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持续深化与天津合作,加快在津布局更多项目和业务。央地协同,发挥龙头作用,带动更多民营企业在周边落户发展,推动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
眼前这片区域,就是由中国石化旗下的北京化工研究院,在天津建设的科学试验基地,总投资 22 亿元,主要是将北京实验室的成果,在这里进行中试。新基地距离天津石化生产厂区只有 400 米,中试所需要的原材料,通过管道就能输送到北化院试验基地。去年年底全面投产以来,有 42 个项目陆续在这里开展中试试验。
张岩所说的这款产品,也被称为 " 工业黄金 ",可生产高性能的工程塑料。用于制造飞机内部的隔热罩,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防腐蚀性。2024 年,我国进口量达到 91.3 万吨,年采购额超过千亿元。为了实现自主可控,北化院科研团队用了将近 4 年的时间,突破了核心技术的突破,借助天津石化的原料,正在基地进行中试放大。
让北化院天津基地的中试成果,在南港就近进行规模化生产,目前,南港乙烯正在建设年产 10 万吨级的 POE 装置,年底就将投用。从存量中做出增量,发挥央企作用,吸引民营企业合作,推动产业成龙配套。在乙烯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几十种副产品,这也是下游化工企业需要的原材料。为此,在属地经开区推动下,中国石化联合民营企业河北诚信集团,在天津成立合资公司,将乙烯生产时产生的氢氰酸,加工制造成甘氨酸,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企业将工厂建在南港乙烯的隔壁,实现原材料 " 隔墙供应 "。前不久,投资 7 个亿的一期项目全面建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即将投产。
依托天津海铁联运的优势,天诚新材料等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以及加工生产的产品,也能快速运输到全国,服务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