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不少跳脱出卷参数、卷配置的新潮流。纸上谈音,来看看车企们的宣传有几分真几分假。
如果里面有哪台车大家呼声很高,想看我们实测,我们一定立马安排,欢迎各位评论区留言。
领克 10 EM-P
最新的 2026 款领克 07 EM-P 以及领克 08 EM-P 中也是如此,甚至选装费也都一样是 8000 元。
不同的是,领克也开始意识到光靠硬件参数已经很难拉开差距,所以也转而将目光投向软件开始发力。
除了一直以来比较知名的 3D 环绕技术,领克 10 EM-P 首次与哈曼卡顿以及 QQ 音乐三方联合调校,融入 AI 算法。
在 QQ 音乐当中升级到了臻品全景声,并且也有了自研 AI 无麦 K 歌,可以实时消除原声。
不过目前看来,想要获得更好的体验,都是需要开通相关功能的会员方可获得。
升降式音响我们之前在日产 N7 等车上已经体验过,但升降式出风音响确实是第一次见。
仪式感、美观性、以及出于安全考虑的防止夹手设计都包含在内。
魏牌高山 7
精准锚定以老人、儿童为主的群体的乘车需求,将音响系统的核心目标明确设定为打造 " 移动影院 ",而非追求纯粹音质表现的 " 移动音乐厅 ",这一定位与家庭出行的实际娱乐需求高度契合。
从硬件配置来看,魏牌高山 7 依旧标配后排娱乐屏,搭配与前代一脉相承的 23 个扬声器,以及 7.1.4 声道与杜比音效的组合。
正如我们此前所强调的,7.1.4 声道中的天空声道,在观影场景中的适配性远优于音乐播放场景。
结合魏牌高山 7 主打的 " 带娃 " 娱乐属性,若车辆内置的影音资源能够跟上配置水平,无疑将为 7.1.4 声道与杜比音效提供更大的性能发挥空间。
此外,车型叠加的 5D 观影模式,通过多感官联动,也更进一步强化了影院属性。
但是在亮眼的实用性背后,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2440W 的峰值功率从参数上看虽显强劲,但考虑到中大型 MPV 三排座椅的空间跨度较大,实际使用中,声压能否均衡覆盖前后排所有乘客,仍是一个待验证的问题。
在家庭出行场景中,老人、儿童大多落座于后排,若出现声压失衡的情况,将直接破坏后排乘客的影音体验,这一点只有实际上车体验后才能知晓,我们也将在测试中重点关注。
其次,回顾魏牌高山系列的前代车型,针对车尾区域做了声学降噪处理,并配备了三排双层隔音玻璃,若魏牌高山 7 未延续这两项核心隔音配置,最终 " 移动影院 " 的真实体验会不会打折扣?
我们也购买了这款车,所以实测很快就来,敬请期待。
全新智己 LS6
同时也配备了 3K 沉浸娱乐屏方便观影。总体来看,属于市场上自研音响的平均水平。
虽然我们一直主张 " 堆参数 " 不等于 " 有实力 ",但目前来看,智己 LS6 在音响软硬件上,算是有诚意但没新意。
在内卷严重的 SUV 赛道里,只论音响,恐怕放言给友商油车的的压力也要回到自己身上了。
全新深蓝 S07
前有风云 A9L,现在深蓝 S07 在发布会上也把迈巴赫搬出来,看来各家车企都对自家的音响水平充满自信。
单看参数,在 17 万的级别里确实算得上诚意满满,但能否媲美迈巴赫,还是得在车上实际感受后再做定论。
抛开硬件,深蓝发布会上提到的 " 柔性桌面 " 还挺引人目光,对于调音操作的便捷度有一定帮助。
深蓝 S07 这次首发的 " 柔性桌面 " 能够通过拖拽,将不同功能放置于同一画面中,让操作步骤由繁化简,与我们认为座舱功能应该 " 以人为本 " 的理念比较一致。
方程豹钛 7
但对比同级车型提供的高功放、杜比、影音视觉交互等等 " 热门功能 ",方程豹稍显逊色。
作为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它的音响只能算 " 不拖后腿 ",但绝对算不上 " 加分项 "。
奔驰 GLC
其他的车型版本只配有 7 个扬声器的基础版,想要获得更好的音质则需要额外花费 8300 元,选装含有柏林之声环绕立体声音响系统,以及个性化音效设置的智乐套装。
虽然说柏林之声有多年积累的品牌底蕴,也一直被追捧为 " 豪华车音响标杆 ",但冷静分析就会发现,它品牌溢价的成分似乎更多一些,当然,也总有人愿意为品牌信仰买单。
保时捷 911 Turbo S
车上标配的是 12 个扬声器的 BOSE 品牌音响,如果想要升级体验,需要额外花费 39400 元选装 13 个扬声器的柏林之声音响。
不过,对比此前 2023 款 Carrera 56900 元的选装价格,还是低了不少。
不知道有多少富哥们会加装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