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庞宇
数日前,美团(03690.HK)核心本地商业 CEO 王莆中在接受媒体访谈中回答 " 这场外卖大战会如何结束?" 时指出,从历史上看,战争有几种结局,一种是以一方被吞并或被彻底击败而告终;另一种双方僵持然后议和,双方都觉得都有点冲动了,开始慢慢往后撤;第三种是来自更高维度力量,你们几个别打了,差不多得了。
7 月 18 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外卖平台之间的 " 夏日大战 " 似乎悄然在这个周末按下了降温键。
7 月 19 日至 20 日,时代财经点开美团发现,曾经的 "0 元购 " 难觅踪迹,平台未赠送到店自取的 " 通兑券 ",外卖配送的 " 通兑券 " 较上周末也有所减少,而且下单需满足商家设定的起送金额门槛,即在免费兑换的商品之外,还要至少再多选一款产品才能完成下单,且已无法叠加使用多张优惠券。当 7 月 20 日下午再点开时,到店自取和外卖配送的 " 通兑券 " 均为 0 张。
淘宝闪购虽然延续了 " 超级星期 6" 活动,但领取到的多是 " 满 25 减 14"" 满 30 减 14"" 满 55 减 26" 等红包。
京东(JD.O,09618.HK)的外卖百亿补贴仍在持续,用户依然可在早上 8 点至晚上 8 点时间段,每 2 小时抽取满 6 元减 5 元、满 15 元减 10 元等百亿餐补券。
这是自 7 月 5 日(周六)以来,第三个备受关注的星期六。此前的两个周末,阿里巴巴(BABA.N,09988.HK)旗下淘宝闪购、美团两大平台 " 天降 " 优惠券,引发全民点外卖的狂欢盛况。
在这场 " 夏日大战 " 中,最新数据显示,三大平台美团、淘宝闪购和京东外卖的订单量数据相继刷新纪录,分别达到 1.2 亿单、8000 万单和 2500 万单。
深圳消费者李阳(化名)告诉时代财经,上个周末,在美团页面点开就能看到 " 您的 0 元外卖已到账 " 的提示栏,点进去就可领到免费 " 通兑券 "。但与之不同的是,这周六没有收到 " 到店自取 " 的优惠券,无法再享受真正的 "0 元购 "。" 虽然也有些满减优惠券,但限制条件较多,一个人点奶茶很难凑够满减的起送金额门槛,就不想下单了。"
最近几周交替使用各大平台点外卖的广州消费者王佳佳(化名)也有类似的感受,她告诉时代财经,近一周以来,淘宝闪购的优惠券使用限制明显变多了," 同样是‘满 25 减 12 ’面额的券,一周以前在大部分店铺可以使用,但一周后,已经有不少店铺取消了大额券开放权限。"
时代财经注意到,这个周末,微博上关于 " 外卖平台补贴 " 的相关话题仍引发不少讨论,有网友反映平台补贴力度较之前有所减弱,不过还有网友在分享 " 薅羊毛 " 新攻略。
值得一提的是,7 月 19 日,洛阳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山东省烹饪协会相继发布倡议书,呼吁三家外卖平台停止 " 内卷式 " 竞争,立即停止非理性补贴,取消低于成本价的补贴活动,禁止强制摊派补贴,转向高质量发展,明确补贴上限与账期保障等。
实际上,7 月 18 日的约谈并非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对三家企业的首次约谈。今年 5 月,市场监管总局已经约谈了三大平台,要求平台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而这次则直接指出了 " 要求相关平台企业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
在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董毅智看来,互联网平台的新一轮竞争不该是 " 资本消耗战 ",而应该是 " 合规效能战 "。监管不是为了抑制创新,而是引导行业形成 " 降本增效 - 体验升级 - 商业正循环 " 的健康模式。行业从 " 零和博弈 " 走向 " 商业向善 " 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零售业效率革命的标杆。
对于三家布局即时零售的战略意图,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理事、网经社特约研究员陈以军向时代财经表示,补贴大战的本质既包含 " 流量争夺 ",也涉及 " 生态重构 "。对于阿里、美团、京东三大巨头而言,补贴大战通过大额补贴和优惠活动,能够迅速吸引大量用户,激发用户消费欲望,提升平台活跃度和订单量,进而实现流量转化的快速增长。
但补贴带来的 " 短期爆发 " 能否转化为 " 长期留存 ",也是一大挑战。" 平台通过单一补贴的方式获取流量,是不可能转化为长期用户粘性,因此,‘补贴 + 错位经营 + 特色服务 + 体验服务’等多样化场景,才可能会使用户长期形成合作关系。"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网经社特约研究员洪涛分析表示。
在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这场补贴大战将推动即时零售市场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技术驱动替代资本消耗,平台将加大 AI 算法、智能调度等技术投入,提升履约效率;二是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平台将通过数据共享、资源协同等方式,优化供应链管理;三是监管框架下的行业进化,平台将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商家利润、完善骑手福利等方面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