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时代财经 16小时前

险资的 IPO 战投盛宴:中国人寿“潜伏”宇树科技,两险企入股华电新能浮盈 64 亿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何秀兰

在监管政策引导以及潜在利差损压力下,保险资金正加速布局资本市场。

时代财经梳理发现,仅 7 月以来,就有多家头部险企通过战略配售、基石投资等方式深度参与优质企业 IPO。

7 月 18 日,泰康人寿发布举牌公告称,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峰岹科技 H 股 IPO,通过泰康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下称 " 泰康资产香港)管理的账户斥资 2500 万美元(约合 1.79 亿元人民币)认购,占其 H 股发行规模的 8.69%。

无独有偶,华电新能 7 月 16 日登陆上交所创下年内 A 股最大 IPO 规模,以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为代表的险资,出现在股东名单中,分别持有 10.97 亿股、2.19 亿股,按 7 月 19 日收盘价计算,浮盈合计超 64 亿元。

这仅是险资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的缩影。最新案例显示,人形机器人赛道头部企业宇树科技已启动 A 股 IPO 辅导,其背后获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基金 B 轮加持。此外,国家级险资平台中国保险投资基金 ( 有限合伙)(下称 "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 ")已战略投资超 10 家年内新上市公司,包括华电新能、屹唐股份、新恒汇、思看科技等,仅华电新能一单即浮盈近 14 亿元。

天职国际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向时代财经表示,从险企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和稳健经营的角度看,在当前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下,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分享权益资产长期升值的盈利,也是行业应对利差损风险和穿越周期投资的必然选择。

图源:图虫创意

泰康人寿布局半导体,两险企已浮盈超 64 亿元

作为专业电机驱动芯片龙头,峰岹科技近日完成港股主板挂牌,构建 "A 股科创板 +H 股 " 双资本平台。此次 IPO 募资净额达 21.36 亿港元,其中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战略投资 2500 万美元,引发市场对险资加速布局半导体赛道的关注。

根据泰康人寿举牌公告,本次投资通过其关联公司泰康资产香港完成,投资峰岹科技 H 股的账面余额为 1.79 亿元人民币,占该险企上季末总资产的 0.01%,持股比例达峰岹科技上市发行 H 股总量的 8.69%。

图源:泰康人寿公告

作为行业内具有独特地位的半导体企业,峰岹科技 2010 年成立,2022 年 4 月登陆 A 股科创板,此次港股 IPO 发行 1874.44 万股 H 股。截至 7 月 19 日收盘,其 H 股报 157.2 港元 / 股,较发行价 120.5 港元 / 股上涨超 30%。

不同于泰康人寿 " 新晋入场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在华电新能的布局则更能展现出 " 耐心资本 " 的长期蛰伏。

作为年内 A 股规模最大的 IPO 项目,华电新能上市首日涨幅达 125.79%,其不仅是全面注册制以来首个百亿规模主板 IPO,也是近三年最大央企 A 股 IPO 及电力行业战略配售规模最大的 A 股 IPO,网下认购倍数创近五年央企百亿项目纪录。

招股书显示,发行前中国人寿持有华电新能 7.96 亿股(占比 2.21%),为第三大股东;平安人寿则持有 2.19 亿股(占比 0.61%)。此外,中国人寿还通过 IPO 战略配售进一步增持华电新能 3.01 亿股,获配金额 9.59 亿元,上市后持股达 10.97 亿股(占比 2.68%)。

回溯来看,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均在 2021 年 12 月华电福新(华电新能前身)增资时入局,中国人寿斥资 20 亿元成为最大战略投资方,平安人寿则投资 5.5 亿元。若以 7 月 19 日收盘价 7.56 元 / 股计算,两家险企浮盈分别超 53 亿元、11 亿元,合计超 64 亿元。

有市场观察人士向时代财经指出,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具备跨周期特性的险资正成为资本市场 " 稳定器 "。其通过基石投资、战略配售等方式深度介入实体企业,既缓解了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约束,又通过产业协同提升自身投资组合的抗波动能力,形成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险资长线布局,年内已战略投资超 10 家企业 IPO

在监管政策持续引导与资产配置需求升级的双轮驱动下,近两年保险资金践行 " 长钱长投 " 理念的步伐显著加快。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 " 输血者 ",险资不断加大对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IPO 战略配售及基石投资等领域的投入,凸显其作为 " 耐心资本 " 的特质。

最新动态显示,人形机器人赛道头部企业宇树科技已启动 A 股 IPO 辅导,其背后浮现险资深度布局轨迹。

此前,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投资公司投资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于 2024 年 1 月通过其中所投的子基金参与杭州 " 六小龙 " 之一的宇树科技 B 轮融资,为该公司业务拓展、产品迭代等提供资金助力。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向时代财经表示,在资本市场上,当前市场(上证指数)在突破 3500 点之后,出现了反复震荡的走势。在经过一个季度调整之后,人形机器人板块有望再次成为领涨板块。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明显,属于我国确定性比较强的一个产业赛道,未来有望成为继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第四大产业赛道。

不仅如此,在华电新能 IPO 项目中,险资同样表现亮眼。除中国人寿外,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以 10.07 亿元参与战略配售,获配 3.17 亿股,成为该项目最大战略投资者。

作为国家级战略性投资平台,中国保险投资基金首期规模 1000 亿元,总规模预计 3000 亿元,主要由保险机构出资,重点投向国家重大战略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体现了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今年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除了华电新能以外,已成为屹唐股份、新恒汇、华之杰、海阳科技、泰禾股份、泰鸿万立、汉朔科技、永杰新材、富岭股份、思看科技等,10 家今年新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者。从行业(wind 行业)分布来看,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硬件设备、半导体、化工等领域,与国家产业升级方向高度契合。

其中,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对华电新能的获配投入资金(10.07 亿元)最大,屹唐股份的获配投入资金次之,为 1.5 亿元。截至 7 月 19 日,按最新收盘价计算,该基金对华电新能浮盈 13.86 亿元,对屹唐股份和新恒汇浮盈均超 2 亿元。

近期,险资 " 长钱长投 " 迎来重大制度突破。7 月 11 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 " 净资产收益率 " 和 " 资本保值增值率 " 调整为 " 当年度指标 + 3 年周期指标 + 5 年周期指标 " 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为险资入市进一步打开政策空间,有望推动保险资金在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中国人寿旗下资产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时代财经表示,《通知》有利于更好引导国有保险资金充分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势,认真践行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理念,积极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推动资产投资与保险负债更为匹配的同时,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助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