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乐居财经 15小时前

中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 2030 年将扩大至 4102 亿元

瑞财经 王敏 6 月 30 日,据港交所官网,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镁信健康 ")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拟主板上市,高盛、中金公司和汇丰担任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镁信健康成立于 2017 年,致力于解决患者、保司与药企面临的筹资与支付挑战,助力推动中国医疗支付体系变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镁信健康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镁信健康基于自己的解决方案累计为患者节省自付费用约 67 亿元。

医疗健康产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依托于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医疗支出。中国医疗卫生总支出从 2019 年的人民币 41,879 亿元稳步增至 2024 年的人民币 60,545 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 7.7%。这一数据预计于 2030 年达到人民币 87,542 亿元,2024 年至 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6.3%。

中国医疗卫生支出结构仍高度依赖自付支出,尤其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显著。这种支付结构给个人和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凸显了扩大商业健康险覆盖的紧迫性。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各国政府平均承担全球医疗总支出的 51%,而自付支出仍占 35% 以上,导致家庭经济负担持续加重。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超过 2 亿且人均 GDP 低于 1.4 万美元的国家中(如中国、巴西、印度),中国的商业健康险渗透率相对较低。随著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医疗需求的持续增长,这一差距日益显著,进一步提升了对补充保障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展望未来,2024 至 2030 年间医疗支付结构将迎来深刻变革。随著商业健康险覆盖率预计从 2024 年的 7.7% 扩大至 2030 年的 17.0%,当前占比过高的个人自付支出预计将从 43.3% 降至 38.8%。这一结构性转变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民众健康意识提升、产品持续创新以及数字技术赋能的共同推动。这些因素共同凸显出保险模式在提升医疗可及性与支付能力方面日益重要的价值。

创新药械市场是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药械包括:创新药,指在中国境内仍处于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主要涵盖化学药和生物药,但不包括中成药等其他药品;及创新医疗器械,指以核心专利技术为特征、知识产权清晰、技术标准在国内外具备创新性和竞争力,并具备完整、可追溯的早期研究数据支撑的医疗器械。

中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从 2019 年的人民币 923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人民币 162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1.9%。该市场预计到 2030 年将进一步扩大至人民币 4102 亿元,2024 年至 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6.7%。

中国创新药械市场的发展虽晚于发达经济体,但增长势头迅猛。当前,中国在研创新药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在疾病负担加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医疗需求持续攀升的共同推动下,该领域已成为医疗健康产业中增长最为强劲的板块。

创新药械市场的持续扩容得益于人口结构、临床需求、技术发展与金融支持等多重力量的共同作用,这些力量共同催生了长期需求并推动创新。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乐居财经

乐居财经

速度·角度·深度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