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对日本车企在北美市场的实际竞争力造成打击,意味着日本车企失去在全球最后的堡垒。
美国自 4 月 3 日起,对所有非美国生产汽车征收高达 25% 进口关税,此举对日本汽车制造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毕竟日本一直将美国视作最重要盟友,被一些媒体认为在此次关税措施中 " 受伤最重 ",在多个层面受到严重冲击。
为了应对这项高关税政策,日本车厂纷纷采取降价策略,在 6 月销往美国的日本汽车价格崩跌近 20%,创下 9 年来最惊人跌幅。
美国财经媒体报道,日本央行(日银)于 7 月 10 日发布一份企业商品价格报告。报告指出,以上(6)月合约货币来计算,运往北美地区的汽车出口价格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挫 19.4%,为 2016 年以来最大跌幅。
然而,这项策略也引发外界对于这些车企获利能力的担忧,以及他们是否有能力持续提高员工薪资,而薪资上涨,是日银评估通胀目标时所考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汽车关税让 " 盟友 " 有多伤
虽然日本首相石破茂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位访问白宫的亚洲领导人,但特朗普 7 日发出的首批关税信函中,美国将在 8 月 1 日起对日本输美商品征收 25% 关税,这粉碎了日本对于两国间 " 特殊关系 " 的幻想,两国同盟关系已经显现出裂痕。
" 汽车关税对日本经济影响极大 "," 日本在投资和就业等方面对美国经济作出很大贡献,美国这样不加区分对所有国家一律加征汽车关税真的合适吗?" 石破茂表示。
目前美国是日本最大出口市场,日本是除墨西哥之外对美汽车出口额最大的国家。数据显示 2024 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超过 6 万亿日元(1 美元约合 150 日元),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近三成。
同时,由于汽车产业关联众多行业,日本国内钢铁、流通、销售等相关产业也将受到打击,涉及就业人数多达 558 万。瑞穗研究与技术公司调查部主任小野亮表示,如果 " 汽车关税 " 长期化,日本经济将面临空心化风险。
日本车企还在此次汽车关税中受到海内外双重打击。
美国是日本汽车产业的最大出口市场,这不仅包括日系车企从日本国内向美国出口的汽车,由于日本车企在墨西哥、加拿大等地布局了大量产能和供应链,这些工厂的对美出口都将受到影响。表面上看,墨西哥虽然排在对美汽车出口首位,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日本汽车厂商贡献的。
丰田、斯巴鲁、日产、马自达、三菱汽车和本田进口到美国的数量分别为 60 万辆、30 万辆、20 万辆、20 万辆、10 万辆和 1 万辆。丰田和本田在加拿大、墨西哥也有工厂,这些工厂很可能受到新关税的严重影响。
以平均每辆汽车 4.5 万美元的价格计算,美国进口汽车的价值将超过 3300 亿美元,而美国的进口关税可能会对销售价格和汽车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关税每年将给美国带来约 1000 亿美元的税收收入,而出口国则会因此陷入经济衰退、其相关产业会遭受重创。
对此,石破茂也 " 低头 " 回应道," 美国制造的左舵、尺寸庞大且高油耗的汽车在日本没有市场,我们将与美国协商如何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并引入日本,同时兼顾日本的安全标准。"
瑞穗银行商务解决方案部主任研究员、汽车问题专家汤进指出,汽车关税无疑将使日本汽车产业面临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的难关。这不仅是对整车企业的打击,整个供应链都将受到很大影响。
带来灾难性后果
随着美国关税的全面来袭,日本车企的市场格局将雪上加霜。
根据高盛预测,截至 2026 年 3 月的财年,丰田营业利润将下滑 11%,本田将下滑 23%,日产将下降 66%,马自达将下降 34%。
高盛估计,美国进口汽车的价格可能会上涨 5000 至 15000 美元,即便是美国制造的汽车,由于使用了外国制造的零部件,其成本也可能上涨 3000 至 8000 美元。
东海东京情报实验室高级分析师杉浦清治估计,这些关税加起来意味着,日本前六大汽车制造商将额外支出 114 亿美元。
在日本汽车制造商中,日产和马自达预计将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日产约 35% 的美国销量依赖于墨西哥出口,马自达则近 30% 依赖于此。这两家公司还从日本向美国出口产品。
摩根大通分析师岸本明称,日本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面临约 4.46 万亿日元(约合 294.4 亿美元)的潜在损失,其中马自达和斯巴鲁等依赖进口车辆的企业最为脆弱。
鉴于丰田汽车的韧性及强劲的基本面,摩根大通将其视为首选,而铃木汽车和五十铃汽车公司在中端制造商中也颇受青睐。
在另一种更为极端的情景中,日本汽车制造商无法或者干脆拒绝提高价格以弥补销量下降带来的损失。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并导致以下对营业利润的冲击:丰田损失 5700 亿日元,本田损失 3500 亿日元,日产损失 1300 亿日元,马自达损失 600 亿日元。
这还只是开始,除了上述对整车出口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之外,包括零部件制造商在内的跨越多个国家的供应链都会遭受关税的冲击。
三菱日联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小林新一郎表示,不仅仅是大型汽车制造商在为此担忧。为汽车提供零部件的小型和中型企业,以及提供钢铁和半导体的行业,还有销售汽车制造设备的行业,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日本仅在汽车和零部件方面就将承担 110 亿美元的关税负担,墨西哥在该领域的负担将达到 451 亿美元。但零部件制造商正在努力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汽车制造商。电装管理层表示,希望关税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因美国企业减税和墨西哥比索走软的可能性而得到缓解。
业内人士指出,日系车企不分派系抱团取暖、联手重构供应链将是不得已的选择。此外,关税政策也加速了全球汽车供应链重构。
现代等车企已启动 210 亿美元在美建厂计划,而日本受制于电动化转型迟缓(纯电车型占比仅 7%)和零部件本土化率不足等问题,在产业变革中处于被动地位。这场关税风暴不仅暴露日美同盟的脆弱性,更预示着全球汽车产业将进入以贸易壁垒为特征的新竞争周期。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