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 " 接管 " 美国企业,其政府的一系列股权投资行动使美国主权财富基金 " 悄然成型 "。
8 月 22 日上周五,特朗普政府确认将获取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 9.9% 的股份,作为交换,其政府将加速发放根据 2022 年《芯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承诺的 90 亿美元补助资金。
英特尔只是股权换取美国《芯片法案》补贴的最新的案例。市场普遍猜测,其他获得补贴的芯片公司,如美光科技、德州仪器、应用材料、格芯等,未来也可能面临类似 " 以股换钱 " 的要求。
媒体报道称,这一标志性事件并非孤例,而是美国政府一系列股权投资计划的开端,白宫官员已明确表示未来将有更多类似交易,一个非传统形式的美国主权财富基金或许正在构建。
8 月 25 日周一,特朗普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 · 哈塞特对媒体表示:" 我确信在某个时候会有更多的交易,无论是在这个行业,还是在其他行业。"
这番言论几乎明确了政府将继续扩大其在私营部门的股权版图,问题不再是 " 是否还会有 ",而是 " 下一个是谁 "。
" 隐形 " 主权财富基金已具雏形
在入股英特尔之前,政府的投资触角早已伸向其他战略领域。上个月,美国国防部斥资 4 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唯一的稀土磁铁国内供应商 MP Materials 公司 15% 的股份。
此外,美国政府还要求英伟达和 AMD将其在中国芯片销售额的 15% 上交,并获得了对美国钢铁公司的 " 黄金股 ",使其在收购方日本制铁的某些决策上拥有一票否决权。
这些分散的投资行为,正汇聚成一个实质性的主权财富基金。
研究此类实体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商法教授 Salar Ghahramani 指出:"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主权财富基金。"
与挪威、新加坡等国利用石油收入或贸易顺差建立的中央管理型基金不同,加赫拉马尼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投资是由 " 不同机构的联合体 " 完成的。他推测,未来这些分散的资产可能会被整合进一个更传统的基金框架中。事实上,白宫已于今年 2 月发布了一项关于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计划。
争议与隐忧:" 一个坏主意的最好时机 "?
然而,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引来了学界的警惕。俄克拉荷马大学普莱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Bill Megginson 形容这是一个 " 可能时机已到的坏主意 "。
梅金森教授的核心论点是,传统主权基金通常诞生于拥有巨额现金盈余的国家,如挪威和科威特,而美国目前面临的是财政赤字,而非盈余。
此外,美国拥有高度发达的风险投资产业和深厚的金融市场,政府是否有必要亲自下场,值得商榷。他对此提出了两大担忧:" 这个事实上的美国主权基金将有多透明?又会变得多政治化?"
政府的入股并非纯粹的财务投资,其附加的条款可能深刻影响企业的未来。根据英特尔提交的 8-K 文件,美国商务部虽然同意在股东大会上与公司董事会保持一致投票,但有一个关键的例外条款:当某项决策可能 " 对公司或其子公司与美国政府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 时,政府将不受此约束。
这一条款相当于为政府保留了最终否决权。伯恩斯坦的分析师 Stacy A. Rasgon 对此表示担忧。他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如果英特尔未来决定剥离其处境艰难的芯片制造工厂——一个在他看来可能是公司亟需的战略举措——政府很可能会出面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