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从“娃哈哈”到“宏胜”:宗馥莉执掌下,娃哈哈变成宏胜代表着什么?

宗馥莉要做 " 自己的娃哈哈 ",多家娃哈哈关联公司更名 " 宏胜 " 系

近期,据新浪新闻报道,宗馥莉名下多家名称含 " 娃哈哈 " 的企业完成工商变更,正式启用 " 宏胜 " 作为新名称。

据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显示,贵阳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成都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巢湖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等已完成名称变更手续,标志着宗馥莉在接手娃哈哈集团核心业务后,启动了品牌体系的战略调整。

此次更名涉及的企业均为宗馥莉直接管理的生产型实体。公开资料显示,宗馥莉名下关联 210 余家企业,其中 200 余家处于存续或开业状态,她在这些企业中多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 宏胜 " 品牌与宗馥莉职业生涯密切相关——自 2007 年起,她担任宏胜饮料集团总裁,带领该公司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百亿的全产业链饮料生产企业,主要承接娃哈哈产品代工业务。

此外,这次更名发生在宗馥莉全面接管娃哈哈集团核心业务的关键时期。将生产型企业统一纳入 " 宏胜 " 品牌体系,有助于厘清娃哈哈集团内部的品牌架构,实现 " 娃哈哈 "(终端品牌)与 " 宏胜 "(生产制造)的专业化分工,提升运营效率。

2024 年以来,宗馥莉已相继接任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并持有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 29.4% 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在她的领导下,娃哈哈集团 2024 年营收回升至 700 亿元区间,重回历史巅峰水平,显示出强劲的经营复苏态势。

同时,此次更名发生在宗庆后去世后的权力过渡期,既是对宗馥莉个人管理体系的确认,也标志着娃哈哈从 " 宗庆后时代 " 向 " 宗馥莉时代 " 的战略转型加速。

值得关注的是,宗馥莉近期面临家族内部争议,被三名自称 " 同父异母的弟妹 " 在香港及杭州法院提起诉讼。如何平衡家族关系与企业治理,将是宗馥莉执掌时期的重要课题。

在快消品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保持 " 娃哈哈 " 国民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发挥 " 宏胜 " 的制造优势,将是对这位 " 创二代 " 领导者的长期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