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差评 22小时前

有槽点,没 B 格,但我还是被这台 20 多万的奥迪爽到了。

搞不懂,真搞不懂。

明明一台舒适得一点都不奥迪的奥迪,为什么要强调它的操控,甚至在宣传上还扯上了 RS6。

奥迪 E5 Sportback 和奥迪 RS6

Damn bro!啥电动 RS6 啊?

如果我的屁股没挂到天上去,小脑没有萎缩成魔丸,那这车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不可能跟 RS6 比。

这就是一台家用车,只是偶尔能蹦蹦直线释放下自己。

前两天奥迪 E5 Sportback 正式上市,定价 23.59-31.99 万元。

价格上和预售没啥区别,就是多赠送了点权益,其中最有用的就是 10000 元的保险现金礼。

配置也一样没啥变化,当时预售的时候咱们也写了一遍,大伙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再去看一下(都说要买奥迪的旅行车,现在便宜的来了,你们人呢?),脖子哥在这就不多提了。

不过他们的选装包。。。是真的有点难受。

比如最有用的智能调光天幕,这玩意和电吸门、主驾电动门、迎宾灯语、LED 矩阵大灯绑定在一起,整个选装包 1.5 万,最低配的先锋型还没法选。

为啥说选得难受呢?

在试驾的过程中,这块智能调光全景天幕,和一般镀银等天幕不同,中午烈日暴晒下依然没有灼烧感,非常不错。

调光天幕调到最暗可以基本隔绝外部光线。

但是电动门、电吸门我觉得也不是刚需啊。而且 E5 Sportback 的这个电动门在开启的时候还会停顿一下才会解锁,有一点点反直觉。

真的,如果能单选这块调光天幕就好了。

左图是最低配,压根没法选;右图则是先锋 plus 型。

另一个驾控选装包,则是把空悬 +CDC+ 后轮转向,和 20 寸轮毂绑定在一起。

就是,如果你想选配 2.5 万的空悬 +CDC+ 后轮转向,就必须加 3500 选配 20 寸的轮毂

咱说实话,3500 买大轮毂和 Brembo 卡钳真的不贵,甚至非常划算,20 寸轮毂的造型也比 19 寸的更好看。

但这绑定的操作,同价位的各个对手都没这么干的,难道奥迪总部给 E5 搞的这套底盘硬件配置,只针对 20 寸轮毂进行了调校?

可惜,当时我们的试驾车全是带空悬和 20 寸轮毂的,没试到 19 寸和机械弹簧的版本,不知道奥迪调校的如何。

这套空悬 + CDC + 后轮转向非常舒适,可如果在一堆捆绑之下,车价奔着 30 万去而导致影响了销量,真的有点得不偿失。

不多说了,咱们赶紧看看这车的乘坐与驾驶体验。

先来个省流:

不夸张的说,在奥迪现售车型中,这车的舒适程度名列前茅。

如果你是家庭、商务用户,或者经常有三人以上乘坐需求,但又需要一点个性化,那这车在这价位无敌。

至于为啥,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坐进车内,我们的试驾车只行驶了 900 多公里,基本没有太多的 " 新车 " 味。

全车使用了大面积的翻毛皮、织物等环保材料,嗅觉、触觉都能给到一种温馨感。

这是第一印象,把车开起来之后,这车的后排依然延续了这种舒适感。

在足够长的坐垫(将近 50cm)承托下,奥迪以前后排小板凳的问题迎刃而解。同时,非常优秀的 NVH 进一步提升了后排的体验。

现在 20 万的新能源车型基本前后都会配上双层夹胶玻璃,车厢的静谧性已经有保障。

但 E5 Sportback 整体的隔音水平其实更趋近于 30 万的豪华车型,国道的泥头车在我们身边经过基本没有多少不适。

这套空悬 + CDC 还能很好的隔绝来自路面的震动,坐在后排有一种很高级的悬浮感。

大伙别误会了,这和我们平常说的那种坐船不一样,面对减速带、路面接缝,车辆后桥的处理非常干脆,duang 一下就过去了,但车厢内几乎没有很大的起伏,整个动作非常得体。

