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北方网 昨天

蓟州区打造新一代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科技“利器”让防灾救灾“智”在必胜

入夏以来,蓟州区连续出现降雨,作为我市唯一的山区,防范应对不容有失。

每逢降雨,蓟州区应急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紧盯前方电子屏幕,不放过任何细节,根据上面的实时显示掌握全区防汛动态。这是蓟州区打造的全市首个多灾种联动应急指挥平台,让科技真正冲在防灾救灾第一线。

一屏联动 秒级响应

智慧中枢实现全域精准调度

蓟州区打造的这个新一代应急指挥调度平台,通过整合腾讯云技术、搭载卫星基地台和数字中继台,构建起有线、无线、卫星 " 三位一体 " 的应急通信网络,实现与全区 139 个单位和相关部门的秒级互联。

" 平台真正实现了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 蓟州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汪洪福说。

为打破信息孤岛,蓟州区将全区 27 个景区、180 路林业高点监控、76 家重点危化企业及交通枢纽等 11000 余路关键点位监控资源接入该平台,实现了突发事件现场图像的快速回传,彻底打通了应急指挥 " 最后一公里 "。今年入汛以来,平台发出 8 次下穿地道紧急封控排水预警,保障了群众安全出行。

科技赋能不仅要看得见,更要用得好。除应急指挥外,该平台还具备数据分析功能,整合气象、地质、水务等各类数据资源开展辅助分析。今年以来,蓟州区借助该平台已累计处置 3 起险情。特别是近日强降雨防范过程中,该平台预测出重点风险区域,为人员转移和防范应对提供了数据支持。

通信筑基 硬核保障

极端环境下打通 " 生命线 "

山区应急,通信就是 " 生命线 "。日前,蓟州区在防控今年首场强降雨过程中,该平台让预警信息直达各村,为全面做好雨前检查转移避险提供了信息支撑。

为全面提升基层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蓟州区通过该平台为基层统一配置应急视频调度系统,与各村建立直联机制建成 " 区—镇—村 " 三级信息网络,还建立起覆盖 5000 人的应急管理短信发布平台,更为 13 个重点乡镇配备了应急叫应终端。

通过这一应急视频调度系统,蓟州区实现了从 " 层层转达 " 到 " 秒级响应 " 的转变,预警信息直达各村的时间从原来的 30 分钟缩短至 1 分钟,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据别山镇镇长张丽娟介绍,在最近的一次强降雨预警中,该镇不到 1 分钟就完成了全部 50 个村的预警通知。

实战淬炼 迭代升级

智慧系统通过大考检验

该平台的功能绝不仅限于防汛,今年 " 五一 " 假期,其在旅游应急调度等场景中的功能就已得到实战检验。

5 月 3 日 10 时许,系统监测到蓟州区津围北二线潮玩谷路段出现严重拥堵,车辆滞留长达 1.5 公里。

蓟州区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时调度交警、交通、属地政府等部门联合处置,通过现场交警指挥、引导车辆分流等措施,仅用 15 分钟就恢复了道路畅通。整个过程通过指挥中心大屏实现可视化指挥,拥堵路段实时画面、处置进展、车流变化等情况一目了然。

蓟州区应急管理局局长王宏伟说:" 通过采用‘条块结合’模式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布控资源,该平台在旅游线路、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专业模块中已实现业务联动,真正做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

据了解,该平台每年都会进行更新升级,最新数据显示,防汛子系统已接入水库塘坝、地灾隐患点、山洪沟等地数据,最近新增 265 个高点监控点位和 7 座火险因子监测站,进一步织密了全区的安全防护网。

在通信保障方面,蓟州区重点强化 " 三断 " 极端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建设。目前全区已为 27 个乡镇(街)配备卫星电话 110 台、北斗终端 359 台、应急叫应终端 95 台等应急通信设备,保障关键时期通信畅通。

" 以前预警要一级级下发,经过去年‘ 8 · 10 ’特大暴雨后,我们总结经验,全面加强‘三断’通信保障。" 王宏伟说," 我们构建的这一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

从万路监控到智能终端,从数据分析到精准预警,蓟州区正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应急管理新格局,为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 蓟州经验 "。(记者 徐杨)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