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经济观察报 16小时前

三四个人,一年千万出口:一个小商户的跨境逆袭

经济观察报记者 王雅洁

清晨五点半,陈晨打开服饰商行的卷帘门。店内,三四个人组成的团队即将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商户,通过江苏常熟新推出的 " 市采通 " 平台实现了超过 1000 万元的外贸出口额。

2025 年 9 月 17 日,江苏常熟综合保税区内,陈晨正仔细检查着一批即将发往菲律宾的服装。

" 这批货都是菲律宾客户定制的工装,总共 500 套,明天就要发走。" 陈晨在视频中向经济观察报展示自己服装的布料," 四年前,我根本不敢想象能接到国外的订单。"

陈晨的服饰商行 " 藏在 " 常熟服装城的角落里,只有三四个人的规模,却创造出了外贸出口的一个惊喜。

在这个拥有近 7 万家个体工商户的全国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里,陈晨的故事正在成为佳话。

卷帘门后的梦想

2008 年,陈晨带着全部积蓄 5 万元,在常熟服装城租下了一个 15 平方米的铺面,做周边县市的服装批发生意。

最初的几年,陈晨每天凌晨 4 点起床,骑着一辆二手电动三轮车,到批发市场进货,再拉回店里销售。

他回忆:" 最困难的时候,连 500 块的房租都交不起,只能跟房东说好话,宽限几天。"

转机出现在 2021 年。

一天,常熟市莫城街道的工作人员来到店里,向他推荐了一个叫 " 市采通 " 的平台。

工作人员对他说,这个平台可以帮助小商户做外贸。陈晨听了直摇头,觉得自己一个做内贸的,哪懂什么外贸。

然而,接连几个月的生意走淡让陈晨开始动摇。

2021 年 3 月,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 " 市采通 " 平台上注册了账号。

第一单是马来西亚客户,要 200 件 T 恤衫。金额不大,虽然只有 5000 块钱,但让他紧张得三天没睡好觉。

他不知道怎么报关,怎么结算,甚至连基本的外贸术语都不懂。

平台派来的专员手把手教他操作:如何上传商品信息,如何与外商沟通,如何处理报关单据。专员告诉他," 你只管接单,剩下的交给平台。"

第一笔外贸订单的完成并不顺利。

陈晨按照国内贸易的习惯,直接将货物发往了港口,却被告知需要先进行商品备案和报关。

那批货在港口卡了整整一个星期,每天都要产生仓储费。陈晨心急如焚,一度觉得自己不是做外贸的料。

就在他准备放弃时,上述工作专员带来了好消息:平台为他申请了绿色通道,可以先行验放,后补手续。

陈晨说:" 回想那天下午,当我查到货物已经顺利装船出运时,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由于不熟悉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海外客户提出要用信用证结算,他根本不知道信用证是什么。

幸好平台的金融顾问及时介入,帮助他审核信用证条款,避免了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个月后,当第一笔外汇顺利到账时,陈晨特意去银行打印了结汇水单。此时,他才真正相信,自己也能做外贸了。

成长的烦恼

随着订单量的增加,陈晨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2022 年,一个越南客户下了个合同金额达到 10 万元的大单,要求 45 天内交货。

那是他记忆中接过的最大一笔订单,陈晨又兴奋又担心。

他立即联系了相熟的加工厂,预付了 30% 的定金,开始加班加点生产。

然而,就在交货期前一周,加工厂老板突然打来电话,说原材料涨价,要求加价 20%。

他当时就懵了,如果答应加价,这单生意就要亏本;如果不答应,交不了货就要赔偿违约金。

最后,他决定实话告诉客户,请求谅解并适当调整价格。没想到客户非常理解,同意涨价 10%。对方表示,看重的是他的诚信和产品质量。

这次经历让陈晨悟到一个道理:外贸生意,诚信比利润更重要。从此,他在选择供应商时更加谨慎,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2023 年,陈晨的生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这一年,他通过 " 市采通 " 平台实现了超过 1000 万元的外贸出口额,业务范围扩展到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的 12 个国家。

变化始于他对数字化工具的深度应用。

在平台专员的建议下,陈晨开始使用 " 市采通 " 的智慧管理系统,实时跟踪订单状态、物流信息和收款情况。

陈晨说:" 以前我全靠笔记本记录,经常出错;现在手机上一目了然,再也不会漏单、错单了。"

他估算,数字化转型让他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最让他感到惊喜的是平台提供的跨境直播服务。2023 年 6 月,在平台的帮助下,陈晨首次尝试了跨境直播带货。

第一次面对镜头时,他紧张得手心冒汗。

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场两小时的直播,竟然带来了 50 万元的订单。现在,直播已经成为他获取新客户的重要渠道。

危机与转机

2024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几乎让陈晨的生意陷入停滞。

主要原材料价格暴涨 30%,海运费用随之增加,加上汇率波动,原本利润微薄的订单顿时变成了亏本买卖。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接到好几个客户的投诉,要求取消订单等。

最艰难的时候,他甚至想过转行。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 市采通 " 平台的贸易顾问主动找上门来。他们帮助陈晨分析了市场形势,建议他调整产品结构,转向附加值更高的定制化产品。

同时,平台还为他提供了汇率避险工具,以锁定结算汇率,避免进一步损失。

他说:" 要不是平台的帮助,我可能真的撑不过去了。"

危机过后,陈晨的生意越发红火。他逐渐淘汰了低附加值的常规产品,专注于工装定制这一细分市场,建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2025 年,陈晨的生意越做越大,但也面临新的问题。

7 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第 17 号公告,对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进行规范,封堵了部分企业依赖的 " 买单 " 模式。

陈晨说,那段时间他的手机快被打爆了——新规出台后,很多同行都来找他咨询该怎么合规经营。

让他感到庆幸的是,有着 " 市采通 " 平台的帮扶,他的生意早已实现合规化经营。

如今,陈晨的服饰商行已经发展成为拥有 20 多家稳定客户的专业工装供应商,产品远销 18 个国家和地区。但他仍然保持着创业初期的谨慎和勤奋。

每天他都要亲自检查发出的货物。陈晨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他最近正在学习英语,希望能直接与海外客户沟通。

小人物的未来

站在常熟综合保税区的仓库里,陈晨指着整齐堆放的货物说:" 这些很快就要发往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接下来我计划开拓中东市场,已经有几个客户在洽谈中了。"

当被问及未来的目标时,陈晨笑了:" 希望三年内能把年销售额做到 5000 万元,打造自己的品牌。"

但他也表示,不管生意做多大,自己就是小商户出身,知道小微企业的不易。只要有同行来请教经验,他都想毫无保留地分享。

在陈晨看来,他的成功离不开 " 市采通 " 平台的支持,更离不开这个时代给予的机遇。

他说:"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国家政策支持,平台服务到位,让小商户也能做全球生意。"

傍晚时分,陈晨送走最后一批货物,回到店里开始整理当天的订单。手机不时响起新消息的提示音,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咨询。

四年前,他连外贸是什么都不懂;现在,他的客户遍布全球。

在这个数字化贸易的新时代,小人物也能拥抱大世界。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理性·建设性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