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ZAKER陕西 14分钟前

胡国庆:记录时代变迁 100 个关键词(36)黄土地

1991 年 陕西横山

黄土地沟壑纵横,到处是黄土圪瘩,百姓大都住窑洞,寻找人家有点费事,不像城里单元房一目了然,发个定位很快就能找到。

1995 年 陕西长武

但要了解黄土地地质结构就很容易找,因为大点的堡子都建有门楼子,农家门前会栽一棵大树,看上去非常醒目,这是黄土地特色。

1995 年 陕西长武

有关门楼子传说很多,随便拉出几个老汉都能给你讲上几天几夜,因为在关中这片黄土地上人杰地灵,曾发生过许多故事,不然,十三朝帝王咋会在这里建都?

1990 年 陕西咸阳

黄土地风土人情非常浓厚,这里的男人的确称得上是个大老爷们。

虽然早期念过书的人不多,但在家里说话那绝对算数,不是野蛮粗暴,而是正儿八经的男子汉。

1992 年 陕西陇县

这么说吧,即使地动山摇,爷们绝对会用自己的生命顶上去保护好家人,哪怕累死在田间地头也不会有丝毫退缩,婆娘和娃特有安全感。

所以,姑娘都愿嫁给黄土地汉子,认为这才是爷们。

1992 年 陕西陇县

黄土地爷们平时话不多,但从地里回来那可不得了,婆娘跑得比兔子还快,赶紧拍去身上尘土,转身就钻进灶房忙活了。

爷们往炕头一躺,嘴里叼着旱烟袋闭目养神,就等着婆娘把饭菜端到炕头。

1993 年 陕西咸阳

一旦婆娘回娘家了,爷们哪怕饿肚子也懒得下灶房,觉得掉了身价。

于是,婆娘出远门一定会提前蒸好馍,叮嘱碗筷放在哪?生怕爷们给饿着了。

1992 年 陕西志丹

有婆娘闹别扭,抓住爷们这个坏毛病,就是不给做饭,爷们饿上几顿就老实多了。

1992 年 陕西咸阳

黄土地爷们还有个特点,特别恋家,平时懒得出远门,认为只要守着一亩三分田不饿肚子就行,你要指望他去外面闯荡江湖,好像欠了点。

1993 年 陕西长武

黄土地百姓大都住窑洞,这是受自然环境影响,因为这里缺水,树木生长慢,不宜建造房屋。

但这里的土质坚硬,非常适合挖窑洞。居住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性格,形成了特有的黄土地风俗习惯。

1995 年 陕西旬邑

黄土地百姓说话嗓门特别高,就像打雷一般,因为窑洞土墙厚、隔音好," 音量 " 小了就听不见,并且发音特简练,甚至懒得说,只点头。

比方有人问路,只见老汉下巴颏往前一顶,意思是继续往前走;如果仍不明白,嘴里顶多蹦出两个字 " 端走 "。

1990 年 陕西长武

黄土地把老婆叫婆娘,听上去总觉得不雅,但这里的人都这么称呼也就习以为常,很少听哪个把婆娘叫夫人、太太什么的。

1991 年 陕西横山

住在地窑里的人家,一般会把茅房修建在外面,有个十几二十米距离,这样干净卫生,给地里上肥也方便。

1997 年 陕西横山

因为茅房不分男女,快到跟前时会故意咳嗽一声,一旦里面有人,同样会咳嗽一声,这不是暗号,意思是有人蹲坑。

如果听见碎娃声,大人就会啰嗦几句:" 碎怂得是吃撑了,赶紧些!"

