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iWeekly周末画报 16小时前

吕思斯个展「暮鼓 · 晨钟四方」:在赛博时代寻根文化身份

当工业文明遇见佛像造像,当机械齿轮声混响诵经韵律,在「暮鼓 · 晨钟四方」个人展中,艺术家吕思斯以电子工业为媒介,重构中国传统美学的抽象表达。这场跨越工业与庙宇的创作之旅,既是对文化身份的寻根,更是用赛博时代的语言发起叩问:在数字洪流中,我们将如何用技术守护心灵的「晨钟暮鼓」。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 暮鼓晨钟 ",

自我修行的声音纪实

艺术家吕思斯在「暮鼓晨钟 · 四方」展览现场【摄影:徐争】

吕思斯曾在英国长居多年,其创作深受欧洲旧工业时代遗址及 90 年代电子乐、工业音乐的启发。作为艺术家与音乐人发展出集影像、音乐与演出等多线并行的多媒体艺术实践。对于工业的迷恋,并非出于怀旧。他把工业工具与空间视作一种实体的档案库,并通过采样、混切、编辑与合成,将人们熟悉的打印机、纺织工厂及工业遗址的影像与声音转化为基于节奏的抽象图景,历史的残响被化为关于未来的隐喻——或是令人不安的反乌托邦狂喜,或是充满崇高感的工业赞歌。

在回国并移居上海后,吕思斯于 2020 年开启全新创作计划 " 暮鼓晨钟 "。文化身份上的转变驱使着他在艺术语言上自觉转向:他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视觉声音元素与当代工业影像及声景并置、对峙或融合;并将传统文化背后的时间观念、仪式结构与宇宙观纳入创作,建立区别于线性发展观叙事的复调结构。

吕思斯个展「暮鼓晨钟 · 四方」现场【摄影:徐争】

" 我的创作始终被现代文明所牵引:工业、数字艺术与电子音乐,在英国长居多年后,我回到了故乡,并移居上海。这个决定意外地成为我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契机——在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疏离感中,我迎接了一场迟来的眼与心灵的冲击。"

禅林中, " 暮鼓晨钟 " 意为僧侣们夜寝击鼓,晨起鸣钟,日复一日的规律活动——以 2017 年数字视听作品《》为契机,艺术家吕思斯的 " 暮鼓晨钟 " 计划正式启动。 " 暮鼓晨钟 " 计划首次亮相于超媒体的元邦元宇宙世界中,也是此计划的第一次虚拟放「阵」。

" 暮鼓晨钟 " 计划的核心概念是「阵」的创造,不限于具体形式,融合装置、表演、声音、音乐、绘画和视频等多重媒介的共创,深入探索声音与图像、虚拟与现实、艺术与人类、传统与先锋之间的多层互动,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挑战先锋精神和创造力的独特性 ; 通过多感官的互动体验,向内寻找自身的能量和频率,唤醒内心深处的共鸣与感知。

吕思斯个展「暮鼓晨钟 · 四方」展览现场【摄影:徐争】

工厂与庙宇,

在赛博时代文化寻根

吕思斯个展「暮鼓晨钟 · 四方」现场【摄影:油罐艺术中心】

2025 年 7 月 5 日至 9 月 7 日,艺术家吕思斯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举办其最新个展「暮鼓晨钟 · 四方」,呈现其于 2025 年创作的同名最新影像与装置作品。

作为 " 暮鼓晨钟 " 计划的最新篇章「四方」,吕思斯回归了早期的灵感采集方式,走访中国多处古老庙宇与现代工厂采集影像与声音。他将镜头聚焦于山西地区的宗教塑像,这一选择几乎是种本能——山西的泥塑造像风格极为多样,且体现随时代发展不断演变的审美与技艺表达,其中更留存着大量民间神灵的塑像。

这些游走于儒释道三教间的神灵,神圣又世俗,为回应人们在现实中的实用性与功能性需求而诞生。吕思斯逐一记录下这些正典或非正典神祇塑像的各样姿态、神情与肌理,与工业影像共同组成一部多章节的四频影像作品。

吕思斯个展「暮鼓晨钟 · 四方」现场

" 我选择回归最朴素的灵感采集方式,奔赴各地的工厂与无人的古老庙宇,以镜头和录音设备触碰空间,感受信仰造像的能量。旧电子工业的残骸、废弃电子元件、老厂的图纸、自动化工厂的机械律动之声,它们与佛家与道家的美学之相、乐音、法器之形相互融合。声音塑造图形,笔触召唤旋律,我尝试探索一种‘中国传统具象的抽象美’ ,以媒介的碰撞激活感官本能,构成一个可沉浸于其中的场域。与其说这是一件作品,不如说是一场借由创作表达完成的自我洗礼与认知之旅。"

此次展览是吕思斯在中国举办的首次大型个展,同时标志了他首次将装置、影像、演出、声音与展览深度结合的重要实践。

在油罐的圆形空间中,吕思斯以四面屏幕搭建出一个方形结构。设若油罐艺术中心是艺术家吕思斯暂且的生存方圆,他即以「方」回应「圆」——四面屏幕,构成方,回应偌大的天幕,构造起对于自古以来我们对于天圆地方的天然想象。观众无法从单一视角完整观看环境全貌,却将在游走时触发因空间结构而变化叠加的不同声景。运动中的工业空间、模糊的工人身影与凝固的佛教塑像影像交替出现;重复的机械声响、平静的氛围音乐与激烈的电子乐构成密集混响。

场域中偶尔出现的人声诵经韵律,穿插在不同章节间,成为某种安定感的来源。它们听感神圣庄严却似是而非,是吕思斯训练人工智能学习自身声音后生成的 " 错误 " 结果。这些声音在音调与节奏上近似于诵经,在语义与发音上却悄然偏离,提示着信仰、技术与个体之间愈发模糊的边界。

在空间正中央、四张屏幕背后围成的方形之中,将放置一张圆形站台,观众可站立于台上,声音从四周均衡反射至中央,台下放置的低频音响向身体传来共振。在其头顶上方,金色的工业塔钻悬吊其上,似法器一般肯定着站立者的存在。吕思斯试图在场域中创作一个仪式,观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成为能量流动的中介。他们的感官也将从外部感知转向内部求索,寻找自身的能量和频率。

吕思斯个展「暮鼓晨钟 · 四方」现场【摄影:徐争】

" 暮鼓晨钟 " 的命名源于佛门中僧侣每日夜击暮鼓、晨鸣晓钟的日常仪轨,这一创作亦是艺术家对自身的某种修行实践。「四方」中的六个章节,既展示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工业在不同状态下的碰撞与交织,亦分别对应着这场修行之旅中不同阶段的情绪维度:时而冷静与智慧、时而愤怒与冲撞、时而怜悯与低语。尽管具体的人类形象在其中缺席,这些艺术家私人情绪的回响、与人类集体劳作的痕迹——在车间中、在佛眼中——却无处不在。

这出由非人类之物演绎的多幕剧,持续召唤着个体的情感与集体的记忆,演出一场属于技术时代的浪漫主义史诗。直至影像最终归于抽象与微观,一切形象退去,只留下仿佛源自意识深处的细碎波动与闪烁。

吕思斯个展「暮鼓晨钟 · 四方」布展现场

展览信息

暮鼓晨钟 · 四方|吕思斯个展

2025 年 7 月 5 日 -9 月 7 日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