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行政公署驻地所在的噶尔县,中国人寿阿里分公司于这一日举行了开业典礼。2025 年,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的 60 周年,中国人寿在阿里地区正式实现了服务机构的设立,不仅结束了西藏阿里地区人身险领域的 " 空白 " 历史,也意味着西藏全区在这一刻正式实现人身险机构的全地市覆盖,成为对自治区 60 周年的一份独具意义的献礼。
值得注意的是,距离实现在我国地级行政区服务机构全覆盖的愿景中,中国人寿又再次向进度条的终点迈出坚实而关键的一步。可以说,从白山黑水到雪域雄峰、从天山南北到东海之滨,在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地市区域,尤其是那些很少进入主流视野之中的广阔西部边陲地带,人们已然都能看到中国人寿繁忙的服务机构网络。
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最西部,平均海拔达到 4500 米以上的阿里地区被誉为 " 世界屋脊的屋脊 ",毗邻印度与尼泊尔等邻国,也是我国边疆重要的 " 守护者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地区总面积达到 33.717 万平方公里,幅员接近云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第三大的地级行政区。截至 2022 年末,阿里地区常住人口只有 12.3 万人,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低的区域之一。
极为稀疏的人口分布、广袤而复杂的地理条件、以及相对严峻的自然环境,几乎成为挡在金融保险服务前的一道道屏障,让这一地区很难与人身险业联系起来,甚至对于传统寿险来说,基本属于 " 险家不争之地 "。
而在中国人寿看来,让保险保障覆盖到包括高原边疆在内的每个人,既是自己身为大型金融央企的重要职责,也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为本质要求。
不只是要面向大多数群众,更要将保险服务不断延伸至那些长期处于保障边缘、难以接触到风险保障的人群之中,才能有效发挥保险 " 社会稳定器 " 与 " 经济减震器 " 的真正作用,并使得 " 金融为民 " 成为自身发展与成长的关键支撑与驱动力量。
这也是这家总资产已超过 6.7 万亿元,堪称是我国最大、截至 2024 年底仍是世界最高市值的寿险公司,在持续引领行业转型发展、不断打造全球竞争力的同时,仍然将视野聚焦在我国每一个偏远、边疆地区及当地人民,并坚持推进保障服务与机构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初心与出发点。
毕竟," 金融为民 " 的民,是每一位地处天南海北、各具差异的个体,也是所有在我国土地生活的人民。随着在阿里地区正式开业分公司、在全国地市行政区机构网络布局迈出极为关键的一步后,其 " 金融为民 " 的理念与内涵必然随着在这个重要边疆区域的 " 点亮 ",开启走向新维度与新里程的征程。
可以确定的是,这一使命都将始终铭刻在中国人寿的基因与血脉之中,无论是从成立至今的 76 年里,还是未来更加深入的探索与创新。
1
-Insurance Today-
全身心融入民生担当
让国寿的名字永远出现在
国家与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年度保费已突破 6000 亿,净利润在 2024 年达到创历史新高的 1069.35 亿元,客户数以亿计,并至今仍然保持着我国最大、超 60 万营销人力的中国人寿,其规模体量、从业人数、市场地位,都意味着这家名副其实的 " 寿险头雁 " 不但是行业最关键的 " 压舱石 ",还对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本身就有着鲜明的民生属性。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从不断丰富的保险保障供给,到日益多元的 " 保险 + 康养 " 服务生态建设;从种类形态多样的的健康险产品矩阵,到不断创新的康养服务连接……在我国人民当前密切关心的养老大健康领域中,中国人寿已然成为建设多层次保障体系的重要成员,是众多人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依托保险资金 " 长期资本 " 与 " 耐心资本 " 的本质属性,中国人寿通过投资能力全面、深入服务国家战略与重点领域建设,使得自身庞大的资金运用还反馈至社会经济,与我国民生形成更为深度的融合与绑定。
