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ZAKER陕西 53分钟前

【今西安】“马腾空”变成了“人难行”

马腾空这地方,来历大了。

据说当年李世民兵行至此,所骑白马突然双蹄腾空嘶鸣不已,犹如神龙呼啸一般。随后的大战李世民大获全胜,班师凯旋的时候再过此地,想起出征时的一幕,觉得骏马在这个地方腾空是吉兆,干脆就给这里赐名叫马腾空。

还有更夸张的说法,说是李世民在此打猎,胯下宝马看见对面的白鹿原上闪出一头神鹿,于是腾空而起飞跃浐河。宝马飞起的地方,就成了马腾空,宝马落地的地方,就叫了等驾坡。

不管马腾空是咋来的,反正这个威武霸气的名字,就在西安城的东南角,少陵塬的边边上,浐河的头顶上,威武霸气地存在着。

曾经的马腾空,李世民的宝马带着大唐大军万马奔腾,是出征和回城的战略要道。今天的马腾空,依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充当着交通要冲。比如,那里是东南三环的大拐弯,还捎带着一条南北走向大动脉的长鸣路;比如,那里还是连通即将建成的西安东站的地铁五号线和地铁大环线八号线的交汇处。

因为是交通要冲,这里便显得格外繁忙。

这不,已经建成通车的八号线的围挡还没拆干净利落,另一条地铁(貌似是十二号线)建设的围挡就又围上了,而且,围的更加宽广。

尤其是公园南路到长鸣路这一段,围挡几乎占掉了一大半的三环辅道,南北两侧都是如此。

如此以来,这一段三环路,便成了 " 三无路 " ——没有慢车道,没有人行道,没有隔离栏。自然,也就少了安全性。

于是,不管是机动车还是电动自行车乃至行人,便都只能往仅剩的两个快车道上挤。还好因为坡度大的缘故,不太见得到有脚蹬的自行车。如果再来个这样的自行车一扭一扭,那就更让人提心吊胆了。

最难的还是行人。只能紧贴着围挡走,小心翼翼,不知道身后就跟着多大多快的铁家伙。为了防尘,围挡的墙上还常年往外喷着水雾,几百米走下来,整个人差不多就湿 biabia 了。夏天还好,这要搁冬天,可真是雪上加霜啊。

如果再遇到公交车停靠,那就更是只能侧身而行了。

原来修八号线的时候,南三环两侧也弄了围挡,但当时好歹还将剩余的路面用隔离墩做了分隔,好歹还隔出来了一米来宽的人行道加非机动车道。虽然不是多么宽展,但如果行人和电动车对面相遇了,也还能放慢速度交错而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围挡占道,行人车辆自然得理解支持。只是,这新的围挡,不但把路面变得更窄了,连隔离墩隔出来的非机动车道也不给留了。

可别小看那矮矮的一溜子隔离墩,以为轻飘飘的起不到实际防护作用,但是,哪怕只是形式上视觉上的隔离,也就是告诉了行人和车辆该怎样各行其道。万一发生了交通事故,交警同志也好厘清责任。

现在,没有了那道隔离墩,机动车自然理直气壮地以为剩下的两条机动车道就是它的必须都是它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一下子便没有了底气和安全感,只能战战兢兢地走在机动车道上——他们倒是想走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啊,可是这么宽的三环路上并没有这两条道。

总不能不让人走路吧!

从人类诞生以来,步行便是最基本的通行权利,这是人类从抬起上身直立行走那一天就注定的。可是,当年可以马腾空的地方,今天变成了人都难走了。李世民的胯下宝马要是今天再走这地方,怕是要疯了吧。

南三环的主道,是从马腾空上空飞跨过去的,很应景马腾空这个名字。

同样还是马腾空,不知道是什么道路的更高的高架桥,已经建得有模有样了,更给马腾空这个地方加上了强力的注解。

空中的桥,可以飞,地上的人,却很难走。

来源 / 今西安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