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熊志
中国互联网这盘棋,越来越有意思了。一度 " 消失 " 的大佬们,突然回来了。
这两天,身价千亿的刘强东,竟然亲自系上围裙,第一次直播炒菜,蹭起了西贝贾国龙和罗永浩的热点,还调侃马云。
这并非他们沉寂后的首次公开露面,但 " 味道 " 全变了。过去的偶有现身,更像是对外界猜测的试探性回应。而现在,创始人亲力亲为的姿态,前所未有的明确。
据彭 · 博社(Bloomberg)援引知情人士的报道,马云对阿里巴巴的直接参与度,已悄然达到了近五年来的最高点。
信号非常明确:低调蛰伏结束了,现在是创始人亲自下场,肉搏的时刻。其背后,是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创始人角色的被迫重塑,以及中国宏观经济与监管环境的深刻嬗变。
01
2024 年开始,刘强东就以 " 采销东哥 AI 数字人 " 的身份,出现在京东直播间。但这一次,是他第一次正式的公开直播露脸炒菜。
刘强东的回归,是一场由危机感驱动的铁腕变革。他不仅是为了秀姿态,更是为了亲自督战。
在电商的核心战场上,拼多多 " 砍一刀 " 的尖刀,抖音直播间里 "321 上链接 " 的叫卖声,已经杀到了家门口,从不同维度持续侵蚀京东的市场份额。
近年财报及市场分析显示,尽管京东的营收体量依然庞大,但其增长速度已明显放缓。
而在企业内部," 大公司病 " 也开始蔓延。
对此,刘强东在 2024 年的内部讲话中,曾毫不客气地痛斥内部 " 躺平 " 现象,并表示," 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要重拾创业初期的战斗精神。
在这个背景下,刘强东走向舆论台前,又开始对外活跃起来,亲自督战的色彩尤为明显。面对主营业务的压力,他正亲自带队,向外卖、酒旅等别人的核心地盘,发起总攻。
高风险的跨界作战,只有创始人亲自压舱,才能稳住军心。因此,刘强东的直播炒菜,不仅是一场公关秀,更是一次战略宣告。
自从 2020 年以来,阿里巴巴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从蚂蚁集团 IPO 的搁浅,到创纪录的天价罚单,再到前所未有的组织架构变革,这头曾经的巨象,一度陷入了方向性的迷茫。
马云重回视野,不再担任具体的行政职务,但据报道,曾一天三次询问业务进展,对企业管理的深度介入,正是为了给巨轮重新校准航向。
马云的归来,张口闭口全是 AI。为什么?因为阿里巴巴的核心,电商和云计算,都站在了被 AI 颠覆的悬崖边上。如果错失了这波浪潮,未来将岌岌可危。所以马云必须回来,用他的视野和影响力,逼着整个阿里这头大象,转身 all in AI。
02
像互联网爆发期那样风风火火和亲力亲为,两位大佬的高调归位,离不开一个更宏大的背景——宏观经济政策与监管环境的风向回暖。
自 2020 年底开始,对互联网平台经济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强监管周期。这一时期,从反垄断调查到数据安全审查,再到对 " 资本无序扩张 " 的遏制,行业风声鹤唳,企业家们普遍选择低调蛰伏。
那时候,别说直播炒菜了,恨不得人人都有退休计划。
如今,平台经济整改完毕,全国经济进入了稳定增长的新通道,政策层面多次强调,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平台经济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从严管到扶持的转变,如同解开了套在平台经济头上的紧箍咒。大佬们以前犯过错,不要紧,紧箍咒松了,政策的春天来了。
马云和刘强东的公开活动,恰好成为这一政策转向的风向标。
他们的安全回归与高调作为,向所有民营企业家,传递了一个强烈的积极信号:那个鼓励创新和增长的时代又回来了。放心干,大胆闯,不会去翻你的旧账,拿着放大镜找资本的原罪。
所以,刘强东、马云等大佬们重新活跃起来,是一场由企业内生危机和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促成的 " 阳谋 "。
天时,是国家需要民营经济提振信心,搞活经济;地利,是公司面临生死存亡的转型关口,需要创始人掌舵;人和,是员工和市场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精神领袖来稳定军心。
因此,刘强东直播炒菜,马云松弛地泡酒吧,不应看作简单的个人花边新闻。
从刘强东的炒勺,到马云的步履,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最顶尖的两家互联网公司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更折射出中国经济大环境的潮水流向。
这盘棋,关乎着数万亿的市值、几十万人的就业,以及我们每个人的数字化生活。
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将不再有轻松的奇迹,只有真刀真枪的搏杀,大佬归来,不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而将是一个全新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