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央视网 1小时前

“ 3 × 8 ”还是“ 8 × 3 ”?这道小学数学题,让家长们吵翻了

最近,一道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成为热点——

有 3 个盘子,每盘 8 个水果,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列式是 3 × 8 还是 8 × 3?

孩子写了 3 × 8,却被老师判错。

有老师在家长群解释,写乘法算式,先找每份数写在前面,再找有几份写在后面。

应列式为:每份数 x 份数 = 总数(相同的加数 x 相同加数的个数 = 总数)

但这让辅导作业的家长直呼不明白:明明结果是一样的,顺序有这么重要吗?明明从小自己学的时候,只要结果是对的,就能判对!

新二年级学乘法

家长懵了:前后顺序这么重要?

前几天,杭州萧山一位家长留言表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7+7+7=3 × 7""8+8+8+8=4 × 8""9+9+9+9+9=5 × 9" ……

这位家长去请教了数学老师,老师表示二年级按新教材批改,这些写法都是错误的。

有老师解释,2025 年秋季学期开始,老师要求学生清晰掌握乘法算理,明确列式写法为每份数 × 份数 = 总数,即 3 个 2 相加的乘法列式为 2 × 3,2 个 3 相加的乘法列式为 3 × 2,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 量 × 份数 " 的认知结构,了解倍数关系。

一些小学数学老师说,现在和二年级的小朋友说每份数 x 份数 = 总数,他们可能还不会理解,他们主张跟孩子这样介绍:相同加数 x 个数 = 总数。

为此,记者也咨询了几位在杭州公办小学教书的数学老师。他们表示,今年新学期新教材上要求的乘法列式就是:相同加数 x 个数 = 总数。

" 开学不久,我已经和一些家长聊过这个问题了,特别是和家有二胎的家长。" 在拱墅区一所小学教二年级的包老师说,原来在乘法列式时对顺序要求并不严格,今年教材要求更为明确。

包老师表示,这样的规定要求老师在上课时要更深入、详细地解释乘法的含义," 我个人认为是有必要的,孩子们会更明白乘法是什么,而且对后面学除法也有帮助。"

另一位小学数学老师也表示,新学期学乘法后,作业里顺序不对就会判错。

也有数学老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反馈平台上问了这个问题。

出版社在回复中表示:

乘法算式的写法或者是符号表达,本身其实就是对乘法定义的一种约定,因此,这种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唯一的,特别是在有具体情境的时候。

不少 70 后 80 后想起来了

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学的

乘法算式要不要计较顺序,网友们意见不一。

有网友不理解,如果乘法有先后,那为什么九九乘法表只背一种顺序?

如包老师所说,二胎家长最难受:去年教大儿子可以,过两年教小儿子却不行了!

也有网友支招:把单位写上去不就一眼看明白了吗?

但也有一部分网友支持,认为乘法的一层逻辑还是要明确。"3 只 5 两的梭子蟹和 5 只 3 两的梭子蟹,虽然总重量相等,但两者区别很大。"

90 后爸爸闫先生告诉记者,最近这道题在自家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90 后的闫先生从小学的就是乘法算式前后顺序不作要求," 只要结果对就可以。"

但闫先生的母亲,70 后李女士却说,自己小学的时候学算术,就要求弄清楚前后顺序," 数量或单位在前,份数在后,那个时候,我们也叫乘数和被乘数,类似于除数和被除数。"

也有很多 70 后 80 后网友表示赞同。

但闫先生也提出了疑惑,既然让孩子了解乘法的意义,那为什么原来的教材不强调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 海拔 5500 米烟花秀 " 对生态可能带来哪些影响?专家详解

有必要带爸妈打带状疱疹疫苗吗?

监 制丨李绍飞

编 辑丨汪一

审 校丨孟夏

来 源丨钱江晚报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