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35分钟前

陕西诞生一家千亿级券商

十四个月的 " 闪电并购 ",西部证券以 38.25 亿元现金吞下国融证券控股权,或改写区域券商版图。

8 月 15 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关键批文,核准西部证券成为国融证券主要股东,核准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陕投集团 ")成为国融证券、国融基金、首创期货的实际控制人。对西部证券依法受让国融证券 11.51 亿股股份无异议。

证监会的核准批复文件,让这起券商并购案,创下了近年券业整合的最快速度,圆了西部证券四年前未果的并购梦,也终结了长安投资集团寻求国融证券上市近十年的挣扎。

而对西部证券而言,38.25 亿元现金换来的不仅是国融证券的控股权,更是跻身 " 千亿俱乐部 " 的关键筹码。完成整合后,双方合并总资产有望逼近 1200 亿元大关,行业排名预计跃升 6 位,首次触摸前 20 强的门槛。

区域券商整合大幕虽已拉开,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

证监会的批文附加了明确要求:西部证券须在一年内提交整合方案时间表,并特别强调 " 风险隔离 " 与 " 严防利益输送 ",透露出对并购后潜在风险的高度警惕。

38 亿 " 闪电并购 "

这场并购堪称券业整合的 " 闪电战 "。

2024 年 6 月,当西部证券首次披露收购国融证券意向时,市场并未预料到这场交易会如此迅猛。仅 14 个月后,监管批文落地,速度远超行业惯例。

8 月 15 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核准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首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实际控制人的批复》。

上述批复核准西部证券受让国融证券 11.51 亿股股份,占后者总股本的 64.5961%。同时,陕投集团一举拿下三张金融牌照,成为国融证券、国融基金以及首创期货的实际控制人。

监管层在放行的同时划出明确红线,要求西部证券在一年内提交整合方案时间表,稳妥有序推进国融证券与西部证券的整合工作,首创期货与西部期货整合工作也要求稳妥有序完成。

同时,监管亦考虑到了后续整合的挑战和风险,追问风险隔离机制,并特别强调 " 严防利益冲突和输送风险 ",显示监管对并购后遗症的警惕。

此外,监管明确,国融证券应在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股权变更,即在 2025 年 9 月 23 日前,西部证券按照股份转让协议约定支付相关受让款后,国融证券需在 5 个工作日内提交付款凭证。

来源:中国证监会官网

国融证券出售背后,是一场持续近十年的资本困局。作为注册地在内蒙古的中型券商,国融证券曾在新三板和债券业务上风头无两。2020 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284.47% 达到 1 亿元,创下历史高点。

截至 2022 年,其新三板持续督导企业达 291 家,位列行业第三,仅次于开源证券和申银万国。2024 年投行业务收入占比 31.2%,超过行业均值,其中债券发行总额 300.17 亿元,在北交所项目储备上优势明显。

但辉煌未能持续。2024 年,国融证券全年营收仅 11.19 亿元,净利润仅 0.81 亿元,两融余额受资本金限制降至 17.64 亿元,董事长侯守法曾坦言:" 中小券商在存量客户规模上无法与大券商抗衡 "。

而国融证券的困境与其控股股东长安投资的对赌协议直接相关。2016 年引入杭州普润等五家战投时,长安投资承诺五年内推动国融证券上市,否则需回购股份。2017 年启动的上市辅导最终折戟,2021 年对赌到期触发数十亿回购债务。

长安投资曾试图以 68 亿元向青岛国信出售控股权,但因估值过高失败。2024 年转手西部证券时,交易价格缩水 44% 至 38 亿元,实为无奈 " 割肉离场 "。

区域千亿券商

并购方西部证券则有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这并非其首次尝试券业并购。每经记者注意到,2021 年,西部证券曾与北京金控联合竞购新时代证券,却因后者未按时提交内部决策文件而遗憾折戟。

