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6分钟前

钟睒睒投资椰子水上市大赚,首富又回来了?

文 | 新质动能,作者|沐风,编辑|时楠

钟睒睒,又开始 " 闷声发财 " 了。

这位曾四次登顶中国首富的 " 矿泉水大王 ",又悄悄赚了 500 多万港元,而且只用了 3 天——靠的不是农夫山泉的水,而是一款椰子水。

6 月 30 日,泰国 if 椰子水母公司在港股挂牌上市,上市当天高开近 58%,盘中一度涨超 65%。此前,钟睒睒通过旗下私募平台——道合承光,认购了 84.68 万股。暗盘交易中账面浮盈超 1800 万港元,钟睒睒一口气赚了 565 万。

与此同时,钟睒睒还悄悄出手 34 亿元入股锦波生物,投向一个胶原蛋白新王者——山西女首富杨霞的公司。锦波生物主营项目是重组胶原蛋白美容针,毛利率高达 92%,比茅台还暴利。

就在几天前,《2025 新财富创富榜》显示,因农夫山泉、万泰生物股价双跌,钟睒睒身家缩水千亿,跌落中国首富宝座。

结果,他转头就用这两笔进击式投资 " 秀肌肉 "。这一次,钟睒睒又要重回首富之位了?

左手椰子水,右手美容针

6 月 30 日,泰国天然饮料公司 IFBH 在港交所挂牌,首日开盘暴涨 58%,收报 46.5 港元,市值 124 亿港元,主打产品就是肖战代言的 if 椰子水。

if 椰子水在便利店、健身房、精品超市里已经悄然铺开,凭借 " 天然无添加、低糖 " 标签,抢占了中国椰子水市场第一的零售额。

钟睒睒是怎么参与的?

这回他并不是以农夫山泉的身份出面,而是通过旗下私募平台 " 道合承光 " 参与国际配售,一口气认购了近 85 万股。按照暗盘涨幅计算,3 天账面浮盈约 1800 多万港元。钟睒睒持股道合承光超 30%,至少获利 565 万港元。

这一回,钟睒睒看上的不是单瓶饮料的利润,而是健康消费大趋势、轻奢品牌崛起、消费升级下的新渠道打法。

而且 if 椰子水母公司 IFBH 虽然是泰国血统,但 92.4% 的销售都来自中国市场。换句话说,这是一家外企长在中国土壤上,被中国消费人群养肥的品牌。钟睒睒能提前下注,就代表他对趋势的判断远远领先市场。

与此同时,钟睒睒还拿出 34 亿重仓锦波生物,瞄准暴利的新医美品类。

6 月底,北交所发布公告,山西女企业家杨霞创立的锦波生物,宣布两笔大交易:

一是向养生堂(钟睒睒控股)定向增发,融资 20 亿元;

二是将杨霞 575.33 万股股份转让给杭州久视(钟睒睒控制),交易金额 14 亿元。

合计 34 亿元资金全部由钟睒睒出手。交易后钟睒睒间接控制 10.58% 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杨霞持股降至 50.73%。

锦波生物主营 "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 ",旗下有 " 薇旖美 " 胶原蛋白美容针,毛利率高达 92%,甚至超过 " 股王 " 贵州茅台,是近年来最热门的功能性护肤品原材料。

要知道,锦波生物已经是北交所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2024 年营收 14.43 亿元,净利润 7.32 亿,利润率超过一众科技股。更关键的是,这家公司目前市值 400 亿,未来还有望登陆主板或科创板。

钟睒睒投它,不只是因为赚钱。

而是能补足自己在医美、消费品之外的协同链条:锦波产品未来可以嫁接到养生堂、农夫山泉旗下的功能性饮料、护肤品等多个产品线上,实现 " 大健康帝国 " 的跨品类组合拳。

隐秘投资术

说起钟睒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农夫山泉。但真正撑起他千亿身家的,并不是农夫山泉一家公司的利润,而是一整套实业帝国和资本运作。

如果说农夫山泉是 " 现金牛 ",那钟睒睒的其他几十家公司,就是悄悄增厚他资产的 " 利润金矿 "。

这个帝国里,最关键的是三套系统:养生堂集团、万泰生物,以及过去几年新崛起的 " 私募军团 " ——比如关子私募、杭州久视、道合承光。这些名字你可能没听过,但它们背后控着的公司,个个来头不小。

养生堂是他最早的根据地,注册资金 5 亿元,主营维生素、功能性保健品、营养饮品,还控制着日化品牌 YOSEIDO、婴童营养品、护肤类原材料实验室、以及多家未上市的研发型公司。而它不是简单的保健品企业,还有功能成分研发、大单品打造。

