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央视财经 35分钟前

睡不着时闭目养神,有休息效果吗?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或者压力比较大时,会出现入睡困难、失眠等情况。当睡不着时,闭目养神有休息效果吗?

01

闭目养神效果如何?

闭目养神就是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保持 " 啥都不想 " 的状态。一项研究发现,闭目养神时,大脑不积极参与对外界的反应,这时脑电波表现与睡眠期间基本相同。

大脑在清醒时和睡着时,发出的脑电波完全不同:清醒时、情绪激动时或思考问题时发出的主要是 β 波;入睡期发出 α 波和 θ 波;深睡期发出 δ 波。

在闭目养神的状态下,大脑发出更多的是 α 波和 θ 波。这意味着闭目养神时,脑电波表现与睡眠期间基本相同,大脑给自己 " 放假 " 了。此时大脑就像处于黑屏待机的手机一样,虽然不是关机,但可以减少耗电量,得到一定休息。

有专家表示,不少人认为没睡着就是失败的休息,心理压力随之增大,辗转反侧更加难以入眠。其实,闭目养神可以让大脑细胞和器官得到一定的休息,帮助恢复精力。

02

感觉没睡好,不等于真没睡好

有些人总感觉 " 昨晚没睡好,肯定会影响今天的状态 "。但其实,我们以为没睡好,身体不一定真的没睡好。

一般来说,好睡眠在生理上的表现是:让人在醒来后感到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卫华表示," 睡眠好不好 " 不仅体现在生理指标上,还是一种主观感受,二者有时存在偏差。比如,一个人可能主观感觉自己睡眠状况不佳,但事实上并不影响白天的工作生活及情绪,这种情况则提示睡眠已满足身体需要,不必太过焦虑。

有专家表示,追求睡眠上的 " 完美主义 ",容易加重睡眠焦虑,进而加重失眠。对于自己的睡眠模式,有时没必要太过挑剔,并非每一场睡眠都必须完美。

03

这些方法可缓解入睡困难

一般来说,上床关灯后,只要能在 30 分钟以内入睡,都属于正常情况。如果你的入睡时间超过 30 分钟,也不必焦虑。越焦虑,越担心睡不好,越难以入睡。

制定 " 睡前仪式感 "

让睡觉变成一种享受,试着给睡觉增添一份仪式感。比如,睡前 1 小时放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换上舒适的睡衣,泡泡脚,让身体放松下来。然后闭上眼睛,用声音伴随入眠,可以是一段温馨的音乐,也可以是白噪音。

试着 " 倒空思绪 "

如果你总是因为 " 想太多 " 而难以入睡,可以设置一个时限,允许自己用 10 分钟思考这件事,时间一到就不再纠结;或者睡前把担忧记录下来,写下来的过程有助于帮你厘清思路、获得掌控感;白天提高工作效率,下班后尽量减少脑力劳动。

培养见床就困的条件反射

睡前可以先在沙发、客厅等区域活动,等困了再上床睡觉。若躺了 30 分钟还是睡不着,可以离开床做一些有助放松的事情,等困了再躺回床上。通过反复训练,培养床和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

睡眠尽量规律

成年人推荐的睡眠时长为 7~8 小时,6 小时是底线。入睡和起床的时间尽可能规律,哪怕是周末,也不宜太晚起床。

总之,不要总因为睡不好而感到焦虑,当你睡不着时可以闭目养神,让神经系统慢慢镇静下来。你以为睡得稀碎,其实身体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休息。

近期热门视频

你会关注

突发!香港发现首例

集中整治!8 月 8 日起,受理举报

巨头突然宣布:裁员 10%

官方辟谣:亮证女司机不是网传蓝某某

" 王炸 " 级热浪,来了!体感温度直冲 50 ° C ……

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综合生命时报

监制:柯成韵

主编:于小曼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