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 8 月 5 日讯(记者 何天骄)到今年 8 月,麦当劳中国已经迈入 " 金拱门 " 满八周年。八年前,在中国餐饮市场激烈竞争的浪潮中,麦当劳中国以股权结构变革为突破口,完成了从国际品牌到本土企业的战略转型。2017 年中信的入主,不仅重塑了企业的资本基因,更开启了以金拱门标志的本土化新纪元。
事实上,直到今天,在大众的固有印象里,麦当劳常被视作一家 " 洋快餐 " 品牌。然而,随着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麦当劳中国已悄然完成了向 " 金拱门 " 时代的华丽蜕变,摇身一变成为具有深厚中资背景的本地企业。中信入主麦当劳中国后,麦当劳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快决策,积极捕捉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的机会,不断赋能加速本土化发展。针对这八年的成果和发展模式,蓝鲸新闻采访了麦当劳中国 CEO 张家茵。
对于三个特色,张家茵解释道:" 中国团队是指我们 8 年来打造了一支非常深刻理解中国市场的团队,这个团队不单单充满激情,也充满创造力。这个团队包含了我们的董事会到管理层,到我们前线的每个员工,我们拥有国际视野,但是也充分理解中国市场,无论是消费者的洞察,还是对中国消费行业数字化生态的理解,从决策到执行都能更快更精准地抓到重点。中国速度是指 8 年来我们用中国速度来响应市场的变化,不仅 8 年餐厅数翻了三倍,还体现在我们的数字化进程中,我们的 APP 累计下载已经超过 1.3 亿次。中国温度则是我们对中国社会长期投入的一个承诺。除了业务以外,我们也是希望可以发挥我们的社会价值,这些社会价值分别在顾客端、员工端、社会端都会带来更好的美好体验。我们也是一步一脚印地围绕食物、地球、社区还有人才四大影响力单元持续地投入。"
在本体运营的变革中,张家茵认为,最大的成功要素是本土化的董事会。" 以前我们管理团队会向远在芝加哥的总部汇报,但现在我们整个管理团队是向本土化的董事会汇报,董事会里面有一半的董事都是中国人且长期居住在国内,所以大家在交换意见、对市场的洞察、局势上面的判断可以很快做出有效的沟通,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去交流不同的观点,达成最佳的决策,辩论的过程确实对我们来讲非常有帮助。" 张家茵强调," 有一个住在中国,也能感受到整个市场脉搏的董事会,大家在交换意见的时候,在某个观点上面的碰撞是更有意义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推动本地运营最大的成功要素。"
事实上,在这八年间,中国市场也涌现了大量国内外汉堡类的西式快餐企业,麦当劳中国是否也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张家茵认为:" 不单单是汉堡赛道,每个赛道都会不断有新的参与者,每个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对于麦当劳目前发展阶段而言,更需要考虑的是创新,即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更多顾客需要的创新。"
在张家茵看来,每个品牌有各自的特色,相比于很多品牌,麦当劳具有四大差异化优势。" 我认为,顾客来麦当劳或者光顾任何一个餐饮品牌,第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好吃,所以有标志性的产品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其次,借助我们餐厅、供应链规模的优势,我们有大家都能负担得起的价格优势。第三,依赖于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顾客好体验。过去 8 年我们顾客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 90% 的订单都是通过手机或是餐厅电子自助点餐机完成的。顾客可以自己选择什么时间、什么方式下单取餐,有更强的自主权和控制权。第四,线下餐厅提供的便利性也是一大优势。我们开设这么多餐厅,是希望顾客随时随地在身边都能找到一家麦当劳,让你觉得在社区里面有一个温暖的去处。此外,我们还有 24 小时营业的餐厅,大家深夜出门,基本上都能看到仍在营业的麦当劳。所以我相信我们线下的餐厅,在这个追求流量、追求到家的时代,也是很难得的。"
当前,餐饮市场仍处于内卷和消费降级的趋势中,众多餐饮企业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复杂局面,不少餐饮企业对是否持续扩张存在疑虑。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麦当劳中国又是如何看待的?
张家茵则坚定看好市场前景,她向记者表示:" 我觉得大家对中国市场都保有长远信心,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是强烈的。短期内,大家可能会觉得有很多挑战,比如最近大家都在追求性价比,担心有 " 智商税 "。那么作为一个企业应该考虑目前大家的状态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要有自己的判断并做出相应调整。我还是相信长期来看,市场的前景是乐观的。我们还是看好中国市场,现在是最好的发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