2024 年,中国人寿投资实体经济存量规模超 4.62 万亿元,其中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服务国家区域战略的投资规模分别达 2.37 万亿元和 3.03 万亿元,并依托主力投资平台积极开展在绿色交通、绿色转型、绿色乡村产业和 " 一带一路 " 绿色低碳建设方面等多个投资项目。
截至 2024 年末,中国人寿乡村振兴领域投资总额达 1037 亿元,普惠金融方面投资总额达 1486 亿元。并结合负债端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类专项保险保障服务,形成以 " 五篇大文章 " 为指导的高质量资负联动。
在这个不断融入国家战略、经济民生过程中,也让中国人寿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更多人民的需求、更多自身的责任、以及 " 金融为民 " 下更多更高的要求。而长期处于保障 " 真空 ",在国家战略与民生经济中有着重要意义的广阔边疆地区,同样是中国人寿一直以来高度关注并不断探索推进的领域。
尤其是随着时代的进程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边疆地区的民生经济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
事实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 治国必治边 "、" 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和举措的提出,都表明边疆治理在我国战略全局中有着不断丰富的内涵与意义。
2024 年 1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就我国历史上的边疆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便指出,要" 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 "。而 " 完善边疆金融服务体系 " 战略,也是 " 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的重要组成,也是与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密切相关的 " 国之大者 "。
中国人寿多年以来坚定扎根于西藏等边远省区,不断完善边疆服务质量与机构布局,并以此次阿里分公司开业为标志,进一步推进了在我国陆地边疆地域的地市行政区机构覆盖,可以说身体力行实现了 " 哪里有百姓,哪里就有国寿保障 " 的庄严承诺。
2
不断深化的民生实践
用走向边疆的特色化服务延申
" 金融为民 " 广阔覆盖与丰富内涵
耸立于我国的西南边陲,一直在安静守护边疆的阿里地区不仅有着极为关键的国防安全与战略意义,其丰富的文化遗存与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历史上的象雄王国、吐蕃王国、古格王国等都在此处留下过活跃的足迹,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等多个名响海内的山脉平行排列,也让阿里地区赢得了 " 千山之宗,万水之源 " 之称,名山 " 冈仁波齐 " 正是位于阿里南部的普兰县境内。
特别是作为被誉为被称为 " 新时期雷锋 ""90 年代焦裕禄 " 的驻藏干部孔繁森最后任职的地方,也让这一地区凝结着坚持服务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增进民族团结、迈向共同富裕等我国最朴素、最普世、最诚挚的观念、理想与愿望。
这些无疑也都使得中国人寿进一步确立了不断推动 " 金融为民 " 覆盖与深入、立足广大边疆区域的时代责任与使命,并成为自身探索破解边疆服务难题、完善当地金融生态、提升边疆人民保障水平与生活品质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精神内驱力。
事实上,在多年对于金融服务民生、保险服务普惠的积极践行与思考创新中,中国人寿通过大量的实践积累,也对 " 金融为民 " 的全面性覆盖与差异化经营,构建起自身特有的 " 方法论 " 与 " 实践论 "。
从支持扶贫攻坚到推动乡村振兴、服务 " 三农 ",中国人寿广泛参与全国众多地区的大病保险、专项保障、帮扶互助等项目,帮助各个地区及特殊身份人群抵御风险,有效缓解因身故返贫、因病返贫和因灾返贫等情况。2024 年,中国人寿已参与承办超过 200 个大病保险项目,乡村人口人身保险新增承保人次 2.7 亿、新增保险金额 32.5 万亿、向 463 万人次赔付 158 亿元。
而在阿里地区所在的西藏自治区,中国人寿也已在这个边疆高原区域深耕 18 年,先后推出 " 全家福系列 "" 拉萨全能保 "" 藏乡守护保 " 等 23 款具有当地特色与普惠性质的保障方案,累计为西藏群众提供了超 860 亿元风险保障。
