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节点财经,作者 | 三生
伴随着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也成为众多公司研究的热门技术之一。但相比乘用车的应用场景,今天我们要面对的这家公司则是另辟蹊径,选择了矿区自动驾驶作为突破口。
近日,国内矿区自动驾驶赛道代表性企业易控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控智驾)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赴港上市,冲击 " 矿区无人驾驶第一股 "。
但是,在耀眼的光环背后,当我们深入审视其财务数据与商业模式,可能会发现,这家从游戏行业转型而来的公司除了一个商业传奇外,其三年累计亏损 9.4 亿元的业绩、依赖单一大客户的业务结构及技术壁垒不足的现实,都在考验着正在进行的上市之路。那么,易控智驾的底色到底如何?
01 " 全球行业第一 " 的耀眼光环
易控智驾成立于 2018 年,创始人是游戏行业大佬蓝水生。从业绩增长上看,易控智驾的表现相当有吸引力。据招股书显示,依托自身技术与高速发展的矿区无人驾驶赛道,其 2024 年总收入为 9.86 亿元,同比增长 264%,近三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更是达到 305.8%。
《节点财经》观察发现,易控智驾之所以取得这么快的增速,离不开内外环境的合力。外部环境上,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在全球追求降本增效与生产安全等实际需求的影响下,2025 年全球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按收入计的市场规模将达 12 亿美元,2030 年将达到 81 亿美元。
所以,其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也取得了领先。截至 2024 年,易控智驾在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 49.2%。
所以,在 IPO 之前,易控智驾已获得多轮资本的青睐。投资方阵容中不乏宁德时代、紫金矿业、蔚来资本等产业和明星资本的身影。
同时,易控智驾也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比如与澳大利亚最大的采矿工程服务提供商之一的 MACA、全球最大的采矿服务提供商之一的 Thiess 等国际公司达成合作。2024 年,公司与诺顿金田合作,在澳洲启动了本地化产品试验项目。而在其 IPO 募资计划中,支持全球业务扩张也被列为重要用途之一。
可以说,无论是营收增速、市场份额、车队规模、客户质量及资本背书,易控智驾似乎都颇为亮眼。
但,这并非其全部。
02 3 年 9.4 亿亏损下的资金链挑战
如果说易控智驾的 A 面是光环不断,其 B 面则是不断放大的亏损和紧张的资金链。
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易控智驾的净亏损分别为 2.16 亿元、3.34 亿元和 3.90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 9.4 亿元人民币。
创业公司亏损不可怕,但持续亏损,且越亏越多,这就不得不让投资者心中打鼓。这种 " 增收不增利 " 甚至 " 增收反巨亏 " 的现象,或许说明,其商业模式存在某种难题。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2022 年和 2023 年,易控智驾的毛利率分别为 -29.5% 和 -18.6%。直到 2024 年,其毛利率才首次转正,达到 7.6%。从趋势上来说,对易控智驾的盈利前景可以保持乐观。但是,7.6% 的毛利率,对一家需要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的科技公司而言,显然并不够。
2022 年,重资产的 TaaS 模式贡献了公司 99.9% 的收入。为改善盈利,其开始向轻资产的 ATaaS 模式转型。2024 年,ATaaS 模式的收入占比已提升至 46%。这种模式的毛利率达到 14%,远高于同期 TaaS 模式的 1.4%。
但是,转型并未完成。2024 年,贡献了过半收入的 TaaS 模式依然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比亏损更需要关注的,是公司正在快速消耗的现金流。
2022 年至 2024 年,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7451.1 万元、-2.51 亿元和 -7.13 亿元。而截至 2024 年底,公司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 4602.7 万元。
同时,易控智驾的负债在快速增加。2024 年底,其流动负债总额超过 11 亿元,而流动资产总额仅为 9.54 亿元,缺口一目了然。如果不是 IPO 前夕,公司紧急完成了由宁德时代领投的超 4 亿元 D 轮融资,后果很难预料。
而且,即便有这笔融资,如果以 2024 年 7.13 亿元的经营现金净流出计算,也可能只够支撑八九个月的时间。所以,闯关 IPO 对易控智驾来说,就变得尤为关键。
03 最大客户 " 三年三换 ",IPO 成生存关键
但是,易控智驾面对的并非只有扭亏为盈和资金链的挑战。其在收入结构上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其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高达 99.9%、94.4% 和 83.7%。这是明显的大客户依赖,而其最大单一客户的收入占比长期超过 40%,且在 2024 年攀升至 54.5%。公司超一半营收维系在一家客户手中,风险不言而喻。
当然,《节点财经》对 IPO 公司看多了,对 " 大客户依赖症 " 并没有太在意。但易控智驾和很多具有同样问题的公司不同,不仅客户集中度高,还在于其大客户名单的剧烈变动。
这种第一大客户的 " 换血 " 频率非常少见,而易控智驾则称其拥有 "100% 客户留存率 "。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是因为易控智驾的业务可能更多是由项目驱动,而非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一旦项目结束或客户需求变化,合作关系便可能中断。
此外,在自动驾驶赛道上,矿区无人驾驶被认为是自动驾驶商业化门槛最低的 " 近道 "。而封闭、单一的场景在降低技术实现难度的同时,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易控智驾不仅要面对中科慧拓、希迪智驾等同赛道公司,还要应对传统工程机械巨头(如卡特彼勒、小松)和科技巨头(如华为)的挑战。
综合来看,易控智驾的 AB 两面都非常突出。其既是手握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营收快速增长的行业第一,又是累计亏损近 10 亿、现金流快速消耗和依赖大客户的 IPO" 新兵 "。这场闯关港交所之战,难度或许超过其创始人当年闯过的任何一个游戏关卡,答案如何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