列猛增到 60 列。今年 5 月,又有中国 · 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投用。

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 图源:西安浐灞国际港

再有,哈萨克斯坦贸易和一体化部部长阿尔曼率团访问西安,带来了涉及 16 类产品、总额超 4.9 亿美元的出口项目提案,超过 60 家哈方企业和百余中国企业洽谈。

截至目前,陕西在中亚的国际友城已增至 14 个,2024 年陕西同中亚五国的进出口额达到 85.75 亿元,同比劲增 48.1%。

也正因为此,便能理解本届欧亚经济论坛的主题——" 聚合欧亚新动能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聚焦共建 " 一带一路 " 倡议及中国 - 中亚峰会成果落实。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通过文明对话增进理解、消除偏见显得尤为必要。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不仅有助力欧亚经济崛起的责任,也肩负讲好 " 长安故事 " 的历史担当,让人们看到中国道路、华夏文明的全球价值。

何以筑强欧亚经济?" 丝路精神 "" 长安经验 " 可以给我们最直观的启示。

要合作,不要对抗。

丝绸之路本就是一条友好之路。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 "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 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 " 舶交海中,不知其数 " 的繁华。它传递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通过积极深化合作,双赢、多赢才是国与国交往的持久和平之道。

大雁塔 图源:大唐不夜城

要包容,命运共同。

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民族、文化尽管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不应成为交流的沟壑与屏障。

当陕西制造的重卡驰骋在中亚沃土,当《熊出没》《欢乐颂》等国产影视剧风靡东南亚和非洲国家,这说明,人们心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可以跨越国界,成为彼此相拥的臂膀。就像唐长安时,有万千来自各国的商人与贵族,在此安居乐业,包容多元正是文明昌盛的康庄大道。

陕汽新能源重卡生产基地汽车总装配线 图源:西安日报

要开放,互联互通。

数千年全球格局演变的历史表明,开放决定国运。特别是近数百年,举凡对外开放的国家,无不走上快速致富的路径。在世界进入数字时代的当下,互联互通更是前所未有地成为全人类谋发展的主题。

中国努力加快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欧亚大陆桥,便体现中国积极拥抱世界的果决态度。而这两大经济主动脉交叉点,正是西安。

千百年前,长安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今天,在中国向西开放的大潮中,西安也将通过铸就 " 内陆港 "" 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 的形式,助力描绘一个新西部——这里是梦想,是机遇,也是未来。

来源 / 网观西安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