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中国人的餐桌革命始于二维码:点菜、付款、好评——一切都被浓缩进那一方黑白方块。但在今年的 WAIC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我第一次真切感到,这片黑白矩阵的时代,正悄然退场。
会场签到处,再没有人低头举着手机对准二维码,也没有扫码时被人推搡的窘迫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明亮的 "NFC 碰一碰 " 打卡点,以及薄如信用卡的 " 碰一碰卡片 "。只需轻轻一贴,页面瞬间弹出——毫秒级响应,无需提前打开相机。
这些看似微小的变化,背后是一场交互方式的代际更替。
如果你以为 " 碰一碰 " 是某种天外来物,那就错了。它的底层技术—— NFC,其实早在 2000 年代就悄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藏在地铁卡、门禁卡里,被我们当成一把只能开一扇门的钥匙。真正的转折发生在 2024 年,支付宝用 " 碰一碰支付 " 让它成为移动支付的新入口,而分众传媒用 " 碰一碰广告 " 把它变成广告转化的最后一米。那一刻,大众才意识到——NFC可以通向任何数字服务。
别看 " 碰一碰 " 动作轻描淡写,传播威力却远胜扫码。
试运营阶段,分众传媒与淘宝闪购合作,通过 " 碰一碰 " 在电梯广告前直接发放可跳转至淘宝闪购的优惠券。用户轻轻一触,红包或满减券瞬间到账,下一秒便跳转至闪购页下单。结果亮眼,试运营期间累计触发 54 万人次,点击率 79%,淘宝唤端到达率 93%,几乎所有触碰的用户都进入了闪购页面。品牌转化同样惊人,三得利在杭州的领券率达到 68.6%,上海的跳转到达率也有 66.8%。
但别被这份 " 简单 " 蒙蔽了,以为谁来 " 碰一碰 " 都能取到良好的效果。NFC的技术门槛的确不高,但真正的壁垒在于生态闭环的打造。支付宝有多年沉淀的支付体系,分众有一条从广告到成交的完整链路。一旦闭环跑通,争夺入口的竞争就不再是二维码与 NFC 之争,而是广告网络与交易平台的版图重构——谁掌握链路,谁就掌握用户。
那么,没有巨头资源的中小企业,能不能用 " 碰一碰 " 撬动生意?答案是:能,而且机会比想象中更近。
Agent 云平台正在通过AI赋能碰一碰
我们先看看那些随处可见、却失败的 " 碰一碰 " 尝试。
商场发的 NFC 会员卡,宣传时承诺 " 碰一碰就能领福利 ",可真正的体验是点开一个冷冰冰、加载缓慢的 H5 页面,接着是注册、填手机号、输验证码的冗长流程,最后发来一张即将过期的优惠券。顾客第二次根本懒得碰,卡片被丢进钱包底部落灰。
一些独立咖啡店在桌角贴了 NFC 圆贴,标着 " 碰一碰点单 ",但实际上只是跳转到美团或饿了么的普通店铺页面,没有记忆你上次的饮品喜好,也没有给出专属推荐。久而久之,这个入口就成了 " 好看的摆设 "。
但如果换个画面呢?
商场会员卡一碰,不是死板的 H5,而是一个会跟你打招呼的 AI 导购,它记得你上次买过的鞋子,会提醒搭配的外套今天有折扣。它能帮你比价、预约试穿,甚至直接下单送货到家。咖啡店的 NFC 圆贴,也不只是菜单入口,而是你的 " 专属咖啡师 ",会问你今天要不要试试新品,或者直接复刻上次的口味。
这才是 NFC 结合 AI 的真正潜力——一次触碰,唤醒的不只是链接,而是一个会持续服务你的智能体。
于是,一张小小的 NFC 卡片,就成了企业的 " 多才多艺入口 "。同样的动作,可以触发完全不同的服务场景:顾客轻触商品吊牌,AI 立刻生成一篇种草笔记或个性化好评,方便分享到社交平台。售前售后环节,轻触卡片,智能客服即刻出现,解答问题并将顾客留在私域体系中。活动现场,轻触调用视频发布工具,让互动瞬间扩散。走进试衣间,轻触衣架标签,AI 换衣功能帮顾客完成搭配和下单,从种草到转化,全在一张卡片的距离内完成。
这种设计,让 NFC 从单向的 " 跳转按钮 " 变成了调动企业全套 AI 能力的总开关,每一次触碰,都带着记忆、理解场景,并在后续持续优化服务体验。
实测 Agent 云平台碰一碰
为了验证这种理念,我们直接打开 Agent 云平台,做了一次实测。先看路边常见的服装店。为了让顾客直观看到服装上身效果,过去店家往往需要花时间请模特拍摄、修图,但仍无法精准匹配顾客心中的搭配需求。现在,只需在每个展柜前放置一张 " 碰一碰 " 卡片,并将店铺的服装图上传到 Agent 云平台,顾客用手机轻轻一碰,就能自由选择款式、即时生成搭配效果图。整个过程由平台自动搭建工作流,几乎零设计门槛。
