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4小时前

特斯拉 FSD 在华难落地催生灰色产业链:山寨版安装仅需几百元,官方警示“改装会影响整车质保服务”

" 开挂的特斯拉,开车不用扶方向盘,取消了‘脱离方向盘时系统的警告提示声音和强制退出辅助驾驶’的功能,3.2 万元增强辅助驾驶免费用。" 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简称每经记者)在电商平台发现,对于官方售价高达 3.2 万元至 6.4 万元的特斯拉增强辅助驾驶(EAP)和智能辅助驾驶(FSD)功能,一些电商平台却以几百元至千元不等的价格热销可破解多项功能的改装模块。

其中,一款名为 " 特斯拉多功能模块 " 的商品累计销量已达 6.9 万件。评论区不乏 " 真正解放双手 "" 开车不用扶方向盘 " 等好评。

这些改装模块,到底破解了特斯拉哪些功能?有改装车主还向记者讲述了改装后发生的惊魂事件。开车无小事,车主们为何还要冒险将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山寨改装模块?

1

特斯拉智驾模块

山寨改装很 " 火爆 "

在多家电商平台上,搜索 " 特斯拉 AP(基础辅助驾驶)免打扰 "" 多功能特斯拉模块 " 等关键词,可找到近百条相关商品。售价仅几百元的山寨产品,普遍打着 " 几百元享受万元级自动驾驶体验 " 的旗号进行推销。

电商平台商品页面截图

一些商家发布的短视频,明确宣称可以 700 元搞定特斯拉 EAP+FSD 部分功能。

商家的宣传页面截图

" 花几百元就能得到几万元的增强辅助驾驶(EAP)体验,这种模块都是与官方匹配的。" 一位专门售卖山寨特斯拉智驾改装模块的商家向每经记者表示,这类模块目前销售火爆,全国范围内都能提供 " 无损安装 " 服务。安装后,可解锁 "AP 免打扰 "" 自动变道 " 等数十项高阶驾驶功能,并支持终身 OTA(在线升级)。而这些功能原本需要付费订阅。

当记者询问北京是否有店铺能提供此类服务时,对方直接回答:" 北京合作店铺最多,现在下单当天就能发货。"

但每经记者对比特斯拉官网发现,上述山寨产品的实际功能,与特斯拉官方售价 3.2 万元的增强辅助驾驶功能(EAP)存在本质差异。

以特斯拉官方 EAP 功能为例,其包含智能辅助变道、自动泊车、高级智能召唤等多项高阶功能。而市面上的山寨模块仅在免费的基础辅助驾驶(AP)功能上,做了简单修改,主要实现了两项改动:

一是开启自适应巡航(ACC)后,变道时无需手动重新激活 AP;

二是取消了方向盘握持检测的警示音。至于自动泊车等核心功能,这些改装模块都无法支持。

根据官方手册要求,驾驶员开启 AP 功能时,必须用双手握住方向盘,并保持注意力,若系统检测到手部长时间离开方向盘,会先发出 " 滴滴滴 " 的警示音,多次警告未果后将强制退出辅助驾驶。而这类改装模块的核心功能,正是消除了系统的方向盘握持检测,这样,驾驶员就可以完全放手操作。在商家店铺的评论区,也有 " 开车不用扶方向盘 " 等数十条类似好评。

截图来源:特斯拉官网

除了解除基础辅助驾驶功能限制外,这些模块还宣称提供座椅按摩、电池预热、脉冲喇叭等附加功能。关于安装方式,商家强调是 " 单独取线安装,不破坏原车线路 ",并承诺 " 使用出现问题可换新 "。但当记者追问是否影响车辆质保时,对方则态度含糊地表示:" 目前安装的车辆都没问题,但不能保证(不会影响车辆质保)。"

一位专业的车辆维修人士向每经记者透露,此类模块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欺骗车辆传感器来绕过系统限制,属于典型的 " 软件破解 "。

对此,记者走访北京朝阳区特斯拉官方维修中心时,其工作人员明确表示:" 这类改装属于电控件改造,干扰车辆电脑模块,会影响保修。"

记者从特斯拉官方在线客服处得知,任何非官方改装都会导致整车质保失效,同时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2

安装山寨模块半月后

车辆出现两次系统死机

一位从事二手车销售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 这个市场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特斯拉原厂配置的功能缺失,二是官方高阶驾驶辅助系统的定价高昂。"

具体来看,特斯拉车型普遍缺乏座椅按摩、座椅通风等舒适性配置,部分车主在购车后发现这一缺憾,又不愿意承担官方改装的高额费用,于是转向第三方改装市场。" 在这里,仅需花费几百元就能加装座椅按摩等功能模块,这种巨大的价格落差自然催生了类似智驾模块改装这样的旺盛需求。"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特斯拉智能驾驶系统的定价策略。其增强辅助驾驶功能(EAP)售价为 3.2 万元,智能辅助驾驶系统(FSD)则高达 6.4 万元。这个价格水平远超国内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也显著高于其他车企同类产品的定价。比如,华为的智驾系统支持购车首月 1 万元买断使用。面对特斯拉如此高昂的选装费用,部分消费者开始寻找替代方案。市场上几百元的 " 破解模块 " 宣称可以实现类似功能,虽然存在风险,但其价格优势还是吸引了不少车主冒险尝试。

