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33分钟前

中国资产大涨,阿里巴巴涨超 4%,京东涨超 3%!苹果市值一夜蒸发超 3700 亿元!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当地时间 9 月 9 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琼斯指数涨 0.43%,标普 500 指数涨 0.2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 0.37%,纳指、标普 500 指数均创收盘新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VCG211478322341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谷歌涨超 2%;Meta、奈飞、英伟达、亚马逊涨超 1%;苹果收跌 1.48%,市值一夜蒸发 52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732 亿元)。

甲骨文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 1.47 美元,预期为 1.48 美元;第一季度调整后营收 149.3 亿美元,分析师预期 150.3 亿美元;第一季度云基础设施营收(IAAS)为 33 亿美元,分析师预期 33.8 亿美元。甲骨文预计 2026 财年云基础设施营收将增长 77% 至 180 亿美元。甲骨文盘后大涨超 26%。

中国资产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 1.48%。哔哩哔哩涨超 6%,阿里巴巴涨超 4%,京东涨超 3%,蔚来、理想汽车涨超 1%。

国际油价 9 日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 10 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 37 美分,收于每桶 62.63 美元,涨幅为 0.59%;11 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 37 美分,收于每桶 66.39 美元,涨幅为 0.56%。

EIA 短期能源展望报告显示,预计 2025 年 WTI 原油价格为 64.16 美元 / 桶,此前预期为 63.58 美元 / 桶;预计 2026 年 WTI 原油价格为 47.77 美元 / 桶,此前预期为 47.77 美元 / 桶;预计 2025 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为 67.80 美元 / 桶,此前预期为 67.22 美元 / 桶;预计 2026 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为 51.43 美元 / 桶,此前预期为 51.43 美元 / 桶。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美国就业增长远不及此前公布的数据。根据政府当地时间 9 月 9 日公布的初步基准修订,截至今年 3 月的一年间,美国就业人数或将被下修 91.1 万人(约 0.6%),创下纪录。最终数据将于明年初公布。

虽然该数据是六个月前的数据,因此对股市的影响很小,但该报告可能会强化要求美联储今年更积极地降息的呼声。

接下来市场将迎来当地时间 9 月 10 日的 PPI 和当地时间 9 月 11 日的 CPI 数据。虽然交易员已完全计入本月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的预期,但若通胀依然顽固,10 月和 12 月的降息前景或蒙上阴影。

据中国基金报,Northlight 资产管理公司的 Chris Zaccarelli 称:" 就业形势持续恶化,这虽然可能让美联储更容易在秋季降息,但也可能给近期的反弹‘泼冷水’。更糟的是,如果周四的 CPI 显示通胀恶化,市场就会开始担心‘滞胀’。"

Bankrate 的 Stephen Kates 指出,如果 CPI 超预期走高,将让美联储在政策决策上更为棘手,因为市场正期待通过降息来缓解经济压力。他说:" 叠加上周五糟糕的非农报告和今天早晨的负 91.1 万修订结果,很明显,美国经济正陷入两难。更准确地说,是夹在‘劳动力冲击’和‘通胀过热’之间。"

上周数据显示,美国 8 月就业增长明显放缓,失业率升至 2021 年以来最高水平,引发市场对劳动力市场恶化的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也承认就业市场风险上升,两位同僚甚至在 7 月就倾向于降息。

交易员目前认为,到 12 月底美联储降息 75 个基点的概率超过 90%,过去一周降息押注迅速升温。LPL Financial 的 Jeff Roach 表示:" 劳动力市场比最初公布的更弱。恶化的劳动力市场会让美联储更有理由强调降息的必要性。投资者应预期美联储将在下次会议正式开启降息周期。"

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的 Gary Schlossberg 则认为,就业放缓应与市场流动性充裕、股市上涨以及美联储潜在的降息政策结合来看,更像是 " 短暂的软着陆期 ",而非长期的衰退。他说:" 我们预计的温和增长放缓,与我们建议的投资策略一致,即倾向于流动性更好、质量更高的大盘股和板块,以应对 2026 年预计到来的复苏。"

在 9 月 16 日 ~17 日美联储政策会议前,美国政府将公布最新 CPI。根据预测,核心 CPI(剔除食品和能源)8 月环比或再升 0.3%,连续两个月维持该水平。

经济学家还将观察更高的美国进口关税在多大程度上传导到消费者端。迄今,许多公司为维持销量而尽量避免提价。

Barnum 金融集团的 Chris Kampitsis 称:" 考虑到近期就业市场数据疲软,即使本周通胀数据偏高,我们依然认为美联储会在下周降息。目前,美联储更关注的是就业市场,而非通胀。"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基金报、市场公开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标签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经济数据提前公布,事实新闻一手掌握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