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新疆艾比湖湿地生态守护者:多年守护见证万羽归巢

中新网乌鲁木齐 7 月 7 日电 ( 陶拴科 吕怡欣 ) 清晨 9 点,高文家背起望远镜,独自走上艾比湖鸟岛的巡护小道。就在 30 多年前,这里因连续干旱几乎成了 " 白色荒漠 ";如今,芦苇摇曳、鸟鸣再现,重现生机。

作为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林业管护站的站长,高文家每天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查看新近冒出的芦苇和鸟类巢穴。这些不起眼的变化,正是这片湿地悄然复苏的信号,也是他和同事们十余年生态修复的亲历与见证。

守护与责任的起点

艾比湖位于新疆精河县城以北 35 公里处;西与北疆铁路精河到阿拉山口段相邻,向北行 35 公里,即到阿拉山口;东为甘家湖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也是干旱区珍贵的湿地生态系统。艾比湖像一道天然屏障,有效阻挡阿拉山口强劲的风沙侵袭,减缓荒漠化进程,保护周边农田和居民区。

2012 年,高文家来到鸟岛林业管护站工作。彼时的艾比湖,水域面积逐年缩小,湖边芦苇渐稀,盐碱地裸露。曾经有着 " 鸟类天堂 " 美誉的艾比湖,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 那时候,站里只有几个人,一年四季最多的活就是巡湖、清点鸟类、记录植被。" 高文家回忆," 有时候,看着一大块芦苇地干枯,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作为管护站的年轻成员,他慢慢意识到,守护艾比湖,不能只靠简单的巡查和记录,更需要科学的生态修复和试验。

危机下的生态警钟

" 刚去艾比湖湿地工作时,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让湿地恢复生机,从哪些方面入手。" 高文家说。

当时,由于上游灌溉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锐减,湖泊面积由 20 世纪 50 年代的 1200 多平方公里,缩减到不足 400 平方公里。湖水盐度升高,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

" 最明显的变化,是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减少。" 高文家说,白鹤、黑鹳、天鹅等珍稀鸟类,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但随着湿地萎缩,鸟岛上的鸟巢越来越稀疏,甚至一些曾经常见的鸟类也几乎销声匿迹。

盐碱化问题更让高文家忧心。湖区原本的芦苇、柽柳、苦豆子等耐盐碱植物逐渐退化,裸露出湖底沙土。" 风一刮就顺着风力形成沙尘暴,越刮越远。"

科学与坚守的湿地试验

2007 年,艾比湖湿地被正式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文家所在的鸟岛林业管护站,成为区内生态修复和试验的 " 前沿阵地 "。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工作。

" 我们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试着把芦苇、柽柳等原生植物种回去。" 高文家和同事们顶着烈日,挖沟种植芦苇苗。由于土壤盐碱度高,成活率极低。第一年,2000 株芦苇苗,存活的不到 200 株。

" 那时候很沮丧,但也逼着我们去找原因。" 高文家说,为了适应高盐环境,他们开始尝试本地品种的选育,并引进更耐盐碱的柽柳、红柳、沙拐枣等灌木。与此同时,他们还与新疆林科院、塔里木大学合作,探索盐碱地的改良办法和灌溉技术。

植被试验并非一帆风顺。高文家和同事们发现,单纯依靠引种很难改变土壤环境。为此,他们尝试挖设小型引水渠,引入外源淡水,降低表层盐分,还利用地膜覆盖、沙障等方式,减少蒸发量,让土壤保持一定湿度。

" 最难忘的是连续三年干旱,芦苇几乎全军覆没。" 高文家说,但他们没有放弃,继续摸索。后来,随着上游生态补水的逐步实施,湖区水位回升,芦苇和灌木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70 周年。七十年来,新疆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取得历史性进步。以艾比湖为例,十多年来,这片湿地的生态修复成效尤为显著,湖区水域面积稳定在 400-600 平方公里,湿地植被覆盖率从不足 20% 提升到 35% 以上。芦苇、柽柳、芨芨草等本地植物恢复生长,大片盐碱地披上绿色新衣。

最让高文家欣慰的是鸟类数量和品种的回升。根据管护站近三年的监测数据,艾比湖湿地鸟类种数已恢复到 200 多种,候鸟迁徙高峰期,成千上万只赤麻鸭、天鹅、红嘴鸥在湖面翱翔。消失多年的白鹤、黑鹳也再次现身。

近二十年来,新疆加强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广节水灌溉,避免对湿地水源的过度利用。同时,划定湿地保护区,开展湿地恢复工程,严格限制湿地周边的开发活动。

特别是塔里木河经过 25 年的综合治理,下游的植被面积从 2000 年的 830 多平方公里增加到 2023 年的 1790 多平方公里。不仅植被增多,植物种类也从治理前的 7 种增加到 26 种。以前难得见到的水鸟和黄羊等野生动物,也重新回到这里。

艾比湖湿地的变化,也是新疆生态改善的生动例子,反映了新疆湿地整体向好的趋势。同时,高家湖湿地、昌吉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博斯腾湖和赛里木湖等,也通过科学管理和生态修复,水质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从干旱盐碱化蔓延到湿地重现生机的巨大转变,艾比湖湿地的生态修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70 年来生态保护进步的缩影,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 ( 完 )

从 " 勒肉 " 到 " 锁喉 ",女装何苦为难女性?

大范围闷热天气持续,还要热多久?

捡到身份证怎么办?律师:交给公安机关最稳妥

" 贵州省汤 " 终于火了!减脂神器还解暑,强烈建议你试试

5 种家常菜堪比 " 人参 "!推荐这样吃

"Z 世代 " 邂逅中医药夜市 古老 " 本草 " 焕发青春活力

跟着热剧去旅行!这些城市的 " 剧中同款 " 卖疯了!

电商平台差评区里充斥各种夸夸帖 谁在操控舆情?

如何打造持续引人的中国乡村旅游?

全世界爱唱爱吃的 " 茉莉花 ",60% 来自这里

收藏!被毒蛇咬后保命指南

美国 " 大而美 " 法案让谁 " 美丽 " 代价几何?

翻跟头、耍长鞭……这届毕业典礼 围观师生花式 " 整活 "

去蚊子多的地方,尽量别穿红色橙色!

被骗至缅甸模特已获救 带你识破这些海外 " 高薪工作 " 陷阱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到底有哪些 " 坑 "?

英国王妃凯特谈抗癌经历:必须 " 勇敢面对 "

关税升天,烟花坠地 | 新漫评

香港民众送别山东舰航母编队

察尔汗盐湖碧绿宛如翡翠

国内 2000 余选手朝天吼上演 " 浪尖争锋 "

盛夏苗寨云雾缭绕景如画

海南万宁:这个夏日去感受浪尖上的热带狂想

" 飞阅 " 耕地之美 被这片风光治愈了!

新疆博乐:全网刷屏的赛湖已开启夏日 " 撞色

福州软木画:无声的诗 立体的画

评论

顶部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