借助 Agent 云平台的 " 碰一碰写好评 "Agent,顾客只需用手机碰桌上的 NFC 卡片,页面会自动跳转到小红书、大众点评、美团等平台,AI 会根据店铺特点自动生成符合不同平台风格的评价文案。顾客的动作很简单:碰一下、点一下,一条个性化好评就完成了。
在餐饮场景中," 碰一碰 " 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玩法——让 AI 推荐招牌菜、帮顾客领取福利、计算最划算的点餐组合……都只需一次轻触。
借助 Agent 云平台的 " 碰一碰数字导览 "Agent,游客只需用手机碰一下景区内的 NFC 标签,页面就会即时弹出 AI 生成的沉浸式讲解内容:既可以是古人数字人带你 " 穿越 " 讲述历史,也可以是 AR 动画复原古建筑风貌。AI 会根据游客的兴趣偏好调整讲解风格,并附带个性化的景区故事卡片,方便一键分享至社交平台。游客不只是看风景,而是与景区的 " 数字分身 " 对话。
同样,可以畅想一下更多的玩法,比如 " 碰一碰 " 让 AI 生成带有个人签文的电子祈福卡,自动领取景区周边商家的优惠券,甚至根据游客的停留路线和节奏,实时规划专属游览路线……一次轻触,就能让文化体验和智慧运营同步升级。
面向不直接接待顾客的企业 " 碰一碰 " 同样有用武之地。比如在新员工的入职礼包中放一张 NFC 入职卡,员工用手机轻轻一碰,就能进入专属页面学习企业文化、熟悉公司制度,比传统集中培训高效得多。
又比如在财务桌上放一张报销 NFC 卡,员工碰一下就能直达报销页面,同时由 AI 一步步指导流程——从此财务室的争吵声可能会明显减少。
目前 Agent 云平台的现成 Agent 覆盖了多种常见场景。对于尚未上线的需求,企业在购买服务后,还可以定制化开发:平台会协助上传企业资料、梳理业务流程,并生成对应的 AI 服务,让 " 碰一碰 " 的每一次触发都精准贴合业务需求。
这种对AI Agent 落地能力的深度打磨,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就在 7 月 23 日的 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分论坛——智能体创新推进论坛上,汇智智能凭借在 Agent 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与场景化落地能力,入选了中国互联网协会 " 智能体创新推进计划合作伙伴单位 "。一同入选的还有 360、商汤、联通在线等行业头部企业。
如果说二维码曾经是互联网与物理世界的接口,那么 NFC 结合 AI,正在成为下一代线下世界的 API。随着 Agent 云平台等底层能力的成熟," 碰一碰 " 不再是单一动作,而是一种可无限延展的交互范式。
三年后的某个清晨,你走进咖啡馆,不用排队点单,碰一下桌面,AI 咖啡师便调出你上次的口味,顺带询问要不要尝试一款新品甜点,并直接完成扣款。午后逛商场时,你碰一碰导购机器人,它会带你直奔最可能打动你的那件新款外套,并在走近货架时同步发放专属折扣。傍晚去医院看诊,在挂号处碰一下自助牌,AI 医疗助手调出你的病历,帮你完成挂号并进行初步问诊。假期出游,在景区的路牌上轻轻一碰,虚拟导游为你规划当天的最佳路线,并在行走间实时讲述沿途的故事。
这种体验的背后,是 Agent 平台与具身智能的结合," 碰一碰 " 不再只触发手机页面,而是让实体机器人、商超系统、硬件设备即时响应。机器人可以主动为你推荐商品,虚拟试衣助手能立刻生成你的专属搭配方案。而要让这些服务真正做到持续和个性化,还需要有能记住你、懂业务的数字员工。Agent 云为企业打造的 AI 数字员工,具备记忆传承和知识共享能力,即使老员工离职,新人也能直接接手对应的智能体,继承它的业务理解、经验积累和客户记忆,让服务不断档、体验不打折。
那时," 碰一碰 " 将不仅是线下触发器,而是你的个人 AI 接口——它知道你的偏好,懂你的场景需求,能直接调用企业和平台的全套能力,完成从信息获取到决策执行的全链路。
交互的主导权将悄然转移:从 " 我去找信息 ",到 " 信息主动找我 "。而这一次,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不是发生在屏幕里,而是触手可及的每一次碰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