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36氪 刚刚

获 IDG、安克投资,深圳智能办公家居大卖年收超 5 亿美元

编者按:当出海越来越成为一家中国公司核心战略时,如何征战全球市场就成为一个极其专业的话题。在全球化的演变中,已有不少中国品牌站立潮头。鉴于此,硬氪特推出「Insight 全球」专栏,从品牌成长与变迁,探索中国品牌出海的前沿方向与时代契机,为出海玩家与行业提供思考与启发。

这是我们专栏第 50 期——从一款创新的电视支架起步,这家深圳企业——倍思奇(BESTQI)在海外市场成功走出了一条差异化之路。当行业仍陷于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时,倍思奇凭借自主研发的人体工学技术和智能化设计,将产品打入中高端市场。2024 年,公司年销售额突破 5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7 亿美元,印证了其以产品力穿越周期的战略定力。

作者丨欧雪

编辑丨袁斯来

2024 年,智能化家居与办公用品大卖倍思奇年销售额已经突破 5 亿美元。它拿过 IDG 与安克创新的投资,是少数能和海外老牌厂商竞争的中国公司。

倍思奇创始人吕亚奇回国创业时,正好是亚马逊跨境电商发力的开端。在那个卖白牌都能赚大钱的年代,吕亚奇却花了 2 年时间进行产品优化。

2017 年,倍思奇上架了一款人体工学电视支架,迅速冲至亚马逊 Best Seller 第二名,单月营收最高突破 80 万美元。

倍思奇当然是吃到时代红利的那一批卖家。然而,9 年过去,他们或消失、或功成身退,留在牌桌上的,只剩下少数人。这群幸存者比任何人都清楚:白牌暴富的故事已退出主流,接下来是品牌卖家的战场。

倍思奇从一开始就选择一条投入更高、上手更慢但更持久的航线。所以,同行仍陷于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时,倍思奇能靠智能设计和技术差异化,将电视支架、显示器支架等一系列产品做出溢价,打入中高端欧美家庭。

在吕亚奇看来,中国出海企业要想真正站稳全球市场,不能只靠性价比和流量打法,更要靠对用户场景的深度洞察。

即便在电视支架、显示器支架这类看似成熟的品类中,仍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细分需求——可能是更顺畅的调节体验、更自然的智能联动,或是更适合小空间的设计。

这也揭示了中国出海企业容易忽视的一个关键经验:在普通品类中,仍有大量场景化需求未被充分满足。那些真正读懂用户需求的企业,最终将赢得市场。

从电视支架开始

倍思奇 2016 年成立即入驻亚马逊。到 2017 年,它以一款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支架在亚马逊美国站一炮而红。这款产品采用创新结构和轻量化设计,一举冲至 Best Seller 第二位,销售金额达到类目第一。

这款爆品背后,是二三十人的团队整整两年的用心打磨。" 我们把所有资源都压在这一款产品上,从结构设计到工艺细节,从详情页优化到售后服务。" 吕亚奇回忆道。

吕亚奇是工程师出身," 我不擅长平台运营,但我懂得如何打磨产品。" 他告诉硬氪。

电视支架的成功让团队看到了场景化延伸的机会。旗下品类从显示器支架起步,逐步拓展到升降桌领域,并一度在亚马逊做到细分类目第一。

倍思奇电视支架产品(图源 / 企业官网)

" 桌子做成了,椅子自然就是下一个入口," 吕亚奇说," 用户买了升降桌,八成会配一把好椅子,这是天然的场景闭环。"

" 欧美市场一把高端椅子卖到一两千美金,却几乎没有真正的智能功能,这就是中国品牌的机会。" 吕亚奇说。

2021 年,倍思奇迎来重要转折点。IDG 资本与安克创新的联合投资。" 投资人说,终于找到了一个‘真做产品’的创始人。" 吕亚奇回忆。

获得投资后,倍思奇加速全球化布局。它们主品牌聚焦人体工学,子品牌如华诺、派乐高切入升降桌、电视推车等细分市场。子品牌已覆盖欧美日等成熟市场,并计划向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拓展。公司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7 亿美元。

倍思奇的成功印证了一个道理:在跨境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回归产品本质,真正读懂用户需求,才能在全球市场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流量引擎。" 吕亚奇总结。

迈向 " 智能人体工学 " 时代

全球办公家具市场是一个典型 " 稳态但低迭代 " 的赛道。尽管全球办公与家居器械品类繁多,却长期缺乏真正创新。老牌厂家如 Herman Miller、IKEA 等的办公产品多数停留在基础功能层面,智能与场景融合程度低。

而这种断代也意味着机会。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办公家具市场规模为 575.1 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表现尤为强劲,预计 2032 年规模将突破 154.4 亿美元,驱动力主要来自人机工程学与现代化办公解决方案需求的提升。

在吕亚奇看来,未来的桌椅理应更智能、更自动,不需要反复手动调节。" 客户现在觉得调椅子麻烦,这就是痛点,更是机会。"

倍思奇正在做的,就是把人体工学产品变得更聪明。比如,他们研发的智能电视支架,能通过语音控制转动角度。想象一下:你在厨房做饭,说句话电视就自动转向你;宝宝在客厅玩耍,妈妈也能随时瞥一眼屏幕。

这也正是倍思奇发展的方向:设计出自带 " 大脑 " 的办公居家产品,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

倍思奇打造智能工作空间(图源 / 企业官网)

或许和吕亚奇的过往经历有关,倍思奇虽然做的是消费品,却带着浓重的工程师文化。

2023 年,倍思奇便自主研发智能与 AI 平台,以实现更深度的产品互动与定制化可能。

目前,倍思奇已将 AI 语音控制模块植入升降桌,并计划扩展至更多产品序列。尽管当前市场对智能功能的需求可能仅占 2%,吕亚奇判断这一比例未来将升至 20%,并贡献 80% 的行业利润。

未来三到五年,倍思奇的目标很明确:持续两位数增长,同时提升利润。路径也同样清晰:一是产品全面智能化,二是发力高端差异化产品,三是深化线下渠道。

尽管公司在影音多个细分品类市占已达 40%,但天花板也已显现。要实现持续两位数增长,必须围绕 " 人体工学 " 与 " 智能结构 " 两条线,拓展品类宽度与深度。

" 跨境电商的粗放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属于产品真正好用、品牌有信任感的企业。" 吕亚奇总结。

36氪

36氪

让创业更简单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