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6 日,江苏南京江宁区的滴滴货运集散点人声鼎沸," 行远杯 " 首届银河车队司机挑战赛的终局数据在电子屏上定格 —— 38 岁的司机李建军驾驶远程星享 V7E(行远天王星定制版),以 2860 元的日营收斩获冠军,这个数字不仅比他开燃油 Van 车时的日均收入高出 1200 元,更超出了参赛司机的平均日营收近 40%。
从 " 参数 " 到 " 收益 ",每一个设计都为司机算账
对于城配司机而言," 车 " 不是消费品,而是赖以生存的 " 创富工具 "。远程星享 V7E 的产品逻辑,正是围绕 " 帮司机降本增收 " 展开,而挑战赛的真实数据,恰好成了这套逻辑的最佳佐证。
375 公里标定续航,跑得出 " 真金白银 " 的省钱
" 以前开燃油车,每天早上出门先算油费 —— 跑 300 公里至少要 180 元油钱,接单时超过 50 公里的订单都不敢接,怕赚的不够油钱。" 李建军的这句话,道出了很多城配司机的痛点。而远程星享 V7E 的续航表现,彻底改变了他的接单策略。
挑战赛当天,李建军的运营轨迹覆盖了南京城区商超配送(120 公里,拥堵路段占比 40%)、快递站点中转(80 公里,频繁启停 23 次)、城郊建材运输(120 公里,含 6 公里坡道),总里程达 320 公里。到活动结束时,车辆剩余电量仍有 15%,CLTC 工况 375 公里的标定续航,在复杂实际场景下的达成率超过 85%。
"AI 能效管家帮了大忙," 跟车裁判王师傅补充道," 车辆会根据货物重量自动切换动力模式,比如拉轻货时会调弱动力输出,拉建材重载时又能保证动力,这种智能调节让电耗更省。而且滑行时也能回收能量,不会像传统制动回收那样‘点头’,既保护了货物,又延长了续航。"
城配行业有个共识:" 时间就是金钱 "。司机每天的运营时间有限,装卸货效率每提高 10 分钟,就能多接 1 单小订单。远程星享 V7E 在装载和装卸设计上的优势,在挑战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李建军当天接的最 " 棘手 " 的订单,是为一家家具城配送 2 套沙发和 1 张床垫,货物总重约 800kg,体积近 6 方。" 要是以前的燃油车,货厢只有 7 方,装完这套家具就没法接其他单了。但 V7E 有 7.5 方,装完家具还能塞下 2 箱配件,正好顺路接了个配件配送的小单,多赚了 80 元。" 他指着货厢内壁的拓展卡扣说," 之前还接过 4.1 米的钢管订单,把后排座椅拆掉后,货厢能直接容纳,不用像以前那样找货车转运,省了 50 元转运费。"
500mm 的超低货台和 270 ° 磁吸尾门,也解决了 " 体力损耗 " 的痛点。" 以前搬 50kg 的货物,要抬到 800mm 高的货台上,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现在货台低,轻轻一推就能上去,下午装卸完货还有力气接晚高峰的订单。" 李建军说,当天在一条窄巷送货时,270 ° 尾门完全打开后贴在车身两侧,没有占用额外空间,而同行开传统 180 ° 尾门的司机,因为巷宽不够,只能倒车到路口卸货,多花了 20 分钟。
此外,1.5 吨的额定载重(同级最强,比竞品多 350kg)和 195 高承载轮胎,让李建军敢接 " 重货订单 "。" 有个建材店的订单,拉 350kg 的水泥,以前的车怕超载不敢接,V7E 拉着很稳。远程星享 V7E 峰值功率 100kW,扭矩可达 220N · m,坡道上动力也够,没耽误时间。" 他说,当天重货订单占比达 40%,而重货订单的均价比轻货高 30%,这也是他营收领先的关键。
" 新能源车充电慢,耽误接单 ",是很多司机不愿换电车的核心顾虑。但远程星享 V7E 的 2C 高倍率液冷液热超充技术,在挑战赛中打破了这个偏见。
当天中午 11 点半,李建军的车辆电量剩 30%,他在快递站点附近的快充站补能。" 当时本来想先吃饭,结果充电 10 分钟就到了 50%,我一边吃饭一边等,总共 15 分钟就充到 80%,花了 25 元。" 他说,这个时间比他平时吃饭的时间还短,完全没耽误下午的运营。
跟车裁判记录的数据显示,从 30% 到 80% 的充电过程中,车辆实际增加续航约 150 公里,相当于 " 充电 15 分钟,能跑 2 小时 "。而传统慢充需要 4-6 小时才能充满,根本无法满足白天的运营需求。" 就算到了冬天,-20 ℃的天气也能快充,我老家在东北的老乡都说,这个宽温域功能太实用了,不用怕冬天电池‘罢工’。" 李建军补充道。
当天,李建军因为高效补能,比其他司机多运营了 1.5 小时,多接了 2 单订单(1 单家具配送,1 单配件运输),额外增收 230 元。" 以前开燃油车,加油也要 5 分钟,但油费贵;现在充电 15 分钟,电费便宜,还能顺便休息,一举两得。" 他说。
冠军司机李建军的 " 创富经 " —— 选对车,比拼命更重要
