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时代财经 10分钟前

创历史新高!小米智能手机连续 8 个季度同比增长,下一站加码非洲?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郭美婷

8 月 19 日,小米集团(01810.HK)交出了今年二季度业绩成绩单。

图源:截图自小米官网

财报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小米营收 1159.6 亿元,同比增长 30.5%,连续 3 个季度突破千亿;经营利润 134.4 亿元,同比增长 128.2%;经调净利润 108.3 亿元,同比增 75.4%,连续 2 个季度突破百亿。

图源:截图自小米财报

从细分业务来看,智能电动汽车及 AI 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 213 亿元,同比劲增 234%,创历史新高。

手机 × AIoT 分部收入 947 亿元,同比增长 14.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 455 亿元,出货量连续 8 个季度正增长,连续 20 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 387 亿元,同比增长 44.7%,创历史新高,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 66.2%,互联网服务收入 91 亿元,同比增长 10.1%。

除多项业务营收创历史新高外,小米在该季度的研发投入同样创下历史新高,投入达 78 亿元,同比大增 41.2%,预计今年将投入 300 亿元。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今年的研发费用中,约 25% 会投入到 AI 领域,如果按 300 亿元规模算,应该在 75 亿元左右,相当于二季度的研发投入规模,而在 AI 投入中,最主要的是人才和算力这两方面的基本投入。

针对汽车和家电业务,卢伟冰明确表态小米不打价格战、不参与内卷。对于智能手机业务毛利有所下降的情况,卢伟冰认为关键在于发力高端市场,未来最重要的技术方向是芯片、OS 以及 AI 三个技术领域。

加码非洲?

智能手机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小米的 " 现金奶牛 ",其营收占总收入比例近 40%。

今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市场大盘整体承压。据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发布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2.889 亿台,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出货量份额排名前五的厂商依次为三星、苹果、小米、vivo 和传音。

同一时期,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 4%,此前年初国家补贴政策带来的增长效应开始减弱。华为以 1220 万台的出货量重夺市场第一,占据 18% 的市场份额。小米出货量为 1040 万台,从一季度的第一位降至第四。

财报显示,小米在手机品牌上持续推进 Xiaomi 和 REDMI 双品牌策略。智能手机出货量由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4220 万部增加 0.6% 至 2025 年第二季度的 4240 万部,主要原因是小米该季度在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加了 3.6%。同时,该季度小米以 1150 万台新机激活量登顶国内第一,市场份额为 16.8%。

从价格段来看,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在整体智能手机销量中的占比达 27.6%,同比提升 5.5 个百分点;4000-5000 元价位段市场份额为 24.7%,居国内第一;5000-6000 元价位段市场份额为 15.4%,同比提升 6.5 个百分点。

国际市场方面,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 8 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在 60 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9 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分地区来看,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在东南亚地区排名上升至第一,市占率增至 18.9%;欧洲地区排名重回第二,市占率增至 23.4%;中东和拉美排名稳居第二,市占率分别为 18.7% 和 19.6%;在非洲排名第三,市场份额增至 14.4%。

而据小米 2024 年财报,2024 年小米在非洲的市场份额为 11.3%。

近日据市场消息,小米正在加码布局非洲市场。消息称,小米 8 月对非洲市场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任命刘社全担任非洲地区部总经理兼任西非战区负责人,向国际销售部总经理林恩汇报。

这也与此前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上的表态呼应。雷军称,小米已经在埃及、南非、尼日利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肯尼亚等 16 个非洲国家开展业务,下一步将加大在非洲大陆的投入。

据媒体报道,近日,小米在非洲唯一直营店也已于摩洛哥开业。

另外,财报显示,小米稳步推进小米新零售战略。2025 年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环比净增的小米之家数量超过 1700 家,总店数超 17000 家。小米在境外地区的新零售门店数达到约 200 家。根据第三方数据,2025 年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线下渠道销量市占率为 12.2%,同比提升 1.8 个百分点。

二季度毛利率下滑

不过,从整体营收和毛利率来看,小米智能手机在第二季度同比去年有所下跌。财报显示,小米的智能手机收入由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465 亿元减少 2.1%,至 2025 年第二季度的 455 亿元,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ASP)下降,部分被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加所抵销。

智能手机的 ASP 由 2024 年第二季度的每部 1103.5 元下降 2.7%,至 2025 年第二季度的每部 1073.2 元,主要是由于今年 4 月发布的 REDMI A5 系列导致境外市场 ASP 下降,部分被中国大陆市场的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提高带动的 ASP 上升所抵销。

此外,智能手机毛利率由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12.1% 下降至 2025 年第二季度的 11.5%,主要是由于境外市场竞争加剧及毛利率较低的产品收入占比增加所致。

对此,卢伟冰在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一方面,今年内存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超原本的预期,这一情况对中低端产品的影响较大;同时,电池材料价格也整体上涨,而今年各家厂商都推出了大电量的手机产品,种种因素叠加使得今年手机的成本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小米第二季度属于新品发布淡季。两重因素共同导致了第二季度的毛利率有所下降。

" 整体来看,今年第四季度将会迎来我们新品的集中上市期,届时毛利率会有所回升。" 卢伟冰表示,但从长期来看,要解决毛利问题,关键还是要发力高端市场。高端市场站稳了,中低端市场自然也能稳步发展。而要在高端市场立足,前提是持续进行技术投入,小米认为未来最重要的技术方向是芯片、OS 以及相关的三个技术领域。

卢伟冰称,在今年年初或者去年年底,行业对整个手机市场的大盘普遍抱有乐观预期,各个品牌的目标也都是相对积极的。然而,上半年过去之后,大家发现整个市场的增长并未达到预期水平。当各品牌的进货量增多后,自然就引发了价格战,这其实是一种基本规律。

他表示,到了今年年中,各品牌的库存基本都处于合理水平了,下半年整个市场会变得更加理性。从目前来看,全年全球手机市场大盘几乎不会有增长,或者说只会有微乎其微的增长,可能仅为零点几个百分点,这种增长幅度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 基于这样的市场情况,小米今年也对自身目标进行了一些修正,最终将目标定在 1.75 亿部左右。" 卢伟冰说,按照这个目标,相较于去年,小米能实现 5% 到 6% 左右的增长,这一增速也远高于大盘的增长水平。不过,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小米对于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 ASP 的提升,重视程度要高于对规模增长的追求。这是小米在手机业务上的基本策略。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