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0 日,阿里巴巴旗下源头厂货拿货平台 1688 正式发布 " 诚信通 AI 版 "。这标志着其商家服务体系全面进入 AI 原生阶段,每位商家都将拥有一个专属的生意智能体。
该产品将于 2025 年 10 月上线,成为新入驻商家的标配,年费为 9988 元。
原诚信通服务将在过渡期结束后下架。过渡期为 2025 年 10 月至 2026 年 3 月 31 日。在过渡期,现有商家可选择以原年费标准延续原服务,也可选择开通诚信通 AI 版。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此前已生效的服务不受影响。
原诚信通服务下架前,现有商家将逐步自动升级享有 AI 版全部功能,且服务继续有效,直至会员期满。会员到期后如需续用,需开通 AI 版。
诚信通 AI 版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源头厂商的数字化门槛,让不具备专业运营能力的源头厂商,也能在平台上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
这一变革的背后,是 1688 对商家平台价值的持续演进:从早期的 " 信息展示平台 ",到 " 交易撮合平台 ",再到 " 全网营销平台 ",如今正逐步转向 "AI 驱动的数字供应链科技平台 "。
长期以来,大量具备制造能力与稳定货源的源头厂商,在参与电商时面临显著障碍。尽管掌握生产、研发与工艺优势,却普遍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难以应对商品发布、标题优化、活动报名、客户跟进等繁琐流程。
雇佣电商运营人员的成本高且效率低。以义乌为例,一名电商运营人员月薪约 8000 元,年人力成本超过 10 万元,且运营人员需耗费较长时间完成单个商品的上架。
与此同时,部分 " 无货源电商 " 依靠流量技巧获取平台资源。供需两端由此形成明显错配:一端是有货但不会运营的工厂,另一端是无货却擅长运营的中间商。
" 真正的竞争力应来自供给本身,而非流量博弈。"1688 诚信通 AI 版运营负责人表示,过去数年,平台曾通过工具升级和服务优化尝试提升工厂的电商能力,但收效有限。直到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才真正出现破局可能。
商家经营将由 AI 主导:从 " 手动挡 " 到 " 智能驾驶 "
在 AI 时代,是对现有商家会员产品进行升级,还是打造一款属于 AI 时代的原生产品?1688 选择了后者。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平台基于真实经营场景,系统梳理了商家在平台上的核心操作流程,包括商品发布、标题优化、图像处理、活动参与、询盘响应等环节,并据此构建了 B 类电商的 " 生意大模型 "。
借助该模型,AI 已可承担超过 50% 的日常运营任务,扮演 " 数字员工 " 的角色。如今,商家完成开店并发布商品后,AI 自动匹配潜在客户,实现静默转化。商家仅需上传照片,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图像内容、提取属性、生成标题并完成发布,全流程 3 至 5 分钟。一名运营人员的日均商品发布量,从 10 至 20 个提升至半天 50 个以上。
诚信通 AI 版已具备市场洞察、智能测款、自动客户接待等能力,属于 "AI 辅助经营 " 阶段。平台计划在一年半内,将其升级为接近 " 自主经营 " 水平。就像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跨越,让商家经营从 " 手动挡模式 " 迈向 " 智能驾驶模式 "。
对新商家减免保证金和佣金,定向扶持运营能力弱的源头厂商
诚信通 AI 版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让强者更强,而在于帮助缺乏数字能力的源头工厂跨越能力鸿沟。
" 我们不承诺 AI 能让每个商家成为行业前几名,但我们希望,AI 能让一个没有专业运营能力的工厂,也能至少达到行业平均水平。"1688 诚信通 AI 版产品负责人表示,过去需两名专业运营员协同完成的工作,如今由一人简单操作即可实现。这不仅是运营成本的下降与效率的提升,更意味着数字能力的再分配——一种面向制造端的 " 能力平权 "。
诚信通 AI 版还配套提供一定额度的无门槛营销金、定向流量扶持。据平台估算,仅仅是 AI 版这次赠送的权益,市场价值就超过 6688 元,相当于原诚信通服务的年费。
平台内部数据显示,使用 AI 能力经营超过半年的商家,对比未使用 AI 经营的商家,前者生意效果表现更优:运营成本降低 30%,询盘量提升 20%,新买家数提升 20%。
针对新入驻 1688 并开通诚信通 AI 版的商家,平台将同步上线 " 新商扶持计划 ":首年免缴保证金,首月在站内 " 大严选 " 场景免佣金,首月前 100 单使用官方物流发货可享免运费,且入驻后 60 天内发布新品还可获得专属流量扶持。
这些扶持举措的背后,不仅是短期激励,更是 1688 对平台竞争逻辑的深层重构:未来的胜负,不再取决于谁更懂运营,而在于谁有更好的货。
竞争回归产品和服务,运营能力不再起决定作用
当前诚信通 AI 版具备 AI 辅助市场洞察、智能测款、支持小单快反(小批量快速生产)、自动客户接待与跟进等能力。
未来,AI 将进一步升级为覆盖生意全链路的 "7 × 24 小时虚拟运营团队 ",实现从规划、定位、内容优化到客户转化的端到端自动化执行。AI 评估的核心逻辑在于:商品、价格、服务是否具备真实竞争力,运营能力仅作为辅助参考。
平台还将支持商家基于地域与行业特征,构建专属的产业经营模型。例如,商家可训练形成 " 河北白沟箱包产业带 " 模型,系统将据此匹配流量、客户资源与运营建议。该模型并非平台预设,而是通过持续经营行为逐步学习、动态优化而成。
预计今年内,商家只需输入目标—— " 发布多少个新品,目标点击率提升多少,推广成本控制在多少以内 ",系统即可自动生成策略、执行投放并追踪效果,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平台将加速清退无货源店铺,重点扶持源头厂商
此次推出的诚信通 AI 版,是 1688 近年来持续优化源头供给的延续性举措。此前,平台已上线面向商家免费提供的 AI 数字员工功能,并明确将清退无货源店铺,重点扶持具备一手货源的组货商及拥有自主开款能力的源头工厂。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1688 正通过人工智能这一 " 无形之手 ",推动供需的智能匹配与柔性供应链的高效协同,加速平台供给结构的系统性优化。在 AI 驱动下,平台正推动优质买家与优质商家形成 " 优优共振 "。商家不再依赖低价冲量,而是通过持续推出新品、提升履约效率,逐步赢得老客户的稳定复购,建立起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1688 的供给策略已趋于清晰:优先支持能为买家创造真实价值的优质供应商——即具备稳定货源、生产能力和可靠服务能力的商家。相比之下,依赖流量技巧、缺乏真实供给的 " 无货源电商 ",其生存空间正在被压缩。从长期看,这类商家将逐步退出主流生态。
未来,1688 的生态重心将不再属于空壳型店铺,而是真正掌握 " 有货、能产、会开款 " 能力的源头制造商。平台的竞争逻辑,正从 " 流量博弈 " 转向 " 供给为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