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5 日,同花顺(300033.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易峥及持股 5% 以上的股东杭州凯士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凯士顺 "),拟合计减持不超过 138.31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26%。
同时,公告中的 " 旨在让渡市场参与机会 " 迅速引发热议,有投资者直言这是 " 高位套现 ",还有投资者调侃称其为 " 高位接盘邀请函 "。
不仅如此,市场也反应迅速。就在公告发布的下一个交易日(9 月 8 日),同花顺股价应声下跌。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9 月 9 日晚间,同花顺就发布公告称,易峥决定提前终止本次减持计划。从宣布拟减持到终止仅隔了一个交易日,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减持 " 一日游 "。
减持 " 一日游 "
按 9 月 5 日的收盘价 361.5 元 / 股计算,易峥和凯士顺此次减持或套现约 5 亿元。其中,易峥个人拟减持 68.4 万股,套现 2.47 亿元。
凯士顺减持是因自身资金需要,而易峥减持目的的相关表述则有些耐人寻味。
公告称,实际控制人易峥阶段性增持目标已圆满完成,此前通过低位增持有效稳定了股价,当前的减持是对既定目标的落实。易峥将通过减持优化个人资源配置,从而将更多精力聚焦于公司战略布局和主营业务发展,助力公司价值的持续提升,以回报广大股东的长期信任。同时,通过适度减持,旨在让渡市场参与机会,释放流动性,激活市场活力,为后续市值管理创造更有利的空间。
对此,有投资者质疑 " 让渡市场参与机会 " 说辞,认为减持实为 " 高位套现 ",部分投资者调侃为 " 高位接盘邀请函 "。
公告发布的下一个交易日(9 月 8 日),同花顺股价应声下跌,盘中一度跌超 6%,收盘跌 4.95%,市值单日蒸发 96.23 亿元。
然而就在 9 月 9 日凌晨,同花顺公告,鉴于各种因素,易峥决定提前终止本次减持计划。反转来的如此突然,也让投资者无所适从。
公告显示,自 2009 年 12 月公司上市至今近 16 年,易峥从未减持公司股份。
不过,此前易峥也曾有减持未遂的情况。2023 年 3 月,同花顺公告,包括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易峥在内的多位董监高拟集体减持不超过 4550.04 万股,按当时股价,拟减持总额近 90 亿元。不过,后续减持结果公告显示,截至前述股份减持计划期限届满,其中易峥等多数高管并未实施减持。
近一年股价累计涨幅超 250%
自去年 9 月 24 日以来,同花顺股价一路攀升,累计涨幅超 250%,并于今年 8 月 18 日触及历史最高点 426.88 元 / 股。截至 9 月 12 日午间收盘,同花顺报 368.23 元 / 股,总市值 1980 亿元。
去年 12 月,公司第三大股东凯士顺刚完成 268.8 万股(占总股本的 0.26%)的减持,减持均价 322.72 元,合计减持市值 8.67 亿元。
今年以来,第二大股东叶琼玖(现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也完成了共计 200 万股(占总股本的 0.37%)的减持,减持均价 318.87 元,合计减持市值 6.38 亿元。
同花顺成立于 2001 年,是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各类机构客户提供各类基于 AI 的软件产品和系统维护服务、金融数据服务、智能推广服务,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各类基于 AI 的金融资讯、投资理财分析工具、理财产品投资交易服务等。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增值电信服务、软件销售及维护服务、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基金代销及其他服务等。
同花顺近日发布的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17.79 亿元,同比增长 28.07%;实现归母净利润 5.02 亿元,同比增长 38.3%。
分业务看,增值电信服务业务收入 8.6 亿元,同比增长 11.85%;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收入 6.41 亿元,大幅增长 83.2%;软件销售及维护业务收入 1.11 亿元,增长 7.66%;基金销售及其他业务收入 1.68 亿元,基本持平。
同花顺表示,业绩增长主要由于受资本市场回暖影响,公司网站和 APP 用户活跃度上升,广告及互联网推广服务业务收入增加;同时,投资者对金融信息服务需求有所上升,增值电信业务收入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