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以为停水检修会添不少麻烦,没想到干部们想得比咱自己还周到!" 安定镇于家务村村民王大姐看着自家水龙头重新流出清澈的自来水,对村 " 两委 " 干部们连连称赞。
为最大限度降低维修影响,村 " 两委 " 牵头,凝聚多方合力,加班加点施工,原计划一周的工期缩短至四天,7 月 14 日一早,供水恢复的好消息便传到村民身边。
于家务村自备井偶现 " 黄水 ",虽水质达标,村内也对供水管道进行了清洗,但村民的 " 用水心结 " 始终是村 " 两委 " 的牵挂。
为保障用水安全,从根本上为村民 " 解心结 ",村党支部牵头,变 " 等诉求 " 为 " 找诉求 ",先后召开村支委会、" 两委 " 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全程集思广益、集体表决,让 " 村民忧 " 变成 " 大家盼 ",精准破解民生难题。" 不是拍脑袋决定,而是让村民知道为啥修、咋保障。" 村党支部书记张广友说。
立体保障 " 织密网 " 供水服务 " 不断线 "
" 这能装 150 斤水的大水桶太实用了,做饭洗漱都不愁!" 为解决村民储水需求,村委会统一采购饮用水桶逐户发放。
群众需求 " 往前站 " 担当写在 " 民心间 "
检修期间,村 " 两委 " 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有村民凌晨两点突发用水需求,干部们立刻起床灌装清水送到家门口;有独居老人不会操作取水设备,片区负责人就每天定时上门帮忙蓄水。
如今,于家务村供水系统已优化完成,清澈的自来水重新流入家家户户。不仅解决了民生难题,更见证了基层担当与群众支持的 " 双向奔赴 "。把群众事放心上、与群众心贴心,基层治理的根基便愈发坚实。" 为民服务 " 的初心也在一件件实事、一步步行动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