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蓝鲸财经 16分钟前

川财证券再因债券业务收罚单,业务增长却频现合规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 8 月 13 日讯(记者 陈晓娟)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 川财证券 ")再因债券业务收罚单。

四川证监局日前披露的罚单显示,经查,川财证券债券交易业务存在公司内部制度建设与内控机制有待完善,从业人员管理与信息披露不到位,业务合规审查落实不到位,交易行为管理有待完善等问题。记者注意到,此前川财证券此前亦因债券交易、债券承销业务数次被监管亮 " 黄牌 "。

蓝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营收、净利下滑背景下,近两年川财证券的债券承销业务规模呈现增长态势,但伴随的合规问题不断,对业务质量有所拷问。为何债券业务屡收罚单,整改情况如何?对此,记者向川财证券发出采访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债券业务合规短板持续暴露

8 月 12 日,因债券交易业务方面的合规问题,川财证券遭到四川证监局警示。实际上,这已是川财证券持续数年遭到监管 " 黄牌 " 警告。

2022 年 1 月,川财证券因基金销售业务准入管理、人员资质等四方面问题被警示;同年其债券承销业务因尽职调查不充分、内核意见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再领罚单;2023 年 12 月,其债券承销业务再次因尽职调查与内控有效性不足遭警告;2024 年 12 月,其又因公司治理问题(董事监事设置不合规、未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等)被出具警示函。数年间,债券业务罚单频出,足见该业务领域合规问题的持续性。

(图片来源:四川证监局)

回顾川财证券过往业绩表现,呈现波动趋势。蓝鲸新闻记者梳理其年度报告发现,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64 亿元、3.53 亿元和 2.96 亿元,同期净利润为 0.1 亿元、0.25 亿元、0.15 亿元。在行业排名中,2024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排名分别为 119 名、124 名和 123 名,较 2023 年度分别下降 9 名、13 名和 12 名。Wind 数据显示,其净资产收益率(ROE)也呈下降趋势,从 2022 年的 0.72% 增长至 2023 年的 1.72%,但在 2024 年降至 1.04%。

然而,在去年营收、净利双降的背景下,川财证券的债券承销业务规模却呈现逆势增长态势。2024 年,其完成债券主承项目 46 个,承销规模 150.97 亿元,同比增长 23.63%,公司债承销规模进入行业前 50 名;承销 ABS 项目 13 个,承销规模 64.39 亿元,同比增长 114.62%,ABS 规模位居行业第 23 名。同时,2024 年绿色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增长 136%,主承销排名进入行业前 30,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排名进入行业前 50。

尽管川财证券在债券承销业务上实现了规模的增长,但从近年罚单频收状况来看,其合规问题持续存在,凸显业务扩张与合规之间的矛盾。

究其原因,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向蓝鲸新闻记者分析,快速的业务扩展往往伴随着内部控制和人员管理的滞后,尤其是在承销规模迅速扩大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完善的合规制度,容易出现漏洞。

多家券商因债券业务被罚,涉尽调不规范、内控失效等

蓝鲸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年多家券商皆因债券业务问题被监管点名。

2024 年 10 月,开源证券和中原证券因债券项目违规遭遇重罚。具体来看,开源证券存在以下问题:在个别公司债券项目中未勤勉尽责,导致募集说明书中存在误导性陈述;在承销多项绿色债券时未审慎核查把关,造成债券发行人依托虚假、无收益或有明确资金来源且即将建成等项目违规融资、重复融资,约定用于绿色项目的资金被挪为他用;在多个投行项目中质控核查把关不严等。中原证券则存在四方面违规行为:帮助债券发行人与投资者签订债券咨询服务协议,以给予票面利息补差费用的形式非市场化发债;在个别公司债券项目中,对发行人偿债能力核查不充分,未发现发行人存在融资租赁合同违约事项且被法院裁定为被执行人;在个别项目持续督导期间未勤勉尽责,未发现发行人财务造假事项;原质控部门负责人领取项目承揽奖同时参与质控相关工作,质控底稿验收把关不到位等。最终,开源证券与中原证券一同被暂停债券承销业务 6 个月。

同年 12 月,申万宏源证券、五矿证券收到监管警示函,事涉新疆中泰化学债券承销项目核查不到位。

2025 年 2 月,西南证券、中泰证券、民生证券同样因债券业务违规领罚。梳理罚单可见,西南证券在合规内控、立项规范、受托管理及尽调等方面均有疏漏;中泰证券存在尽调不充分、发行承销管理松懈等问题;民生证券则暴露了内控缺陷、尽调关注不足等情况。这些违规点均属于行业常见的 " 重灾区 " ——尽调不规范、内控失效、核查不到位。

余丰慧表示,问题主要成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业务急进扩张、内部合规体系不健全以及对新监管要求的适应不足等," 一些券商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增长,可能会放松对某些合规细节的要求,从而增加了违规风险。"

为完善合规体系并保障业务可持续增长,余丰慧建议,券商应首先强化内部制度建设,确保所有业务操作符合最新法律法规要求;其次,加大对员工合规培训的投入,提升全员合规意识;再者,优化信息技术系统,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合规管理效率;最后,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蓝鲸新闻 陈晓娟 chenxiaojuan@lanjinger.com)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蓝鲸财经

蓝鲸财经

蓝鲸财经,专注财经新闻报道、财经事件解读。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