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央视网 22小时前

这些“教科书式执法”视频为何火遍全网?

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间

交通执法是维护秩序、守护安全的

关键防线

今年以来

上海交警一系列交通事故处置视频火爆网络

被网友称为 " 教科书式执法 "

戳视频

一起看看交警执法的正义时刻

电动车突然变道与左转弯汽车相撞

责任在谁?

6 月的上海,午后的钦州南路与虹漕南路路口车流量依旧很大。突然,一辆电动自行车与一辆左转弯的越野车发生了碰擦。接到报警后,交警迅速抵达现场。此时,送外卖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满脸委屈,坚称是越野车 " 追尾 " 自己,要求对方承担全部责任。而越野车驾驶员则一脸焦急,反复解释自己是正常左转弯,是电动自行车突然变道才导致事故发生。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交警支队民警 陆士超:是机动车驾驶员报的警,但后来外卖员说有急事要先去送外卖。之后我把他们约到另一个执勤岗亭,一小时后外卖员也到了,他挺守信的。他和我说,好像是机动车追的尾,我马上给他看了路面监控,对这个事故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准确判定事故责任,不仅关乎双方当事人的权益,也关乎交通秩序的维护和法律的公正。于是,陆士超一面安抚双方情绪,一面有条不紊地展开调查。

公共场所视频画面清晰地记录下了事故发生的全过程:电动自行车在路口右转弯时,未在非机动车道行驶,而是突然闯入机动车道,恰好与左转弯的越野车相撞,碰擦点在电动自行车的尾部。

陆士超结合车辆的行驶轨迹和碰擦位置,进一步验证了公共场所视频所呈现的事实。经过交警一番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终于意识到自己对交通规则的误解。他的态度从最初的强硬辩解,最终转变为接受处理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七项规定,在没有方向指示信号灯的交叉路口,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行人先行。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机动车让左转弯车先行。

警方介绍,由于左转车辆行驶路径更长,需要横穿对向车道,风险更高。而右转车辆在没有箭头灯的情况下,通常不受红绿灯限制,而左转往往需要等绿灯,因此右转车应主动让行。这起事故中,电动自行车作为右转弯的车辆必须观察左侧来车动态,让左转弯的车辆先行。并且电动自行车如果没有驶入机动车道,根本就不可能和越野车发生碰擦。最终交警认定,电动自行车全责。

陆士超:外卖员的公司给他买过保险,我帮他们做了事故的简易认定,指导外卖员到时候通过外卖平台的保险走赔偿。

被认定全责,电动车驾驶员却有异议

怎么办?

数据显示,2024 年以来,上海涉非机动车亡人事故占全部亡人交通事故的 69.3%,其中违反交通信号通行、未按规定让行和超速是导致事故的三大主因。在另一起交通事故中,一名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在左转弯时与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发生碰撞,交警赶到现场后,认定电动自行车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然而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却情绪激动,坚称自己没责任。

今年 2 月,在上海街头,一名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在左转弯时未靠路口中心点右侧行驶,并且闯入了机动车道。交警结合现场勘查,判定这名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然而,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对这一结果表示难以接受,于是就出现了执法记录仪中的那一幕。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杨吉赶到事发现场后,只见一辆机动车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停在路中间,电动自行车被机动车撞倒在地上。

为了不影响交通秩序,杨吉让两名驾驶员把车辆挪到路边,迅速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查看。

之后,杨吉仔细查看了车辆的碰撞痕迹,认真听取双方驾驶员的陈述。

杨吉:这个女同志当时的情绪有点激动,她觉得自己在前面开,为什么机动车没有让自己,但对于机动车驾驶员来说,车辆左转弯后会产生视线盲区,无法及时观察到右侧是否有非机动车违规、占道驶来。

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大声辩解,坚称自己没有责任,而机动车驾驶员则一脸无奈,表示自己正常行驶却遭遇碰撞,感到委屈。

杨吉:我们首先还是要以原始的事故现场的定位作为判断的准则,现在很多驾驶员安装了行车记录仪,这为事故定责和判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依据。

结合现场勘查后,杨吉心中已有了判断。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在左转弯时没有靠路口中心点右侧行驶,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杨吉:按照常理来说,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同时左转,是没有冲突点的。根据双方发生事故的路口位置和双方的碰擦部位,我初步判断是电动自行车在左转弯的时候没有靠道路中心点右侧来通行,所以它的行驶路径和左转弯的机动车产生了冲突,在冲突点上双方就发生了碰擦事故。

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他肯定有错,我(毕竟)在他前面。

面对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辩解,杨吉没有不耐烦,而是结合交通法规和现场道路情况,为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分析事故原因。

杨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当场判定电动自行车驾驶员需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然而,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对这一判定结果却十分不满,情绪愈发激动。

