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历经 25 年的风雨,顺络电子已成为国产电感的代名词,连续多年片式电感产销量进入全球前三。从租厂房搞研发到成为现在的龙头企业,顺络电子最初抓住了什么机遇?
" 消费电子产业链向中国转移。"
顺络电子市场总经理赵霆表示,这是公司刚成立时很重要的一个机遇,我们敏锐地捕捉到了产业链转移的契机,当时刚来中国的外国企业对电感本地化有很大的诉求。
赵霆是一名资深顺络人,2000 年就加入顺络电子,从一名销售工程师做起,一步一步升职到现在,担任市场部总经理。56 岁的他见证了顺络电子一路的成长。
从追随到局部赶超
" 成立仅 7 年就上市 "
" 推出全球首款英制 008004 射频电感 "
" 智能手机英制 0201 射频电感全球市占率第一 "
" 应用领域全覆盖 "
这些突破与成就,让一向谦逊的赵霆非常自豪。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刚成立的时候,顺络电子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经营资金也不是很充裕,当时国内电感产业链也不成熟,资金和研发上都只能靠自身去不断突破。
顺络电子坚持技术创新,并深度锁定海外大客户,2003 年在获得索尼绿色伙伴认证后,全面进入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外高端消费电子品牌客户,在国际市场上逐步打开知名度,深交所也开始注意到这家有潜质的企业。
2007 年,刚成立仅 7 年的顺络电子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敲钟上市。当时销售额仅为 1.59 亿元,而现在年营业额已近 60 亿元,市值从 10 亿元翻涨至 213 亿元。
全球电感行业竞争激烈,TDK、村田、太阳诱电等日本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市场布局占据着绝大部分的份额。顺络电子一直向这些标杆企业学习,并自研高频、低损耗的电感材料,打破国外大厂的垄断。
2016 年顺络电子开发出黄光刻蚀工艺,把电感内电极宽度从传统的 50 微米大幅缩小至 15 微米,成功推出全球首款最小尺寸的英制 008004(0.25x0.125mm)射频电感,Q 值相对传统工艺产品提升了 50% 以上,成为替代村田、TDK 最小尺寸电感的优秀国产方案。
在智能手机细分领域,顺络电子还开发出了超小尺寸、超高 Q 值的 0201 射频电感。" 我们知道手机的主战场在中国,所以我们就利用市场近水楼台的优势,推出 0201 电感,现在在智能手机领域,我们的市占率是全球第一的。" 赵霆向我爱音频网透露。
这让顺络电子在消费电子领域成功站稳脚跟,而且与 TDK 主攻汽车、工业等非消费领域的海外厂商相比,顺络电子电感应用领域更为广泛,从消费类到工业、汽车再到 AI 服务器。
创造独特价值,跳出价格内卷泥潭
蓝牙耳机、芯片、汽车等行业,都在掀起价格内卷大战。电感行业也不可避免的卷,结构性供过于求现象严重,中低端通用型电感产能扎堆,部分中小厂商为争夺订单,出现 " 降价换量 " 的恶性竞争。
那对于一家龙头企业来说,它是如何应对和处理这种价格内卷问题的?顺络电子给出了自己的独特答案。" 作为一家国内电感行业的龙头,我们永远想的是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在哪里?怎么给客户创造价值?" 赵霆表示。
当别人都蜂拥走进价格内卷的泥潭,顺络电子却始终站在泥潭外思考,坚定认为创造产品独特价值和独特竞争力才是让企业长久生存下去的关键。
以叠层射频电感来说,创新性地将干法叠层技术和黄光刻蚀技术相结合,产品合格率高于同行约 10 个百分点,产品综合成本比同行可能要低 15%。
顺络电子始终从技术、工艺、设计三大维度去做创新,提升自己的独特竞争力。用创新的解决方案为客户从成本、性能、供应等方面创造价值。这种独特的策略,让顺络电子拥有更强的风险抵抗能力,在市场需求低迷、价格内卷的时候也依旧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人形机器人市场将爆发,砸 30 万买机器人看门道
电感的第一大应用市场是计算机及消费电子,其次是通讯和汽车。顺络电子从以消费电子为主战场,到全面进入汽车电子市场,再到抓住 AI 数据中心发展机遇,始终精准捕捉每一次产业变革的机会。
2024 年,顺络电子在手机通讯、消费电子等传统存量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产品线种类,新产品线延续了高速增长,份额提升明显。在汽车电子、数据中心、AI+ 等新兴战略市场不断拓宽客户,取得了多位全球顶级客户的一致认可,实现了持续强劲的高速增长。
赵霆认为," 除了新能源汽车、AI 服务器以外,人形机器人将是未来市场的一个爆点。" 高盛预测,2025-2035 年人形机器人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 94%,这是目前为数不多高速增长爆发的赛道。
为了研究人形机器人里面电感的具体应用,顺络电子花了重金买了一台宇树机器人拆解。宇树机器人是今年首个登上春晚舞台的人形机器人。摸索新市场的渴望,已深深融入了每一个顺络人的基因里。赵霆说," 我们不能只是看热闹,我们一定要进去看门道!"