并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绿色能源转型步伐,深入当地的绿色投资项目和相关上下游产业的保障,2024 年险资入藏资金存量规模达到 70.34 亿元,为西藏绿色产业提供风险保障 8.34 亿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风险保障 23.87 亿元。还在不断深入民生帮扶、构建专业特色服务能力中建立了起坚实而专业的人才队伍。
此次开业的阿里分公司,其骨干力量正是中国人寿在西藏当地业务一线的精心培养与选拔,分公司团队也是 100% 由本地藏族员工配置,针对当地农牧民的实际生活特点与保险认知基础,形成 " 马背宣讲队 "" 帐篷保险课 " 等特色方式,使服务既能对接总部专业标准,又能扎根高原民生。中国人寿计划启动 " 高原人才计划 ",每年选派员工赴阿里轮岗,更是展现出对于 " 金融为民 " 走向广阔边疆更新、更多、更深的理解与延申。
3
科技赋能民生服务水平
让更具效率与品质的 " 金融为民 "
走向边疆服务创新发展新局
未来,中国人寿阿里分公司将通过重点开发适应高海拔地区的健康险、意外险产品,解决当地农牧民 " 看病贵、风险抵御能力弱 " 的痛点,带动当地保险深度提升,同步创造百余个就业岗位。
不过也需要看到的是,在以差异化产品经营推动具有当地特色保险服务的同时,阿里地区严苛的自然环境与当地人口密度低、牧民居住分散等情况仍然考验着中国人寿的服务辐射与服务能力。毕竟,即便成功设立了分支机构,但当地金融服务的 " 最后一公里 ",可是显然会远远超出字面上的 " 一公里 "。而这个时候,中国人寿一直以来在科技方面的建设与投入,将成为边疆特殊地区民生保障与 " 金融为民 " 强而有力的赋能。
本身就有着海量的客户,并且来自五湖四海、需求产品各异,这也使得中国人寿有着极强的意愿与动力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海量客户的精细化经营与服务,提升客户的体验与感受,并在业内较早地开展科技化、数字化建设,深入自身经营、管理、服务、运营等维度的全面转型升级。
正是依托强大的技术积累以及对 AI 最新成果的应用探索,中国人寿构建起以拥有近 1.6 亿注册用户的寿险 APP 为核心、直达客户的数字化服务矩阵,打造出为数以亿计的客户提供高质量数智服务、以 " 简捷、品质、温暖 " 为特征的 " 国寿好服务 " 品牌。
2024 年,中国人寿累计服务超 30 亿人次,处理理赔近 2500 万件,核保、保全智能审核率分别达 95.2% 和 99%,理赔时效也保持行业领先。
而这种强大的科技底层实力,也成为精准、便捷、全面、高质量推进保险普惠,将保障覆盖各地区、各族人民,并延伸至偏远边疆每一个人的坚实支撑。
实际上在西藏自治区,中国人寿就已经建立起高效的数字化 " 保险 + 生活 " 生态链,持续优化当地的投保服务功能,并搭建起包含寿险 APP、西藏国寿微信公众号、国寿 e 店销售人员代理赔等在内的数字科技理赔报案渠道矩阵。
以在西藏自治区各级机构布局为支点,中国人寿向分散在广袤高原农牧区的人民创新推动二维码支付的普及应用,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应用工具与赋能体系,这种 " 线上 + 线下 " 相结合的模式,也将大幅改善客户经营等前端体验,还推动销售与服务运营密切联动,使得 " 适藏化 "、" 适老化 "、" 适弱化 " 服务的推广及更为深入、精细的需求洞察与产品创新成为可能。
显然,无论是中国人寿 " 科技 + 服务 " 的优势,以及在西藏自治区的长期探索与科技赋能经验,比如 " 线上 + 线下 " 的牧区移动支付推广等,都将在阿里地区得到更深入、更鲜明、更因地制宜地推广与复制,成为打造 " 高原特色保险服务样板 " 的关键赋能,并为进一步参与当地旅游产业保险、特色农牧业保险等项目开发——例如为冈仁波齐转山游客提供专属意外险,为藏西牧民提供高原综合保障险等,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而一个以金融力量赋能阿里 " 旅游 + 生态 + 农牧 " 特色产业体系建设、从渤海之滨到冈底斯山脉保障全覆盖、连接沿海到内陆再到边疆、集全面普惠与差异化特色为一体的中国人寿 " 金融为民 " 新格局,也在此时开始释放出新的活力与动能。
这也生动而鲜活地展现着,民生与责任、服务国家大略大局与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既是 " 跳出保险看保险 ",又是保险最为核心的属性。同时,这也正是中国人寿几十年来始终如一的道路、品质与精神本质。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 站 | 快手 |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