" 我开了 12 年货车,换过 3 辆燃油车,从来没想过一天能赚 2800 元。" 李建军的语气里满是感慨。在他看来,这次夺冠不仅是因为自己熟悉南京的货运路线,更关键的是远程星享 V7E 的产品特性,让他的 " 运营策略 " 能落地。
从 " 不敢接长单 " 到 " 专接高价值单 ":续航给了底气
但开远程星享 V7E 后,情况变了。"120 公里的来回,电费只要 13.7 元,没有过路费,利润能到 650 元以上。而且续航够,就算返程没订单,绕路接个短途单也不怕没电。" 挑战赛当天,李建军就接了这样一单城际订单,这单的利润比 3 单市区短途单还高。
" 现在我接单的优先级变了:先接长距离高价值单,再用短途单填补空隙。" 他说,这种策略让他的 " 订单均价 " 从每单 50 元提高到了 80 元,营收自然涨得快。
从 " 能装多少装多少 " 到 " 精准选单 ":装载优势放大收益
" 以前的车货厢小,只能接轻货、小件货,利润低。现在有 7.5 方货厢和 1.5 吨载重,我专接大件货、重货,比如家具、建材、家电,这些订单的运费比轻货高 30%-50%。" 李建军说。
挑战赛当天,他接的第一单是为一家商超配送 29 箱矿泉水(总重 350kg),正好是 V7E 比竞品多装的重量。" 要是以前的车,只能装 20 箱,要跑两趟,现在一趟就能送完,节省了 1 小时,多接了一单小家电配送的订单,多赚了 60 元。"
双侧滑门和低货台也帮了大忙。" 装家具时,叉车从两侧同时装卸,比单侧门快 25 分钟;搬重货时,不用弯腰抬,省了体力,下午还能保持高效率。" 他说,当天装卸货总时间比以前少了 1.5 小时,多运营了 1.5 小时,多接了 2 单订单。
" 司机赚钱不容易,每一分钱都要算清楚。" 李建军给记者算了一笔 " 成本账 ":
能源成本:燃油车每天油费 220 元,远程星享 V7E 每天电费 45 元,每天省 175 元,每月省 5250 元;
维保成本:燃油车每年维保 2000 元,远程星享 V7E 每年维保 1000 元,每月省 83 元;
折旧成本:远程星享 V7E 的玄武电池有 10 年 / 80 万公里质保,比燃油车的发动机质保时间长,后期维护成本更低。
" 算下来,每月能省 5333 元,一年就是 6.4 万元,五年就是 32 万元?不对,文档里说五年总 TCO(全生命周期成本)比燃油车省 10 万元,我可能算多了,但就算省 10 万元,也相当于我以前两年的纯收入了。" 李建军笑着说,这笔钱他打算用来给家里换个大点的房子。
从 " 开车像打仗 " 到 " 舒适运营 ":驾驶体验提升留存率
" 以前开燃油车,噪音大、震动大,一天开 8 小时就累得不行,下午 3 点后就不想接单了。" 李建军说,远程星享 V7E 的驾驶体验让他 " 能坚持更久 "。
" 座椅包裹性好,长时间开腰不疼;车内噪音小,能听清导航;还有智能中控,能直接连手机,接订单、导航都方便。" 他说,挑战赛当天他从早上 6 点开到晚上 8 点,总共 14 小时,比以前多开了 3 小时,多接了 4 单订单。
" 现在不仅赚钱多了,开车也没那么累了,对这个品牌也更认可。" 李建军说,他已经介绍了 3 个老乡去试驾远程星享 V7E," 好车要分享,大家一起赚钱才好。"
" 很多司机觉得‘拼命跑就能多赚钱’,其实不是这样的。" 李建军给同行提了三个建议:
选车要选 " 适合货运的车 ":续航够、能装、充电快,这些比 " 价格便宜 " 更重要,因为好车能帮你赚更多钱;
规划好时间和路线:比如中午充电时顺便吃饭,利用碎片化时间补能;熟悉本地的货运热点区域,避免空跑;
服务要好:接订单后及时和货主沟通,送货时小心爱护货物,回头客多了,订单也会更稳定。
对于未来,李建军有自己的规划:" 等再跑半年,我想介绍更多老乡换远程星享 V7E,我们一起跑‘专线货运’,比如南京到苏州的家具专线,这样能拿到更稳定的订单,大家都能多赚钱。"
" 行远杯 " 挑战赛落幕了,但远程星享 V7E 展现的 " 创富能力 " 却值得深思。对于城配行业而言," 油换电 " 不是简单的 " 能源替换 ",而是 " 运营模式的升级 " —— 只有当新能源车能真正解决司机 " 跑不远、装不下、充太慢、不赚钱 " 的痛点时,才能推动行业转型。
远程星享 V7E 的 7.5 方货厢、2C 超充、13.8kWh 百公里电耗、10 年 / 80 万公里电池质保,这些看似冰冷的参数,最终都转化成了司机手中 " 实实在在的收入 "。正如李建军所说:" 好车不是看广告,是看每天能多赚多少钱。"
随着新能源商用车技术的不断迭代,以及充电设施的完善,未来会有更多像李建军这样的司机,通过新能源车实现 " 增收 "。而远程星享 V7E 通过这场挑战赛证明:新能源商用车的核心价值,不是 " 环保 ",而是 " 为用户创造更多收益 " —— 这才是推动行业 " 油换电 " 的根本动力。
(图 / 文 网通社 杜金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