在拆解的过程中,顺络电子研发团队逐一对机器人的关节驱动模块、电源管理系统、传感器通信单元等核心部件进行剖析,记录不同位置电感的型号、参数,甚至通过反向推导,还原电感在机器人运动控制、信号传输中的作用。
顺络电子发现,过去 25 年所布局的所有产品的应用场景,在人形机器人里面都可以得到完美应用。
这些一手数据,将成为顺络电子打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金钥匙,减少试错时间,为人形机器人实际需求研发精准匹配的电感产品,带动企业进入新增长。
对话顺络电子市场总经理赵霆(有删减)
Q1:在 2000 年的时候,顺络电子到底是做了什么抓住了当时的机遇,成为现在的龙头企业?
赵霆:2000 年的话,当时有一个比较重大的事件,全球网络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以日本为代表的这些消费类电子企业,加速了产业链向中国转移。顺络的创始人施红阳先生,他也是作为中国片式电感行业标准的起草者,他和他的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产业链转移的契机,顺络电子就这样孕育而生。
Q2:目前顺络电子已经成立了 25 年,这期间哪一些关键时期让你印象特别深刻?
赵霆:公司 2007 年上市之前,刚成立,我觉得也是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首先经营资金不是很充裕,同时那个时候我们国内的叠层电感产业链也不成熟,像工艺、材料这些都需要我们靠自身去不断突破。好的契机就是抓住了这个产业链转移,国外的企业来到中国以后,他们可能对本土的产业链也是有一些本地化的诉求。
我们在 2003 年获得了索尼的绿色伙伴认证,当时也是国内首批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获得这个荣誉。在这以后我们全面进入了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外高端消费电子品牌客户。其实大家也知道,日本企业是以这种管理严格著称的,所以在我们客户的牵引下,也提升了顺络的产品品质管理水平,同时我们的产品性能也是不断的提升,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Q3:2007 年顺络电子成功上市,那个时候是怎么做到的?
赵霆:2007 年的时候,深交所中小板成立,当时也是亟待有潜质的企业加入。虽然我们那个时候销售额并不大,销售规模当年只有一个亿左右,但是市场也看到了顺络,一个是我们有优质的客户群,还有我们的产品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且未来这个发展前景也不错。在这个基础上,顺络电子 2007 年就成功地登陆了深交所。
Q4:那上市以后,顺络电子的电感到底有哪些核心优势呢?
赵霆:顺络电子作为以技术为导向的企业,我们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最主要的一个推动力。在电感行业,我们已经具备了一些核心技术优势,推出了全球首款最小尺寸的英制 008004 射频电感,性能可以比肩行业的翘楚。另外的话,我们也推出其他的电感,比如说超薄的铜磁共烧功率电感等等。顺络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优质的客户群体,与各个主流应用市场的头部客户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驱动下,能保证我们顺络电子有一个比较好的成长。
Q5:全球的电感行业竞争还蛮激烈的,比如说像 TDK、村田,他们在技术和市场上都是备受认可的,那么顺络电子在全球目前属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霆:这两家的话,确实是我们行业的标杆。首先我是觉得,顺络电子向标杆学习了,但是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水平。像我们公司自己研发的这种高频、低损耗的材料,也是打破国外垄断的。另外我们在一些细分市场,比如说智能手机里面的 0201 射频电感,我们知道手机的主战场在咱们中国,所以我们就利用这个市场近水楼台的优势,在这个细分领域我们市占率在全球是第一的。
电感的产品品类方面,我们和村田相比的话,除了有射频电感,我们也有功率电感,这个是村田的短板。TDK 它主要专注于汽车、工业等非消费类领域,而顺络电子的话,我们无论是从消费类到工业、汽车再到 AI 服务器,都有比较广泛的涉足。所以综合来看,顺络电子在全球电感领域还是具有相当强竞争力的。
Q6:除技术竞争之外,其实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价格内卷,顺络电子是如何看市场上的价格竞争?