这还没完,一般来说,我们乘客与驾驶员的视角不一致,所以驾驶员在激烈驾驶的时候,乘客的恐惧感会被放大。

这种感受是驾驶预见性的不同带来的,但 E5 Sportback 的后排基本没有这种感觉。

虽然还是会有重心转移,但你起码能够感知到车子下一步的运行轨迹,这种体验在一些运动车型上都非常少见。

上述的这些特点,脖子哥猜测一是后轮转向让车尾的动态更加从容,另一点则是奥迪对 CDC 和空悬的调校确实 6,德国老师傅真的有说法。

但是前排则有那么一点不和谐,可能也是奥迪在宣传上一直提及 " 操控 " 的原因之一。

相比那么舒适的后排,E5 Sportback 的前排细碎振动却非常的多,无论你切换舒适、平衡、动态三种驾驶模式,空悬是高还是低,都无法控制这种细碎的振动。

确实,清晰的路面反馈能方便驾驶员感受抓地力变化,从而更好地操控车辆。 可是,这车的转向可称不上精准。

它并不是完全线性的,大概在转前 15 ° 的时候会比较虚,车身的响应也不快。

到了后面手感会越来越重,而且越往后转你越能明显感受到后轮转向加入进来一起控制车辆。

这种调校,大幅减少了你日常驾驶打方向的角度,掉头都不需要 " 交叉手 "。

再加上随速增益,高速行驶下轻打方向盘整个车跟平移一样,信心非常足,属于咱们车辆系统动力学中舒适性、稳定性的调法。

但在激烈驾驶的情况下,这个后轮转向电机没法处理那么高频的转向需求。即使是跑山,你都得顺着车子去开,不然充满 " 分量感 " 的车尾会将你拉回现实 —— 这可是一台 2.2 吨的车。

所以想把这车开快、开狠,人和车得有个磨合的过程。

但与其琢磨这个,真不如舒舒服服地开,这才是 E5 Sportback 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然,E5 Sportback 也不是到处都需要 " 搏斗 ",它的加速踏板和刹车很好地综合了油车与电车的优点,非常好上手。

它的加速踏板不像特斯拉那种 " 疯狗模式 " 一踩就去,也不像某些模仿燃油车带延迟的新能车,E5 Sportback 的加速踏板初段是一个线性提升的过程。

可当你再深踩一点点,顶配双电机 787 匹的澎湃动力立马给上,非常像一台大马力燃油车那种 kick down 的感觉,把你死死按在座椅上。

不得不说,这么玩很爽,你会一直用 " 风琴脚 " 去试探这车的动力储备,乐趣很足。

至于刹车,三种驾驶模式下的助力不一,但都是同样的线性,踩多少制动力就给多少,区别只在于你需要踩的幅度。

所以,把注意力放在控制加速踏板开度上,再忽略中位置比较模糊的转向,这车完全就是蹦直线神器。

也正因此,E5 Sportback 更像一台舒舒服服开的大马力 GT,发布会和各种宣传视频的漂移、麋鹿,它的机械素质能干,但它不会 " 勾引 " 你去干。

说到这,这车的驾驶感受咱们就说完了。

这次试驾活动我们把四驱和后驱的空悬版本都试了,没有太大区别,北方冬天会下雪的差友可以考虑下 quattro 版,不然可以省点钱。

总的来说,这车在空悬 +CDC+ 后轮转向的加持下,虽然都是舒适取向,但驾驶感受的变化其实还是挺丰富的,好不好开这个问题千人千面,视频、文章只能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

如果大伙对这车感兴趣的话,一定得线下去试驾,才能得出属于你自己的结论。

至于脖子哥我嘛,还是当初预售那观点:

用了咱们中国车企的供应链、平台,缩短了车型开发时长,就得实实在在的把这些压缩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

汽车之家之前把智己 L6 和 E5 Sportback 拉上了举升机,两车的平台一模一样。

铝合金的副车架、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永磁同步电机,3 万多的价差,其实买的就是奥迪的调校和 E5 Sportback 的外观设计。

但是,没有四环标的奥迪,消费者真的会为看不见的调校付费吗?

等下个月乘联会销量一出,咱们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撰文:浩森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