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9 月 3 日的大阅兵还没开场,外国领导人的行程已经成了国际舆论的焦点。 目前,俄总统普京、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以及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都确定将于 9 月访华并出席阅兵,而这三个名字背后藏着的,全是当下国际棋局的明争暗斗。
普京这次要在中国待 4 天,这事儿说出来都让人惊讶。自 2012 年他再任总统以来,就没在哪个国家一次性待这么久。说好听点是给足中国面子,说实在的,俄罗斯现在太需要这个机会了。俄乌冲突拖到现在,欧美那边的援助没断过,特朗普还中印巴西停止进口俄能源,甚至放话要对继续采购的国家加征 100% 的 " 二级制裁 ",普京的日子是真不好过。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打算在中国待上 5 天,比普京还多一天,看上去是要宣扬中塞友谊,实际上是被欧美逼得没辙了。
这些年的塞尔维亚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想加入欧盟,另一方面舍不得跟中俄的合作好处,虽然塞尔维亚一直被欧盟逼着选边站,但去年还是从中国购买了 " 红旗 " 防空导弹系统。武契奇心里跟透亮似的:什么都比不上实打实的安全保障来得靠谱。
另外按照武契奇的说法,他很可能在访华期间与普京碰面,一方面是为了对俄罗斯示好,另一方面也是做给欧盟看得,就是明摆着就是告诉欧盟:别以为能拿捏我,我背后有人撑着。
斯洛伐克菲佐的出现最耐人寻味,作为欧盟成员国的代表,他来参加阅兵,简直是在欧盟脸上扇耳光。去年他就敢在中国待 6 天,今年怕是只会更久。
菲佐这趟来,嘴上说着要敲定与中国的新能源合作项目,实则是想把中国当成对抗美国压力的挡箭牌。美国给欧盟加征 15% 的关税,可把斯洛伐克这种靠出口吃饭的小国坑苦了,汽车产业占了斯洛伐克 GDP 的 15%,而中国市场能吞下它三分之一的汽车零部件出口。
欧盟内部早就不是铁板一块了,德国的汽车巨头催着要解除对华限制,法国想保住核能合作,东欧国家更盼着中国来投资修铁路。菲佐敢顶着压力来,说到底还是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太实在 —— 比起跟着美国喝西北风,显然跟中国做生意更划算。
等阅兵结束,这些领导人签的协议、拍的合照,说到底都是利益交换的凭证。国际政治从来就这么现实,谁也别指望靠情怀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