1995 年 陕西长武

农户串门,通常是站在窑顶大吼一声,窑里的爷们听见后,赶紧给婆娘使个眼色,意思是去开门。

主家只要听见声音就知道是谁,外人哄不了他。

1995 年 陕西长武

黄土地百姓不管在啥场合,哪怕是深更半夜,见面先问候:" 吃了吧。" 进门后就两个字:" 上炕。"

这里说的上炕,就像城里人指坐在沙发上是一个意思。

1993 年 陕西陇县

由于黄土地缺水,农户家很难见到 " 茶海 ",也没沏茶习惯,遇到家里来客,主家会把旱烟袋扔过去,对方吸上一锅,爷们瞅婆娘一眼,灵光的婆娘就知道大老爷们有话要说,转身就会带着娃离开。

1995 年 陕西长武

有一次我在老乡家采访,见村长来谈点事:" 明个(明天)叫你婆娘把手术做了。"

男主人满脸不高兴," 娃还没断奶,做个球?" 村长说他把话捎到就行,转身就走了。

婆娘赶紧跑进窑里,问宅基地的事谈的咋样?爷们说:" 刚想问,这怂可跑了。"

1994 年 陕西陇县

黄土地人家招呼远方来客,女性通常不上炕,只有长者才有这个待遇。到了饭点,窑里传来上酒令。

1990 年 陕西志丹

听到家令,婆娘开始忙乎开了。不一会儿,几样子下酒菜放在托盘里。

托盘和棋盘大小差不多,下酒菜全摆放在上面,来客酒过三巡喝的差不多了,婆娘开始下臊子面。

1995 年 陕西长武

在饮食习惯方面,黄土地和江南有很大区别,你要指望黄土地婆娘整上几道像样佳肴真难,因为当地人以面食为主,很少炒菜,顶多整几道凉菜下酒。

1993 年 陕西陇县

但婆娘擀面功夫可不一般,一大早起来,撸起袖子就开始折腾这碗面,关中有句老话:" 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 可想,这碗面有多么筋道?

1990 年 陕西兴平

黄土地百姓不吃狗肉,很少听人说 " 狗 - 日的 "" 狗养的 ",却经常把 " 驴日的 " 挂在嘴边。

这与农民犁地有关,每当牲口不听使唤,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反正驴听不懂。

1992 年 陕西陇县

但狗不会犁地,哪怕天天给它吃棒棒糖,仍改不了吃屎,城里人是当宠物养,每天陪伴主人消除寂寞。

乡村很难见到有人牵着宠物遛弯,有些困难人家,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去养狗?再怎么说,人比宠物重要得多。

1994 年 陕西长武

黄土地百姓很少骂街,更难见到打锤,即便婆娘骂仗,爷们气汹汹地跑来,感觉一场你死我活的硬仗就要开打了。

1992 年 陕西陇县

其实爷们跑来是训斥自家婆娘,就三个字:" 往回走!"

黄土地婆娘都知道爷们发火了,没哪个敢违背,嘟囔几句就走了。

1996 年 陕西长武

一旦两个爷们大骂一通,这可不得了,立马操家伙,指着对方鼻子大吼:" 驴日的,再敢骂一句!"

关中爷们这句话份量很重,如果你力量压不倒对方,那就赶紧走,这可不是闹着玩。

1994 年 陕西长武

如果两个爷们针锋相对那就有好戏看了,可不像婆娘抓头发、拽衣服那么温柔,不拼个头破血流誓不罢休。

爷们干起来才不管你娃娃惊叫,还是婆娘跪地求饶。

看这架势,要是国足这帮爷们能争口气,敢像 " 西北狼 " 这样玩命,或许早就冲出亚洲了。

1992 年 陕西志丹

其实爷们很难打起来,村里长者很快就会出面,指着两个男人大吼:" 不要命,往死里打!" 黄土地老汉说话很有意思,经常是倒过来说。

此话可管用,年轻人不敢多看长者一眼,灰溜溜地跑回家了。

黄土地百姓特讲家教,长者说话那就是天命,谁都不敢违背。

1994 年 陕西陇县

受气爷们回到家开始耍威风了,并非是拿婆娘和娃撒气,而是把牲口从圈里吆出来狠劲地抽打:" 驴日的,还敢较劲,老子和你没完 ……" 较过劲后,心情才平静了下来。

1991 年 陕西志丹

我的老家就在黄土地,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的百姓世代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着希望。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黄土地百姓从不退缩,凭借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黄土地上书写着世代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黄土地儿女在这片土地上奋斗、扎根、成长。

1995 年 陕西长武

来源 / 草根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