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英国时代剧最容易出神作。
比如《王冠》《唐顿庄园》,平均季季 9 分 +。
制作精致,人物鲜活,看着贵气又养眼。
同样基于真实的豪门秘史改编。
而且充斥着各种抓马、离谱的黑历史,甚至一度参与牵动全球历史的走向。
很多人看完都表示太离奇,很难相信是真实故事。
更重要的是,这部剧看似在说一百年前,却又好像在预言今天的时代。
到底讲了什么,一起来看看——
讲述约一百年前,出身于同一个豪门贵族的六姐妹故事。
头顶世袭公爵头衔,拥有庄园、地产,无数仆人。
是许多行业的投资巨头,会参与国家重大的社会活动、外交事务。
丘吉尔还是六姐妹的亲姑父……
名气丝毫不亚于今天的顶级明星。
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几乎没有实权。
家族产业全部与她们无关,将由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弟弟继承。
全家也只有弟弟读了大学。
姐妹们被寄予的唯一期望,就是在合适的年龄嫁一个有钱的男人。
嫁入英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一夜之间拥有数千万英镑的家族资产(按当时货币计算,折合今天上百亿人民币)。
是公认名利双收的豪门联姻。
现实中,最小的妹妹,后来也嫁入了赫赫有名的卡文迪什家族。
像《唐顿庄园》中,玛丽小姐半夜与土耳其大使幽会。
却没想到对方居然心脏病发作,死在自己床上。
只能叫来自己母亲,一起拖走裸男尸体。
几个姐妹的感情史,个个都能单开一部剧的程度。
比如,大姐有个初恋,谈了四年多,但一直逃避结婚。
彼时正处于 20 世纪初期,正是风雨飘摇的大萧条时期。
家族已经因为股市动荡,多次投资失利,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
不得不出租庄园,甚至考虑要变卖祖业。
四姐成年那天,家里仍为她举办了盛大的派对,请来各方名流。
真实目的,是向外界展示家族的余威,为几个待字闺中的姐妹钓金龟婿。
从这一天起,一团和气的家族,开始逐渐分崩离析。
姐妹之间剑拔弩张,各奔东西。
其中一个妹妹,还成了让所有英国人都恨之入骨的全民公敌,基本社死。
一家人的抓马程度不禁让人感叹,贵圈真乱。
原来,四妹的生日宴上,有一个神秘来宾——
英国法西斯发起人,莫斯利。
他之前在一次募集晚宴上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说,吸引了三姐。
她提出要和豪门丈夫离婚。
在那个年代,离婚比出轨更罕见、更炸裂。
莫斯利的妻子去世后,两人还在辛特勒的见证下秘密去德国结了婚,直接被写入法西斯历史。
不过,她不是迷上了莫斯利,而是对法西斯主义彻底吸引。
那日之后,她就研读法西斯著作,加入纳粹组织,成了希特勒的狂热粉丝。
为见到偶像,她苦苦恳求家人送她去德国读语言学校。
之后,像今天很多私生粉一样,在希特勒常去的饭店蹲守数日,换来了交谈的机会。
因为频繁制造偶遇,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被邀请共同用餐。
热情表达了对希特勒的爱后,还成了他的朋友。
两人经常单独吃饭、看戏。
四妹在狂热中写下充满仇恨的文章,公开表达对法西斯的认同,对犹太人的厌恶。
被英国媒体大肆转载后,她和她的家族都成了众矢之的。
她被共产主义思想吸引,加入反法西斯阵营。
偷偷攒钱,开始谋划出国,参加工人游行和革命运动。
至此,家族彻底分裂成两个极端阵营,其他姐妹则夹在中间,在姐妹情谊和自我立场之间挣扎。
她被 gay 骗后,闪婚一个在酒吧刚认识的陌生人。
婚后发现,对方出轨、冷暴力,还是赚不了钱的废物。
惹来三妹和四妹的不满后,起先她还努力道歉以挽回姐妹关系,说自己只是为了求生存。
她终于无法再忍受姐妹的选择,彻底撕破脸皮……
同样是出身于豪门贵族,同样多多少少走上了当时的历史舞台,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样,也因为不同的立场产生过分歧。
而这段历史虽然看起来遥远,但并非与当下毫无关联。
表面上,这部剧是揭秘贵族内部秘辛,满足大众的猎奇心。
但实际上,它更像是借上流家庭的故事,折射那个时代的动荡剧变。
同时,也在呼应当下的社会割裂,借古喻今。
不久前的反法西斯纪念日,我们会发现,很多常被提及的影视都在讲受害者的抵抗,施暴者的残暴。
但这部剧完全从另一个视角切入历史,描述了法西斯崛起背后的社会土壤。
我们才震惊地发现,英国曾经也离法西斯如此之近。
为什么如此反人性、反人权的法西斯主义,能够在当时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心,掌握巨大的权力?
为什么像希特勒这样的冷血独裁者,能够获得那么多人的追随?
而真实历史中,希特勒的确是有大量女性粉丝的追随。
当时即便是上层社会,女性不被允许读书,也少有结婚以外的其他出路。
剧中,三姐、四姐都没有系统接受过教育,至多从家庭教师哪里学习了贵族礼仪。
再加之,始终生活在上流社会,对现实生活缺乏真正的体认。
只看到德国人对自己热情,就大赞这个国家包容,却对餐厅门口「犹太人禁止入内」的牌子视而不见。
她们都误以为自己找到了通往更大世界的道路,因为她们这次不用结婚,就能摆脱家庭,走向更大的世界。
本是权力的受害者,却自动成为了法西斯运动的推手。
而法西斯领袖看中的,一直都是她们的家族名声与人脉关系。
一开始立场模糊,不想参与政治,只想赚钱,过平静的生活。
但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后,愤怒驱动她做出了选择。
小妹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也不奇怪。
那时,没有人能预知未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现代社会,虽然历史的剧烈风暴已经过去。
但因为立场、观念的差异造成人际关系撕裂的情况,似乎从未真正消失,甚至因为互联网的影响愈演愈烈。
现实中有太多类似这样的情况。
比如,情侣因为性别相关的脱口秀节目或者社会新闻分手。
朋友间俄乌战争立场不同,爆发冲突……
不要小瞧它。
且不论观念选择的正确与误。
就像这部剧所展现的,很多观念的分歧,竟足以改变关系,甚至改写命运。
而现实也已然证实了,观念、思想的分歧,有时比战场的冲突更难弥合。
对于一百年前走上殊途的姐妹们,我们可以轻易地断言出她们的命运走向。
可对于今天的分歧,谁又能真正看得清呢?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