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冯恋阁
8 月 12 日,原本 A 股半导体板块排名前三的寒武纪 -U(688256.SH)股价突破历史新高,涨收 848.88 元 / 股,一天市值涨了近 600 亿元达到 3551.29 亿元,市值排名也从第三位上涨第二位。
寒武纪不是唯一市值暴涨的公司。8 月 12 日,芯片板块出现明显反弹态势,多只相关个股表现活跃。
除了寒武纪,上海合晶(688584.SH)也 20cm 涨停。盛科通信 -U(688702.SH)涨超 10%,富满微(300671.SZ)涨近 10%;阿石创(300706.SZ)、灿芯股份(688691.SH)等涨超 5%。
个股带动芯片类 ETF 大涨,科创芯片 ETF 富国(588810.SH)收涨 4.37%,芯片龙头 ETF(516640.SH)收涨 2.7%,人工智能 ETF(515980.SH)涨 3.54%。
这场 " 酣畅淋漓 " 的上涨背后各路消息暗流涌动。
有市场消息称,寒武纪近日大涨与其供应链上的利好消息有关。有传言显示,公司载板在景硕明年订了 50 万颗,现在单月 2 万颗,是等效 690 的颗数,ASP 为 8 万元 -10 万元,可以对应 2026 年 300 亿元 -400 亿元收入,全年有希望维持 100 亿元。
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向寒武纪求证股价暴涨的原因和近期业务进展状况,寒武纪回复称,股价波动可能受到市场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建议以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为准。而具体的业务进展情况,则会在即将披露的半年报中做出说明。
在 8 月 12 日 20:00 左右,寒武纪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关注到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A 股半导体企业的波动,或许与半导体时隐时现的供应焦虑有关。
日前,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称,可能会允许英伟达公司在华销售 " 特供版 "Blackwell 人工智能芯片,该版本芯片性能很可能比此前获准对华销售的 H20 芯片更为强大。今天(8 月 12 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已多次表明在美输华芯片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
同样在近日,有消息称英伟达和 AMD 与特朗普政府达成特殊协议,同意将特供中国芯片收入的 15% 上缴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证。
时代财经就此向 AMD、英伟达求证。截至发稿,AMD 对此暂无回复。
英伟达回应时代财经称," 我们遵守美国政府制定的参与全球市场的规则。加速计算的需求是全球性的,我们将继续在规则范围内为尽可能多的客户提供服务。"
招商证券日前研报分析称,国内部分客户对于未来购买英伟达 H20 等芯片还会反复权衡和博弈,长期建议持续关注华为昇腾、寒武纪和海光信息等算力芯片体系。
不仅半导体供应问题扑朔迷离,产业链下游也消息满天飞。
消息面上,有过 " 跳票 " 经历的 DeepSeek-R2,在近期被传出即将发布。有市场消息称其会在 8 月 15 日 -30 日之间发布。
虽然 DeepSeek 并未公布具体的消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DeepSeek 之外,人工智能行业整体的算力需求都在走强。
近期,国内举行了两场和 AI 紧密关联的展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和世界机器人大会(WRC2025),规模均创下纪录。
WAIC2025 上有 3000 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其中,有 40 余款大模型、50 余款 AI 终端产品、60 余款智能机器人以及 100 余款 " 全球首发 "" 中国首秀 " 的重磅新品,场馆内有超过 150 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
而 WRC2025 有 200 余家机器人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了 25%;有 100 余款新品在大会上首发亮相,数量是去年的近两倍。
时代财经在 WAIC 现场注意到,大模型厂商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开始寻找不同的软硬件落地产品;机器人更是展现了多项目、多场景的能力,越来越 " 接近现实 "。
天风证券最新研报指出,综合来看 2025 年,全球半导体延续乐观增长走势,2025 年 AI 驱动下游增长。同时,政策对供应链中断与重构风险持续升级,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虽然将来未来,但资本市场已经拿出真金白银为产业链加码。
Wind 数据显示,8 月 12 日,光模块(CPO)指数涨幅排名第一,上涨 4.59%,主力净流入 30.22 亿;GPU 指数、光芯片指数、服务器指数等亦大幅上扬,涨幅均突破 4%;其中服务器指数的主力净流入额达到 98.75 亿元。
ASIC 芯片指数现价 2148.29,涨 2.79%,主力净流入额 75.35 亿;AI 算力指数涨 2.48%,主力净流入 153.35 亿元,资金涌入明显;工业气体、东数西算、光通信、半导体材料指数也均获不同程度上涨,东数西算主力净流入也达到 102.18 亿元。
中信建投证券提到,北美和国产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都值得关注,前期受供应链影响,国内 AI 算力基础设施投资节奏受一定影响,但国内需求依然旺盛,随着算力缺口出现及扩大,国内部署节奏有望恢复或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