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一股份更新 IPO 招股书,华为哈勃为其第四大股东,公司系全球探针卡市场重要厂商,业绩高速增长。
据 Wind 显示, 9 月 8 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强一股份 ")在披露新版招股书的同时,还披露了问询函回复, 这距其今年 1 月被上交所出具问询函已时隔近 8 个月。
公司表示,通过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可以巩固在非存储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存储领域的技术突破,扩大 2D MEMS 探针卡、薄膜探针卡以及 2.5D MEMS 探针卡的生产制造能力,提升不同领域的产品竞争力。
打破境外厂商垄断
探针卡是一种应用于半导体生产过程晶圆测试阶段的 " 消耗型 " 硬件,是晶圆测试设备与待测晶圆之间的必要媒介,实现芯片与测试设备的信号连接,是半导体产业基础支撑元件,具有高复杂性、高精密型、高定制化等特点。
据招股书介绍, 强一股份具备探针卡及其核心部件的专业设计能力,是市场地位领先的拥有自主 MEMS 探针制造技术并能够批量生产、销售 MEMS 探针卡的厂商,打破了境外厂商在 MEMS 探针卡领域的垄断。 据 Yole 及 TechInsights 的数据,2023 年、2024 年公司分别位居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第九位、第六位,是近年来唯一跻身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前十大厂商的境内企业。
主要产品方面,根据探针的制造是否采用了 MEMS 工艺,强一股份将其探针卡产品分为 MEMS 探针卡和非 MEMS 探针卡。 根据 TechInsights 的数据,强一股份 2024 年 MEMS 探针卡销售额位居全球第五位;非 MEMS 探针卡中,悬臂探针卡销售额位居全球第四位。
据强一股份披露,其单体客户数量合计超过了 400 家,较为全面地覆盖了境内芯片设计厂商、晶圆代工厂商、封装测试厂商等多类产业核心参与者。公司典型客户包括 B 公司、展讯通信、中兴微、普冉股份、复旦微电、兆易创新、紫光同创、摩尔线程等芯片设计厂商,华虹集团、中芯集成宁波等晶圆代工厂商以及盛合晶微、矽品科技、渠梁电子、杭州芯云、长电科技等封装测试厂商。
哈勃科技为第四大股东
强一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周明, 其不仅直接持有公司 27.93% 股权,且作为新沂强一、知强合一和众强行一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控制公司 13.83% 的股份。此外,其还与持股 1.58% 的股东徐剑,持股 2.08% 的股东刘明星及持股 4.63% 的股东王强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至此, 周明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强一股份 50.05% 的股份。
周明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 早年间,其不仅在 IT、半导体等行业相关公司中担任工程师、生产主管等职务,且也在美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担任过生产部总监,而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与强一股份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其中包括研发、生产、组装各类探针卡、探针台及相关接口产品和半导体集成电路测试设备,软件开发,并提供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晶圆测试等。
2015 年 8 月,王强和周明两人合计出资 2000 万元设立强一有限。2022 年 8 月,强一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强一有限以 2022 年 5 月 31 日为基准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彼时,其股东中不仅有丰年君、元禾璞华、善润明曜、冯源绘芯、鹏晨讯达、共青城玖沛、领益基石等众多私募投资基金,且华为旗下的投资公司哈勃科技也成为了公司股东。
此外,在强一股份启动本次 IPO 之前的 2024 年,公司还获得朗玛七十四号、朗玛七十三号、联新三期、广安小平的突击入股。 其中朗玛七十四号、朗玛七十三号的入股时间为 2024 年 1 月,入股价格为 31.22 元 / 股;联新三期、广安小平的入股时间分别为 2024 年 8 月和 9 月,入股价格均为 36.02 元 / 股。 对于入股原因,公司给出的解释是 " 股东因看好公司未来发展于 2024 年通过股权受让的方式入股发行人 "。
附表:申报前一年新增股东入股情况
整体上,经过几轮融资后,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强一股份共有 44 名股东,其中机构股东 40 名,自然人股东 4 名。机构股东中有 30 名为私募投资基金。从持股情况来看,公司第一大股东也是公司实控人的周明直接持股 27.93%;第二大股东为周明实际控制的持股平台新沂强一,持股比例为 8.79%;第三大股东丰年君和持股比例为 7.60%。而华为旗下的哈勃科技则持股 6.40%,为第四大股东。另一位公司创始人王强以 4.63% 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五大股东。