然而,这类改装行为实际上暗藏多重风险。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虽然商家宣称 " 无损安装 ",但事实上任何涉及车辆电路系统的改动,都可能被视为非法改装。

记者调查发现,改装商家往往以 " 不影响年检 " 为卖点进行宣传,声称 " 车检随便过 "。但当记者致电北京市某车检中心询问时,工作人员明确表示:" 虽然常规年检不会拆检车辆内部的小型零部件,但这类未经认证的改装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建议车主安装。"

更令人担忧的是安全隐患。这些廉价的改装模块通常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存疑。以解除 " 方向盘握持检测 " 的功能为例,它可能导致驾驶员在开启辅助驾驶时放松警惕,从而增加事故风险。

根据 2022 年 3 月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 — 2021),L2 级辅助驾驶明确要求驾驶员必须全程参与驾驶监管。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 L2+ 级别下,驾驶员脱手驾驶时间不能超过 15 秒,一旦出现事故,用户需要自行承担责任。"

此外,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看,这类改装还存在维权困境。商家虽然承诺 " 出现问题可以换新 ",但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车辆损坏,消费者很难证明是改装导致的问题。

一位购买了此类模块的车主王先生(化名)向记者表示:" 安装模块仅半个月后,我的车辆就出现两次系统死机,最严重时甚至完全无法启动。特斯拉官方售后检测后明确指出,故障是由‘ AP 免打扰模块’引发的系统冲突所致,开出了高达 4000 元的维修账单。"

当他试图联系改装商家要求赔偿时,对方却以 " 无法确认是模块问题 " 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每经记者注意到,目前,部分电商平台已下架相关违规商品。但记者测试发现,只需更换关键词,如 " 特斯拉辅助驾驶破解 ",仍能轻易找到类似产品。

3

特斯拉官方:

FSD 已开始在中国有序推送

虽然这些改装产品以 " 低成本替代 FSD" 为卖点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实际上对特斯拉 FSD 在华推广的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因为改装市场存在明显的功能局限性和风险;另一方面,改装仅能模拟基础的车道保持等功能,无法实现真正的辅助驾驶。

事实上,特斯拉 FSD 在华推广面临的核心障碍并非来自改装市场,而是源于更深层次的技术和政策挑战。在技术层面,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在中国复杂的道路环境下表现欠佳。

此前,元戎启行 CEO 周光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特斯拉 FSD V13 版本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智能驾驶的对比不应仅停留在静态场景(如导航功能),而应更多关注动态场景。周光指出,FSD 入华后,仍需针对这些场景进行数据收集和训练,因此,FSD 要在中国市场达到好用的状态还需要一定时间。

政策层面,FSD 的审批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自 2025 年 2 月正式推出后,其名称从最初的 " 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 先后调整为 "FSD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 和现今的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在功能推广方面,特斯拉于 2 月 25 日推出城市道路 Autopilot 功能,3 月 17 日启动 FSD 限时体验活动,但仅一周后就暂停了该活动。有观点认为,这一调整与监管部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密切相关。

今年 2 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两部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与技术指南》,对 OTA 升级管理、测试验证流程、系统安全边界等方面提出更严格要求。根据特斯拉官方回应,当前正在配合完成 HW3.0/4.0 对应软件的审批工作,将尽快推进功能推送。

更关键的是,中国本土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快速崛起,与特斯拉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这些本土化解决方案,正在快速蚕食特斯拉的市场空间。" 原先也担心特斯拉 FSD 进来以后,会搞得‘天翻地覆’,但是现在有了 DeepSeek(深度求索),这种风险降低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今年 2 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媒体交流会上表示。

不过,特斯拉 FSD 功能在中国的落地进程正在加速。6 月 30 日,特斯拉官方发文称:" 唯一可以买到的机器人汽车。‘ FSD Supervised ’可以载你去美国、加拿大、中国、墨西哥和波多黎各的任何地方。"

这一表述被视为具有特殊意义,因为此前 FSD 功能仅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波多黎各等地区实现商业化落地,而此次官方明确将中国纳入服务范围,被视为 FSD 即将在中国市场正式推送的重要信号。

为进一步核实这一消息,记者向特斯拉中国销售人员求证,对方表示,"FSD 功能已开始在中国市场进行有序推送 "。

目前,特斯拉中国官网对售价 6.4 万元的 " 智能辅助驾驶 " 功能的描述为:" 未来您的车辆将能够在驾驶员极少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绝大多数的驾驶任务。"

记者 |刘曦 董天意

编辑 |易启江 裴健如

视觉 |帅灵茜

排版 |易启江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经济数据提前公布,事实新闻一手掌握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