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坚称自己无责,杨吉耐心解释:"那么你为什么不能确保自己安全,把命交到他人的手上?你为什么非机动车开到机动车道上呢?你让他来避免你的危险,你先想一想你讲的这个话逻辑对不对。你是在最右侧的非机动车道,你跨了一条直行车道,开到左转弯车道前面来,你来一句驾驶员要确保我安全,讲得过去吗?我很明确地告诉你,你全责。"

一连串的反问,逻辑链条环环相扣,直指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违法行驶的核心。在清晰的法理面前,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一时语塞,无法辩驳。此时,围观市民也纷纷劝说这名电动自行车驾驶员。

杨吉:不要老想着自己的车有损失让人家来赔,那么他的车有损失谁又来赔?交通事故是讲对错还是讲损失的?如果说你要讲损失,那发生事故车子坏了,驾驶员赔点就结束了,那还报警干什么呢?

面对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可能还在纠结车辆损失赔偿时,杨吉再次以透彻的分析纠正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错误认知,一番话点明了交通事故处理的核心是责任认定,而非单纯计较损失多少,最终让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主动配合责任认定,赔偿对方一千元的车辆损失。

杨吉:作为一线执法民警来说,定责还是以事实和交通法规为准绳、为依据的。我们需要用比较平和的语气,比较浅显易懂的道理,将法律法规、双方的过错行为给双方当事人讲明白,讲通透,让当事人理解。也是让他们知道,这一次可能是侥幸没有出危险,但是下一次可能就不能保证,所以还是要自己注意避免事故的发生。

判定责任,重要的是要让当事人理解交通法规,提高安全意识。每一次执法,都是一次普法的机会。

三轮车 " 贴脸 " 连续抢道酿事故却不认罚

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最基础的原则是 " 以事实为依据 "。在另外一起早高峰事故中, 三轮车驾驶员不仅违法变道,还试图用 " 机动车有保险就该担责 " 的歪理逃避责任。

2 月 6 日早上 8 时 30 分左右,上海市静安区宝昌路与中兴路交界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任性地在机动车前方 " 贴脸 " 变道,与机动车发生了碰擦。

当天早上 8 时左右,刘先生驾驶三轮车在宝昌路行驶,接近中兴路路口时突然向左驶入机动车道,机动车驾驶员根本来不及反应,两车瞬间发生碰擦。交警李喆仁、杨一凡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处置。交警首先对事故现场进行了仔细勘查,包括车辆的碰撞痕迹、行驶轨迹等,同时向双方当事人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

在调查过程中,三轮车驾驶人刘先生一开始坚称自己只是正常直行,没有任何违法行为,是机动车驾驶员没有注意观察才导致碰擦事故。然而,交警通过调查,还原了事故的真相。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 李喆仁:我们调取了当时的监控视频,发现非机动车在行驶过程当中有向外变道,然后大幅度往外借的动作,直行和转弯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但是两种驾驶行为都是有违法情况产生的。

正常情况下,在未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非机动车应在右侧 1.5 米内通行,而刘先生驾驶三轮车在未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突然左转抢道侵入机动车道,违反了交通规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并且刘先生连续变道,没有给机动车足够的反应时间,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

在认定刘先生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后,交警的执法工作却并没有结束。此时,刘先生的朋友在一旁突然提出不合理要求,称机动车有保险就该替他们承担全责,交警杨一凡立刻予以驳斥。

李喆仁 :在这起事故当中,非机动车方对于交通法规的理解比较浅薄,所以我要在现场对他做法治宣传,然后要对他进行解释工作。

最终,交警认定在这起事故中三轮车驾驶员刘先生负全部责任,他不仅要赔偿对方的车辆维修损失,还因其交通违法行为,被依法处罚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政治处科长 朱晓明:交警在处理交通事故的时候要做到的是公平公正,而不是 " 谁弱谁有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到情理法的各种结合,通过民警合理的释法说理,让当事人能够明白执法背后的意义。

这些看似普通的执法场景,被网友称为 " 教科书式 " 执法。这一系列执法案例的背后,不仅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生动实践,还有一套完善的执法体系和先进的执法理念在支撑。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市公安局积极构建 " 专业 + 机制 + 大数据 " 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在执法专业能力提升方面,收集整理一线交警执法执勤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制发相应的执法指引,为交警多重场景执法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参考范本。此外,在执法监督方面,也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执法公正、透明。

朱晓明:民警既要懂业务,又要敢执法,让当事人能够理解交警执法背后的意义,能够遵守交通法规,安全平安出行。

(总台央视记者 张李彬 陈风辛 李旭晨)

从天而降,杀伤力堪比锋刃!如何消除这个 " 空中隐患 "?

" 夏练三伏 " 减肥减脂更有效?出现这些症状立刻停下来

监 制丨李绍飞

编 辑丨应凰

审 校丨寒冬

来 源丨央视新闻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