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 8 月 4 日讯(记者 石雨 实习生 杨硕)随着财险公司陆续披露 2 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上半年非上市财险公司 " 成绩单 " 也随之出炉:记者不完全统计,76 家机构合揽保费近 2600 亿元、净利润超 90 亿元。
进一步看,上半年非上市财险公司业绩表现呈 " 保费分层、利润攀升 " 特征:一方面,保费规模梯队分明,国寿财险、中华联合稳居头部,但 " 百亿俱乐部 " 成员稀少,多数公司保费规模在 50 亿以下;另一方面,行业盈利显著改善,净利润同比大增约 72%,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更有 15 家成功扭亏为盈。在 " 报行合一 " 落地、大灾减少及投资回暖等多重因素推动下,业绩整体呈现优化态势。
梯队分明,76 家财险公司合揽保费近 2600 亿元
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数据,上半年财险公司合计揽收保费收入 9645 亿元,从统计数据来看,76 家非上市财产险公司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合计约 2595 亿元,也意味着,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等头部上市财险公司揽走行业保费的四分之三。
从非上市险企表现来看,国寿财险上半年保费收入 592.7 亿,稳居非上市财险公司保费规模首位,其次为中华联合财险,实现保费收入 423.9 亿,其余险企在保费规模方面则有明显断层,排在第三位的英大财险,保费规模为 101 亿。
其余险企上半年保费收入则均不足百亿,其中 10 家超过 50 亿元,33 家介于 10 亿元至 50 亿元保费规模,27 家规模则不足 10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天安财险转身 " 焕新 " 而来的申能财险在上半年揽入 83 亿元保费,居于非上市财险公司的第四位,从单季表现来看,自去年正式完成资产受让后,公司保费规模保持环比上行。
从同比表现来看,剔除缺少同比数据的东吴财险、申能财险,44 家险企在上半年实现保费规模的同比正增长,其余 27 家险企则有不同程度的保费同比下滑。
其中久隆财险保费同比 " 砍半 ",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 2852 万元,同比下滑约 51%。成立于 2016 年的久隆财险,由三一集团发起设立,依托于股东资源定位为 " 聚焦于装备制造业的专业保险公司 ",成立初期,久隆财险主营包括企财险、车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等多个险种,后逐步精简主营业务。伴随着业务结构调整,久隆保险保费规模也出现波动。
净利润同比增约 7 成,8 家险企仍陷亏损
聚焦利润表现来看,上半年非上市财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约 92.6 亿元,实现同比增幅 72%,优化明显。
其中,68 家财险公司在上半年实现盈利,占比约 9 成,其余 8 家险企则分别净亏损百万至五千万不等。从亏损机构的数量来看,较上年同期的 20 家大幅缩减。
盈利公司中,国寿财险以 24.28 亿元稳居利润榜榜首,同比增长 39%,英大财险上半年以 10.54 亿元位居第二,实现了 85% 的同比增幅,这也是唯二净利润超过 10 亿元的险企。其次是中华联合财险、鼎和财险、永安财险、分别实现净利润 8.22 亿元、6.55 亿元、3.23 亿元,位居榜单三、四、五位。
整体来说,净利润超十亿的非上市财险公司共有两家,15 家净利润超过亿元但不足 10 亿元,净利润不足亿元的险企仍是大多数,共有 51 家。
从增幅来看,利润榜单前十位中,紫金财险、华安财险分别实现同比 146%、261% 的大幅增长,在上半年各自实现 3 亿元、2.98 亿元净利润。此外,富邦财险、三星财险、浙商财险等 13 家险企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 100%。
国泰财险、永诚财险、诚泰财险、安盛天平等 15 家险企则在上半年实现同比的扭亏为盈。
亏损机构中,融盛财险、长江财险与现代联合财险实现了同比减亏;前海联合、太平科技、黄河财险、日本兴亚 4 家险企亏损持续扩大,新设险企东吴财险上半年出现 184 万元净亏损。
前海联合财险上半年亏损 5096 万元,为亏损榜榜首,而更为值得担忧的还有其风险综合评级,自 2022 年一季度其评级由 B 降为 C 级,至今已连续 13 个季度为 C 级险企,属偿付能力不达标险企。
除前海财险外,还有亚太财险、华安财险以及安华农险最新一季风险综合评级为 C 类。其中,华安财险提出,2024 年以来成立扭亏增盈、风险化解工作组,通过优化业务结构等一些列举措,遏制了经营下滑趋势,同时增资扩股取得实质性进展,2025 年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提升至 150%,随着经营持续改善,风险综合评级相关风险因素将会逐步化解。
综合成本率优化,54 家险企压降
对于行业利润表现的整体向好,保险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024 年财险业利润整体即已有所回暖,与投资端收益的向好表现有关。同时,2025 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为 541.1 亿元,远低于 2024 年上半年的 931.6 亿元,大灾减少显著降低车险、农险等业务赔付支出。
此外,在行业 " 报行合一 " 逐步落地,以及数字化运营等成本管控手段下,成本结构逐步优化,上半年,行业综合成本率亦有所优化。
据蓝鲸新闻统计,除综合成本率数据不适用的劳合社外,共有 38 家非上市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超过 100%,与 2024 年末 54 家综合成本率超过 100% 的情况相比有明显优化。
从变化趋势来看,除数据不适用的劳合社与缺乏可比数据的东吴财险,与 2024 年末相比,共有 20 家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有所上升,其余 54 家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优化,其中,2024 年综合成本率高达 308.81% 的比亚迪财险,在上半年已将综合成本率压降至 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