附图:强一股份股权架构图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一直以来,探针卡行业均由境外厂商主导,多年来全球前十大探针卡厂商均为境外公司。根据 TechInsights 的数据,2018 年以来,前十大厂商全球市场份额占 80% 以上, 其中,美国 FormFactor、意大利 Technoprobe、日本 MJC 三大巨头合计份额超过 50%,形成牢固的技术与市场壁垒。反观国内市场,2024 年中国半导体探针卡市场规模虽占全球 15%,但国产厂商全球份额不足 5%,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随着近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度回升、国内晶圆制造产能扩张及测试需求升级,叠加美国等技术限制倒逼,探针卡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不过,从行业总体规模看,全球半导体探针卡市场虽保持增长,但基数仍然较小。 TechInsights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仅 26.51 亿美元,虽较 2023 年 21.09 亿美元的低谷有所回升,但整体仍处于百亿级以下的中小规模区间;中国市场作为全球重要增长极,2024 年规模为 3.57 亿美元,同比大增 69.17%,2018 年 -2022 年曾以 21.83% 的复合增长率高速扩张,增速接近全球同期两倍。报告期内,强一股份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境内客户。
对于上述这一现状,强一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半导体行业已经形成诸多成熟的细分市场,除少数设备、材料全球市场规模超过 100 亿美元,绝大多数细分市场规模在 10 亿美元— 60 亿美元之间。 此外,我国半导体行业近年快速发展,国产替代的进程不断加速,细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尽管如此,如果境内探针卡市场未能随我国半导体自主可控的趋势同步发展,或者因地缘政治、进出口限制等因素导致公司境外业务拓展存在困难,将使公司面临市场空间较小或业务拓展受限的风险。
大客户是关联方
目前, 强一股份的主要产品为 MEMS 探针卡,从 2022 年至 2025 年 6 月末(报告期)各期,该类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0.82%、73.40%、80.85% 和 87.74%,呈快速上升趋势。 随着公司 2D MEMS 探针卡、薄膜探针卡先后实现量产以及 2.5D MEMS 探针卡通过验证,报告期内公司 MEMS 探针卡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在核心产品快速增长的带动之下,近年来,强一股份的业绩表现十分优秀。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54 亿元、3.54 亿元、6.41 亿元和 3.7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 131.53%、39.46%、80.95%、89.53%;实现净利润分别为 0.16 亿元、0.19 亿元、2.33 亿元及 1.3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 216.95%、19.43%、1149.33% 及 237.56%。
从客户贡献角度来看,在强一股份营收快速增长的背后,大客户贡献不小,尤其是其大客户 B 公司对公司营收增长助力很大。
报告期内,强一股份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2.28%、75.91%、81.31% 和 82.84%,集中度较高。 强一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公司客户中部分封装测试厂商或晶圆代工厂商为 B 公司提供晶圆测试服务时存在向公司采购探针卡及相关产品的情况,若合并考虑前述情况,公司来自于 B 公司及已知为其芯片提供测试服务的收入分别为 1.28 亿元、2.39 亿元、5.25 元和 3.10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0.29%、67.47%、81.84% 和 82.83%,公司对 B 公司存在重大依赖。
对于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问题,强一股份表示:" 尽管公司在积极进行其他大客户的拓展,但由于公司下游市场格局以及产品研发验证周期等因素,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对以 B 公司为首的主要客户销售收入占比较高的情形。如果未来公司与主要客户(特别是 B 公司)的合作关系或下游市场的行业格局发生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B 公司在整个报告期内始终是强一股份的第一大客户。据招股书介绍,B 公司系全球领先的芯片设计厂商,由于强一股份于 2020 年、2021 年分别推出的 2D MEMS 探针卡、薄膜探针卡获得 B 公司的认可, 随着 B 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其对公司采购金额快速增长。 整个报告期内,强一股份直接向关联 B 公司销售产品实现的收入分别为 0.96 亿元、1.34 亿元、2.24 亿元和 0.96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7.58%、37.92%、34.93% 及 25.53%。
公司还表示,基于 B 公司的市场地位、合作情况,预计未来此项关联交易仍将持续发生。公司关联交易,特别是关联销售金额相对较大、占比相对较高,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