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郭美婷
8 月,国产算力芯片股正在上演一场资本狂欢。
截至 8 月 22 日收盘,寒武纪 -U(688256.SH)、海光信息(688041.SH)、盛美上海(688082.SH)获 20.00% 涨停;中芯国际(688981.SH)涨 14.19%,盛科通信 -U(688702.SH)、 芯源微(688037.SH)均涨超 10%;龙芯中科(688047.SH)、芯原股份(688521.SH)涨超 7%;北方华创(002371.SZ)、华海清科(688120.SH)、东芯股份(688110.SH)等多股涨超 6%。
芯片板块大涨的背后是多重催化因素。应用端方面,据 DeepSeek 官微 8 月 21 日消息,DeepSeek-V3.1 正式发布,DeepSeek-V3.1 使用了 UE8M0 FP8 Scale 的参数精度,并且,UE8M0 FP8 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供给端方面,据央视新闻,8 月 22 日,据报道称英伟达要求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暂停生产 H20 芯片,外交部回应表示:" 这个问题建议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了解。作为原则,我们一贯认为各方各国都应当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的稳定畅通。"
同时,AI 服务器行业的发展也催化了这一波市场行情。据集邦咨询预测,2025 年 AI 服务器的产值超过 4000 亿美元,年增 45%。随着英伟达从 Hopper 系列向 Blackwell 系列转换,整个 AI 服务器产值提升。预计今年 AI 服务器的市场占有率会从去年的 66% 突破到今年的 70% 以上;另外,液冷散热方案的渗透率也有望从去年的 14% 提升到今年的 30%。
8 月 22 日盘中,寒武纪股价持续创新高,截至 8 月 22 日收盘,寒武纪报 1243.2 元 / 股,市值达 5201 亿元。
从近段时间来看,寒武纪拉涨速度确实惊人,从 7 月 10 日低点 520.67 元 / 股涨至 1243.2 元 / 股,涨幅达 132.37%,仅仅在 7 月 22 日到 8 月 22 日一个月间,寒武纪股价就涨超 110%,截至 8 月 22 日收盘,寒武纪股价仅次于贵州茅台(600519.SH)的 1463.95 元 / 股,排名 A 股第二,距离股价最高的贵州茅台仅有一个涨停的距离。
寒武纪在 8 月 14 日晚曾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连续三个交易日内(2025 年 8 月 12 日、8 月 13 日、8 月 14 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 30%。
寒武纪提醒,公司近期关注到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8 月 15 日,寒武纪又披露了关于此前定增方案的最新进展。
据了解,今年 4 月,寒武纪启动再融资,拟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资不超过 49.8 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7 月,寒武纪公告调整 2025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方案,调整后,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 2091.75 万股,募集资金总额调减为不超过 39.85 亿元。
8 月 15 日寒武纪公告称,公司收到上交所审核意见,确认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申请符合发行、上市及信息披露要求;同时,上市公司提示,最终能否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及其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据天眼查信息,8 月 20 日,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 26 亿元增至 27 亿元。
如今,动作频频的寒武纪上半年业绩究竟成色如何,已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据 Wind,寒武纪中报预计在 8 月 30 日披露。此前,寒武纪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收入 11.11 亿元,同比增长 4230.22%,延续增长态势;取得归母净利润 3.55 亿元,同比上年为亏损 2.27 亿元。
涨势同样迅猛的中芯国际已于近日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据中芯国际披露的 2025 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未经审核业绩报告,二季度,公司整体实现销售收入 22.09 亿美元,环比下降 1.7%;毛利率为 20.4%,环比下降 2.1 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 92.5%,环比增长 2.9 个百分点。中芯国际给出的三季度收入指引为销售收入预计环比上升 5% 到 7%,毛利率预计在 18% 到 20% 之间。
在业绩会上,中芯国际联合 CEO 赵海军表示,从目前最新的订单状况来看,预计至少到今年 10 月份左右,中芯国际产能依然维持供不应求,表明客户获取市场份额的能力可以持续。因关税政策紧急拉货动作到 8、9 月份停止,预计到第四季度急单和拉货情况会相对变缓,但中芯国际对订单获取有很大信心。
海光信息于 8 月 5 日晚公布了上半年业绩。上半年,海光信息实现营业收入 54.64 亿元,同比增长 4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01 亿元,同比增长 40.78%。
同时,海光信息正在筹划通过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对中科曙光进行战略整合,旨在实现两家公司的优势和资源上互补,以产业链垂直整合、技术协同,构建从芯片设计到算力服务的全栈能力。
此外,龙芯中科、芯原股份、北方华创、华海清科等公司的上半年业绩也将在 8 月底揭晓,届时这场资本狂欢能否延续,有待这些成绩单给出答案。
中信建投最新研报认为,由于海外供应链风险持续,国产芯片厂商产品性价比持续提升,更多算力需求有望由国产芯片支持,国产芯片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