养生堂还通过全资或控股持有多家生物科技企业,比如浙江养生堂药业(专攻中药制剂)、养生堂食品(高端营养食品)等,是国内最早布局医药、消费品的企业之一。

再往下看,是钟睒睒极少对外公开的资本平台:他在 2019 年设立 " 杭州久视投资管理公司 ",2021 年又成立 " 关子私募基金管理(杭州)有限公司 ",并通过多个 SPV 实体设立专项基金。比如这次参与港股打新的道合承光,其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背后实控人即为钟睒睒旗下团队。

根据业内人士说法,关子私募和久视投资不参与常规 FA 渠道,也从不与主流 VC 合作,所有投资项目一律非公开、一律深控股、能并入战略协同的优先。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跟投、不拼手速、不玩 FA,只做确定性实控、长期持有。也就是说,钟睒睒不是凑热闹型投资人,而是我看得懂、能插手、能带来利润的项目,才会出手。

财富从不是运气

钟睒睒和追风口的富豪不一样。他没念过名校,也不是互联网新贵,白手起家,几十年来只做两件事:研究中国人吃什么、喝什么、怎么活得久。

上世纪八十年代,钟睒睒 20 岁出头,从福建老家跑到海南,最初做的就是修水管、抹水泥,在建筑队干活。他不甘心干一辈子体力活,抓住南方开放早的机会,转行做了《浙江日报》的驻海南记者。

别人写报道,他在跑市场。那几年,他结识了大量做保健品、快消品的小老板,也看清了一件事:中国人刚刚吃饱,但还没吃好,最缺的,是能让人觉得健康的产品。

1993 年,他靠从海南积攒的第一桶金,在杭州创立养生堂,主打维生素 C 含片。这不是原创品类,但他硬是靠一句 " 清火就喝养生堂 " 砸广告、砸渠道,把这款并不起眼的功能食品卖成了国民单品。

那时候,全国都在做补品,他反其道而行,做大众保健,一年就干出数亿元收入。

靠着养生堂的稳定现金流,他没有选择去搞多元化,而是继续深挖入口生意。1996 年,他盯上了瓶装水赛道。当时大家都在做纯净水,娃哈哈、乐百氏占尽先机。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官网

但钟睒睒不信这一套,他认为未来一定是天然水的天下。于是,他在千岛湖买水源,1999 年正式推出农夫山泉,三年后他宣布停产所有纯净水,只卖天然水,全行业一片哗然,甚至有人骂他 " 炒概念、搞垄断 "。

他没搭理。他的判断是,中国的中产一定会越来越多,而中产最愿意为健康花钱。哪怕今天市场不接受,但五年后一定会买单。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农夫山泉年年赚钱,从来不靠烧钱换市场,更没有动过上市套现的心思。直到 2020 年,农夫山泉在港股上市,开盘市值破 4000 亿港元,让钟睒睒成为当年中国首富。

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

很多人只知道农夫山泉,却忽略了他同时还控制着一家生物医药公司:万泰生物。钟睒睒早在 2001 年就投资成立了万泰,默默研究 HPV 疫苗整整 20 年,2020 年才推出自主研发的国产疫苗,赶上了全民关注的窗口期。

那一年,万泰上市后直接飙出 26 个涨停板,年利润 6 亿进账,不到 2 年时间,最大涨幅接近 40 倍,成为他财富跃升的另一台引擎。

你可以说他运气好,但事实是,他几乎没有踩过风口。他的项目几乎都非常慢,启动早、见效晚、讲不出什么 " 颠覆式创新 " 的故事,但每一个都能真赚钱、真卖货、真落地。

他从不在公开场合演讲,不去投行饭局,也极少接受采访。有人问他为什么不交朋友,他回答得很直接:" 做事就是做事,没必要搞熟人关系。" 这句话听起来冷,但很真实。因为他从打工人出身,吃过苦,也早就看透泡沫是什么。

结语:

很多人问:钟睒睒为什么能一跌再起?答案很简单——他没飘过。

农夫山泉可以不上市,万泰生物可以没热度,IF 椰子水、胶原蛋白、功能食品、基因检测……这些看起来不性感 " 的东西,他愿意投,也敢一直等。

因为在他眼里,不确定性的热点,不如能持续变现的好产品靠谱。

所以你看,有人靠风口短跑,有人靠故事融资,而钟睒睒靠的,是稳扎稳打的选项目、控利润、可复制。如果你做生意、搞投资、打算靠产品过一生,那他这套方法,值得研究。

也许他不会出现在热搜,但下一个被他投资的公司,大概率会出现在你家的餐桌、浴室,或者医院里。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