赵霆:其实整个电子元器件行业,也是存在着这种结构性供大于求现象的,这种情况下卷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个国内电感行业的龙头来讲的话,我们肯定要想到我们的独特竞争力在哪里,怎么给客户创造价值。我可以举个例子,我们的叠层射频电感,把干法叠层和黄光刻蚀这两种工艺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产品的合格率高于同行大概 10 个百分点,所以我们的整个产品综合成本比同行可能要低 15%。从技术、从工艺、从设计这三大方面综合发力,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而不是仅仅是在价格这一方面。
Q7:电感这样的产品,对电子产品来说,它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地方呢?
赵霆:电感在电子整机设备里面,主要起到信号处理和电源管理的作用。我举一个您比较熟悉的行业,用 TWS 耳机的应用场景来看,如果是一个不好的电感,它损耗比较大,那就会导致你的耳机续航能力比较差,同时如果这个电感的屏蔽做得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漏磁比较大,可能还会干扰你的音质表现。所以电感不要看它小,但是在终端设备里面还是起到一个很大作用的。
Q8:25 年的时间,其实市场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新能源汽车、AI、人形机器人在爆发,顺络电子面对这些新兴领域的爆发,做了哪些准备呢?
赵霆:顺络电子一直在强调市场洞察和战略规划,公司发展最初的话,我们是以消费类电子为主战场,但实际上公司也是一直在观察这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增长前景。我们在 2016 年就成立了专门的汽车电子事业部,正式全面进入汽车电子市场。同时这几年也抓住了 AI 以及数据中心,包括光伏储能这些市场的一个发展机遇。我觉得更多的是我们对行业趋势的研究,建立的这种先发优势。
回归到电感技术本身,我们刚才提到整个 AI 服务器的发展,它来源于整个大模型的普及以及算力的指数级增长,所以对服务器相关的系统就带来了很大的功耗压力。AI 算力的下半场是能源,其实它的诉求就在功耗。那作为顺络来讲,应这种市场的痛点,我们推出了超薄铜磁共烧的功率电感,用在给 GPU 供电的回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这个电感高度只有 0.3 毫米,和 IC 的高度一样,这就便于整体系统的散热,同时我们低损耗、高饱和的材料使用,降低了电感本身的损耗,对系统整个功耗的降低起到了一个积极作用。
Q9:您觉得未来几年电子元器件市场还有哪些增长机会呢?
赵霆: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新能源汽车、AI 服务器以外,我们觉得人形机器人将是未来市场的一个爆点。今年宇树机器人也上春晚了,市场的整体热度是非常高的。从专业的角度来讲,人形机器人作为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接口,我们觉得它未来一定会进入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
Q10:我上次来的时候,刚好遇到你们花 30 多万买了个宇树机器人,正在拆解?
赵霆:因为我们也不是只看热闹,我们一定要进去看门道,所以我们通过拆解,发现顺络电子过去 25 年所布局的所有产品的应用场景,在人形机器人里面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应用,比如说动力系统、传感与控制系统,还有像通信连接系统等等。所以我们相信未来这个行业高速发展的话,一定会为顺络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Q11:在今年,顺络电子也进行了全球化布局的升级,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吗?
赵霆:其实顺络成立之初,是做海外消费电子品牌开始的,所以全球化一直是顺络的战略方向之一。大家都知道整个地缘政治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只是把全球化的高度又进一步提升了。那顺络电子也进行了积极的布局,今年我们在越南的工厂已经开工了,同时我们在北美和欧洲的话也在进行选址,我们期望未来打造未来的一个全球制造、全球供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