此次收购国融证券,西部证券的战略意图清晰。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西部证券总资产为 1047.84 亿元,若成功收购国融证券,粗略估算其合并总资产将接近 1200 亿元。不仅体量大幅跃升,其行业排名也将从目前的第 29 位攀升至 20 左右,改写区域券商竞争格局。

同时,其控股股东陕投集团更借此将券商、基金、期货牌照尽收囊中,构建综合金融平台。

从业务层面而言,两家券商也有互补的可能性。作为陕西本土券商,西部证券 2025 年一季度业绩亮眼,归母净利润 2.91 亿元,同比大增 48.33%。但其有自营业务的下滑,投行业务不足,业务多元化不够,全国布局有限等短板。

截至 2024 年末,西部证券共有 99 家营业部,其中近六成位于陕西区域特性明显,全国布局不足。

而国融证券 72 家营业部中近三成位于内蒙古,14 家扎根内蒙古本地,并购后新增的营业部将填补华北空白,全国化布局将有所突破。

西部证券 2024 年 67.12 亿元营收中,自营投资、财富管理及信用业务占比超六成,但投行收入不到 2.8 亿元,与网点规模不匹配,业务多元化不足。

来源:西部证券公告

但投行业务是国融证券的强项,近四年收入占比达 31.2%,远超行业平均。其在北交所、新三板项目上优势明显:存量督导 252 家企业,行业排名前列。

资管条线的整合更具想象力。国融证券旗下国融基金与首创期货,将弥补西部证券在资管和衍生品领域的短板。特别是首创期货与西部期货的合并,有望打造能源和农产品期货的特色交易平台。

而这些协同效应,正是监管在反馈意见中要求重点规划的整合方向。

未来整合挑战

监管批复落地,区域券商整合大幕正式开启。然而,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浮现。整合进程会否遭遇 " 暗礁 ",最终成效几何,仍需时间检验。

其中,首创期货与西部期货的合并方案、国融证券投行团队与西部证券区域资源的协同重组,以及 170 余家营业网点的区域整合,将成为关键考题。

未来一年,上述事项将深度考验西部证券管理层的智慧与执行力。

长远来看,西部证券此次高溢价并购国融证券,某种程度也埋下 " 隐忧 ",国融证券评估增值率达 51.06%,而 2024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仅 0.47 亿元,若整合不及预期,巨额商誉减值将直接冲击西部证券净利润。

国融证券的历史风险项目更不容忽视,其曾踩雷中弘股份、欧浦智网的股票质押违约,卷入 "16 宁远高 " 债券违约纠纷。如何化解这些存量风险,考验西部证券的风控能力。

整合的挑战远不止于此。两家券商在业务模式、团队构成、企业文化乃至管理体系上存在显著差异亦考验着彼此。比如业务层面,两者在地方采取不同的佣金率,合并后存在定价策略问题。再如投行文化差异,国融投行以市场化激励见长,西部证券更依赖国企资源等。

来源:VCG111508477379

陕投集团的压力同样不小,此前证监会反馈意见曾要求其补充说明近三年营业外支出,以验证 " 信誉良好 " 的股东资质。作为实际控制人,集团需要协调西部证券与长安投资的治理平衡。" 西部证券控股,长安投资协同 " 的股权架构,也为未来整合增添变数。

记者注意到,批文要求国融证券明确股权变更后董事提名权和高管推荐权的具体安排,或也从侧面反映出治理结构重组中的权力博弈。

但不管怎样,此次并购对西部证券和陕西而言均意义重大,也是其金融布局的关键一子。至此陕西将拥有总资产跃上千亿规模的券商,区域金融竞争力显著提升。

更深层次看,此案亦是证券业供给侧改革浪潮下的一个缩影。在监管部门积极推动行业并购重组、优化市场结构的背景下,西部证券此番尝试,能否为其他面临发展瓶颈的区域性券商提供一条通过整合实现突破的可行路径,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关于上述整合事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公司董秘办,并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经济数据提前公布,事实新闻一手掌握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